-
针药结合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寒湿型慢性腰痛45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以腰部持续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下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其致病原因较多,其中肌肉炎症、脊椎退行性病变、劳累是该病的主要病因[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擀筋棍刮痧在改善寒湿痹阻型腰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擀筋棍刮痧在改善寒湿痹阻所致腰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寒湿痹阻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年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腰痛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擀筋棍刮痧进行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3 d、干预后7 d、干预后14 d为结点,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1年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腰痛病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腰部疼痛及压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7 d后观察组患者压痛及腰部疼痛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擀筋棍刮痧能够有效缓解寒湿痹阻所致腰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穴位贴敷结合中药热敷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中药热敷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连云港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实施双氯芬酸钠贴治疗干预;B组实施中药沙袋热敷治疗干预;C组实施穴位贴敷结合中药沙袋热敷治疗干预,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后的功能障碍、疼痛程度、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干预后,B组患者的治疗结束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JOA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C组患者的治疗结束JOA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JOA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B组患者的治疗结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C组患者的治疗结束VAS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B组患者的治疗结束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OD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C组患者的治疗结束ODI评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ODI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双氯芬酸钠贴、中药沙袋热敷、中药沙袋热敷结合穴位贴敷三种治疗干预应用于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穴位贴敷结合中药沙袋热敷治疗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通络祛痛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研究通络祛痛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通络祛痛膏的疗效优势人群和使用禁忌.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24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 例,再根据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将治疗组分成若干亚组.对照组采用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针刺后采用"五点支撑法"进行康复训练,均为每周6 次,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康复训练后于相应穴位和疼痛部位给予通络祛痛膏贴敷,每次2~3 片,每次贴敷时间8 h,qd,2 周为1 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 JOA 评分均提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McGill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McGill疼痛评分均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亚组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其中年龄>60 岁、BMI<26.9、病程<3 年为通络祛痛膏的疗效优势人群.结论:通络祛痛膏可显著提高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建议在临床中选择有相应特征的患者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从"肾邪客"探析腘部三穴在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肾邪客"出自《灵枢·邪客》,其中记载"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说明肾与胭之间存在密切的气血联系.胭是肾受邪时邪气瘀血留滞严重之处,胭部疼痛等异常表现对肾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肾为邪客,病因多为邪气恶血留滞,病机多为邪盛气血同病,症状多为拘挛痹痛.委中、阴谷、委阳为临床常用的胭部三穴,根据"肾邪客"与胭的相互关系,委中穴可用于治疗恶血寒湿客于肾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型腰痛,阴谷穴可用于治疗寒水邪气客于肾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委阳穴可用于治疗湿热邪气客于肾引起的慢性肾小球肾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病-药-量"探讨《中华医典》含丹参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基于"病-药-量"分析《中华医典》中含有丹参的中药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丹参的临床应用及药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华医典》中收集含有丹参的中药方剂,采用Excel 2020建立丹参临证方药数据库,对其病症、证型、药物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剂型及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共收集含丹参方剂1 196首,主治病证分类共511种,其中高频病证(频次≥9)主要为"中风""脚气""虚劳""痹痛""腰痛".治疗"中风"证型以阴虚风动为主,"脚气"证型以湿热蕴结为主,"虚劳"证型以肾阳虚为主,"痹病"证型以风寒湿痹为主,"腰痛"证型以寒湿腰痛为主.组方中使用频次≥150的药物有16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当归、人参、茯苓等.药物功效种类以活血调经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补血药、利水消肿药较多;药性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为温、寒、平;药味多选用苦、甘、辛味;药物归经以肝、肺、肾、心经为主.高频病症剂型及药物用量分析显示,治疗"中风"时,丹参常用剂量为41.31 g,剂型多为汤剂和散剂,核心药物配伍防风以祛风止痉;治疗"脚气"时,丹参常用剂量为123.93 g,剂型多为汤剂,核心药物配伍防风以除湿止痉;治疗"虚劳"时,丹参常用剂量为41.31 g,剂型多为散剂,核心药物配伍熟地黄以滋阴补血;治疗"痹病"时,丹参常用剂量为37.3 g,剂型多为酒剂,核心药物配伍肉桂以温经散寒;治疗"腰痛"时,丹参常用剂量为41.31 g,剂型多为酒剂,核心药物配伍牛膝以通血下行.结论丹参可治疗多系统疾病,在诸多疾病中主要发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功效.根据不同疾病特点,与其他药物相配伍时,丹参又被赋予"祛风""壮骨""祛湿""止痉"等功效,为丹参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及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腰痛舒痹方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观察腰痛舒痹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9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针灸组、联合组各 30 例.中药组给予腰痛舒痹方治疗,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联合组给予腰痛舒痹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疗程 6 周.评价 3 组临床疗效,比较 3 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检测血清IL-1β、TNF-α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3 组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3 组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结论:腰痛舒痹方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度,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中频电疗导入川乌提取物治疗外伤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对中频电疗导入川乌提取物治疗外伤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频电疗导入川乌提取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中频电疗.2 组治疗均为每天1次,1周6次,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比较2组腰痛JOA评分、疼痛等级VAS评分、整体疗效评价(痊愈,好转,未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分析疗效差异.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 . 6%,优于对照组的78 . 3%( P<0 . 05 );2组JOA、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 05 )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2种治疗手段对外伤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中频电疗导入川乌提取物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常规中频电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研究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9 例寒湿型LDH患者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 44 例(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 45 例(针刺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后对 2 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 90.70%,对照组有效率为 76.74%,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后 1 个月随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桂辛方联合针刺、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寒湿型LDH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腿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督灸联合中药封包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推拿科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督灸和中药封包治疗;比较治疗前后 2 组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估问卷(JOA)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 95%(38/40),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2 组病人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评分更低(P<0.01);2 组病人的JO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治疗组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督灸联合中药封包能够改善寒湿痹阻型LDH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