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寒气生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理论认为积多因寒生,文章基于对"寒气生积"理论的探讨,提出寒郁生积、寒瘀成积、寒痰化积之病机,寒积于脉络、肠腑、五脏等部位可发为多种疾病,其治疗当以温阳散寒消积为核心,治以散寒行气、温化痰瘀、温阳散结之法,为从病因学角度指导中医药临床治疗积证提供思路和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寒胜则浮"理论探析痛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基于"寒胜则浮"中对"浮"的解释,即形体浮肿、神气外浮,从形神两个方面出发,阐述寒邪致痛的病机特点及临床治疗.从寒胜形浮来看,可分为寒伤形体及阳虚寒化两个部分,主以形体浮肿,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从寒胜神浮来看,可分为心神内动及阳虚敏化两个部分,主以神气外浮,痛阈下降,感邪即痛.提出散寒以消形浮、温阳以安神浮是痛证治疗的关键.从"寒胜则浮"理论探析痛证,旨在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为现代临床从寒论治疼痛性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铁过载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成癥”病机的科学内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从激活NF-κB介导炎症反应、刺激巨噬细胞异常活化、诱导氧化应激损伤3个方面剖析铁过载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经血逆流-细胞存活/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异位病灶”的具体路径;介绍“寒凝血瘀成癥”病机的理论内涵,并从“离经之血-寒邪所伤-寒凝血瘀-久积成癥”简述EMT的发病进展;以“经血逆流-铁过载微环境-细胞存活/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异位病灶”与“离经之血-寒邪所伤-寒凝血瘀-久积成癥”相互印证为依据,认为从铁过载切入可挖掘EMT“寒凝血瘀成癥”病机的科学内涵与微观物质,以期为EMT发病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王有鹏从郁热论治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王有鹏教授认为,寒地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寒邪肆虐,易伤肌表肺卫,同时寒地居民多肌肤致密,腠理紧闭,感邪之后由表而解较为困难,多向内发生传变,变生郁热,多犯肺系,形成郁热闭肺的证候。郁热病机贯穿于寒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始终,治疗可将开肺郁、清肺热作为基本治法,以抗支糖浆为基础方宣肺启闭、清热止咳,并根据外寒、食积、伏风所化郁热之病机差异,相应侧重解表散寒、运脾消滞、搜风润燥,治疗中还可灵活将抗支糖浆与大青龙汤、枳术丸、泻白散合方应用,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肺胃相关论述麻杏石甘汤治疗发热咳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麻杏石甘汤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组成,探讨其在治疗发热咳嗽中的临床应用,认为肺胃功能失常是导致营卫失和而汗出的直接原因;发热方面,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寒邪由表入里过程中,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证;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来看,温邪初袭,侵及肺卫,从而引起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卫气温分肉、充皮肤功能失常,进而出现发热;从三焦辨证来看,胃喜润恶燥,表邪误汗伤津,入中焦而从燥化,可出现胃与大肠的燥热证候,且表无大热而肺热较甚。咳喘则因胃的功能失常影响肺之宣降,而致咳嗽、咳喘等呼吸功能异常表现。附验案探讨该方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通降法治疗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基于通降法运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或鼻饲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疗程为7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腺酶学指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8例纳入疗效统计.(2)疗效方面,治疗7d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84%(33/38),对照组为78.95%(30/38),组间比较(秩和检验),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胰腺酶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P、PCT、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CRP、PCT、IL-6、IL-8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APACHE Ⅱ、MCT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APACHEⅡ、MCTSI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症状改善时间方面,研究组的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基于通腑法运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血清胰腺酶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医大师洪广祥基于阴平阳秘理论全程温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证浅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认为阴阳失和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键所在,阳虚则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导致风寒阴邪侵袭肺脏,痰瘀阴邪伏肺而发病.其中气阳虚弱为哮喘发作的内因,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宿根,外感寒邪是哮喘发作的诱因.根据治病必求于本原则,提出全程温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通过温阳消阴以调整阴阳之平衡,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动态平衡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吕晓东"表阴证"辨法治疗老年外感寒咳初期解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老年外感寒咳患者素体虚寒易感寒邪,邪初在表,但病易传变,若施治误治易迅速入里生并病,现代医学在治疗老年咳嗽患者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咳嗽敏感性.而中医学中《伤寒论》辨病分六经,结合八纲辨证近代医家提出少阴病即表阴证,聚焦于本虚与外感风寒反应于表,从根本论治.吕晓东教授善于辨证施治,以此辨证治疗老年外感寒咳初期,符合老年患者本虚体质特征并感寒邪病机,其特点在于注重本虚之温补,而非表邪之攻解.结合临床验案1例,望为老年外感寒咳患者的精准化治疗、研究以及预防预后等提供一定的临床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阳和汤治疗慢性咳喘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8/31
慢性咳喘病患者多素体肾阳不足,复感外寒则会加重咳喘,甚至出现亡阳危候,阳和汤通过温阳通腠、疏散寒邪治疗咳喘.肺肾共同调节水液代谢,肾虚水饮泛溢,可见咳喘痰多,阳和汤通过纳气行水、温散寒痰而止咳喘.慢性肺病,久病虚耗则气血不足,痰瘀阻络,病位深入肺络,难以速清,阳和汤益气养血扶正,又可活血消痰、行滞通络,使气机通畅,宣降复常,咳喘得止.通过灵活化裁应用阳和汤,可适应于复杂慢性咳喘病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基于《黄帝内经》天人合一观念探讨寒冷刺激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及中医预防性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4/8/31
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寒冷刺激是诱发脑卒中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帝内经》中提及"夫人生于天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揭示了人体与自然界直接存在协调统一的内在联系.该文基于《黄帝内经》天人合一观念,对寒冷刺激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内在机制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寒邪侵袭机体后易伤及阳气,气血运行阻滞,经脉失养,气滞血瘀,以致机体产生疾病.现有证据提示寒冷刺激与脑卒中发病和不良预后呈正相关,并且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其主要机制为诱发血管收缩、动脉痉挛,加剧凝血功能障碍、改变血液流变学特征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基于"天人合一"观念,卒中发病及高危人群应基于地域特点和自身体质,实时关注气象状态变化,及时进行个人健康状态管理,降低卒中发作和不良预后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