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应用和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诊疗及选穴思路可分为调补结合、振奋元阳和调理脏腑三部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免疫细胞失衡和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三方面。常用方法有隔姜灸、雷火灸、温针灸、督灸等,取穴以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百会、涌泉及背俞穴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厚度姜泥督灸对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厚度姜泥督灸对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及温度、皮肤刺激的安全管理,探讨该病督灸操作方案中姜泥厚度的最佳疗效组合和安全组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督灸治疗的90例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艾绒直径高度同为2 cm时将其根据姜泥厚度分为姜泥2 cm组、姜泥3 cm组和姜泥4 cm组,每组30例,均接受1次/周、60 min/次的督灸治疗,对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的脊柱功能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评价,并分析灸温到达43 ℃时间、灸温维持43~45 ℃时间,观察皮肤刺激反应进行安全评价。结果:督灸治疗后姜泥2 cm组、姜泥3 cm组、姜泥4 cm组VAS评分分别为(2.89 ± 0.96)、(2.01 ± 0.69)、(2.93 ± 1.23)分,BASDAI分别为(3.51 ± 0.94)、(2.69 ± 0.68)、(3.13 ± 0.96)分,BASFI分别为(1.71 ± 0.99)、(0.99 ± 0.36)、(1.61 ± 0.50)分,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5.97 ± 4.61)、(12.08 ± 3.21)、(13.79 ± 3.58)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6.51~19.22,均 P<0.05);干预后姜泥3 cm组和姜泥2 cm组,姜泥2 cm组和姜泥4 cm组,姜泥3 cm组和姜泥4 cm组,每2组的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61~4.56,均 P<0.05)。 结论:督灸是一种治疗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以艾绒直径高度2 cm姜泥厚度3 cm为最佳疗效及安全组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督炙、腰部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对腰背部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督炙、腰部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对腰背部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东莞市企石医院收治的腰背部疼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督灸、腰部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施督灸、腰部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督灸、腰部功能锻炼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效地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获取优质康复结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针刺加督灸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针刺加督灸(ADM)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和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7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升白细胞、对症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ADM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ADM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血,检测细胞计数和血清免疫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改善(P值均<0.05),且治疗后ADM组患者白细胞计数、IgA、IgM、Ig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ADM治疗可提高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减少症)患者周围血白细胞水平和体内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可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督灸联合六字诀呼吸操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督灸联合六字诀呼吸操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呼吸操组和督灸联合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呼吸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六字诀呼吸操锻炼,督灸联合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督灸联合六字诀呼吸操锻炼.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哮喘控制率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肺功能指标、生命质量[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QLQ)].结果 干预后,督灸联合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的占比为89.00%,明显高于呼吸操组的70.00%,哮喘总控制率为88.00%,明显高于呼吸操组的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督灸联合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2.40±4.11)分、(43.61±4.03)分,明显低于呼吸操组的(46.23±3.76)分、(45.91±3.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督灸联合组患者的FEV1%、FEV1/FVC分别为(73.31±6.65)%、(72.86±6.43)%,明显高于呼吸操组的(69.55±6.03)%、(68.42±6.17)%,PEF变异率为(18.30±1.13)%,明显低于呼吸操组的(20.44±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督灸联合组患者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对刺激源反应、心理情绪评分、自我健康的关系分别为(47.60±5.51)分、(36.42±4.57)分、(25.78±3.95)分、(22.24±3.34)分、(18.34±2.23)分,明显高于呼吸操组的(43.34±4.78)分、(30.34±4.63)分、(23.23±3.14)分、(17.17±2.65)分、(15.69±1.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灸联合六字诀呼吸操可减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用药依从性及哮喘控制率,改善肺功能,进而提升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督灸疗法配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督灸疗法配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安徽省界首市中医院就诊的AECOPD患者1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8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肺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督灸疗法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多维疲劳量表(MF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mMRC分级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FI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脉火龙灸配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干预AECOPD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减轻其呼吸困难症状和疲劳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周天灸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观察周天灸对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周天灸组(42例,脱落2例)和督灸组(42例,脱落2例,中止1例).两组均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作为基础治疗.督灸组采用艾灸箱于督脉大椎至腰阳关范围施灸,每次1 h;周天灸组于督灸组基础上,采用艾灸箱于任脉天突至中极范围施灸,每次艾灸2 h.两组均隔3 d治疗1次,每周2次,连续治疗9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6、9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积分,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除治疗第 3 周外周关节疼痛积分外,治疗第 3、6、9 周,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积分总分及各分项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第3、6、9周,周天灸组患者疼痛症状积分总分及腰骶疼痛、脊背疼痛、关节冷痛、活动受限积分均低于督灸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18、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周天灸组低于督灸组(P<0.05).周天灸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督灸组的76.9%(30/39,P<0.05).结论:周天灸可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各类疼痛症状,降低炎性因子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李滋平"针药相须"理论辨治变应性鼻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变应性鼻炎作为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可对患者生活及工作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工业结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呈现全球增长的态势.岭南针药相须流派传承人李滋平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及教学经验,提出现代岭南变应性鼻炎存在新的时代及地域特点,其中岭南"新邪"囊括了雾霾之邪及环境毒邪,症状发作呈现"从春至秋,夏日不减"的趋势.发作期治疗以"透、利"为法,缓解期以"温、养"立论,并随"病之内外"立法,以汤药疏散外邪、温阳固表,配合飞针燮理阴阳、穴位注射调和气血、督灸由阳行阴、天灸温经散寒、巩固疗效,构成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岭南治疗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以其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近10年所有关于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文文献,整理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针灸治疗方案.结果 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文献中多以临床研究为主,基础研究较少.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法类,主要包括针刺疗法、电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小针刀并用疗法、针药并用疗法;另一类是灸法类,以温和灸、雷火灸、热敏灸、隔药灸、督灸、温针灸疗法为主.结论 针灸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法众多,疗效显著,绿色安全,但治疗过程、腧穴配伍、针刺手法等问题尚未统一,缺乏相关权威的中医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针刺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对AKT/PI3K/mTOR信号通络的影响.方法 将 96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予针刺联合督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评测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能力量表(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核因子-κ B(nuclear factor-κ B,NK-κ B)、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CC趋化因子受体 6(CC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onocyte chemokine protein-4,MCP-4)]水平、骨化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ssue inhibitor-2,TIMP-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related protein-1,DKK-1)和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水平以及 AKT/PI3K/mTOR 信号通路[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 81.8%(P<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及6 个月BASDAI和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K-κ B、MIF、CCR6、MCP-4、TIMP-2、HMGB1、AKT、PI3K和mT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DKK-1 和SOS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督灸可明显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口服美洛昔康治疗,并可调节AKT/PI3K/mTOR信号通络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