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瓣转移联合改良Devine术或改良Brisson术矫正误行包皮环切术的小儿隐匿性阴茎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皮瓣转移联合改良Devine术或改良Brisson术矫正误行包皮环切术的小儿隐匿性阴茎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9月-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误行包皮环切术的隐匿性阴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皮瓣转移联合改良Devine术,研究组给予皮瓣转移联合改良Brisson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疼痛情况、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患儿家属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12和24h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FLACC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4h的肾上腺素(Adr)、皮质醇(Co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茎长度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阴茎长度和阴茎延长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包皮水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瓣转移联合改良Devine术或改良Brisson术矫正误行包皮环切术的小儿隐匿性阴茎均为安全、有效术式,但皮瓣转移联合改良Brisson术在延伸患儿阴茎长度、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方面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防粘无痕贴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新型防粘无痕贴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深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接受小儿包皮环切术治疗患儿86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法将其为无痕贴组和纱布组,每组各43例。纱布组术后常规消毒,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伤口;无痕贴组术后则采用新型防粘无痕贴包扎伤口。分析两组换药所需时间、换药频率及伤口愈合时长,换药时疼痛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无痕贴组换药所需时间、换药频率及伤口愈合时长均低于纱布组;无痕贴组换药时轻度疼痛人数占比高于纱布组,而重度疼痛人数占比低于纱布组;无痕贴组伤口甲级愈合人数占比高于纱布组,丙级愈合人数占比低于纱布组;无痕贴组满意度高于纱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新型防粘无痕贴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促进患儿伤口愈合,同时减轻换药时的疼痛,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泡沫敷料联合粘贴式阴茎罩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联合自制的粘贴式阴茎罩固定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包皮环切术的101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试验组采用泡沫敷料联合自制的粘贴式阴茎罩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无菌纱布敷料联合简易塑料篓固定法。比较2组患儿术后出血、包皮水肿、切口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术后包扎与固定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包皮轻度、中度、重度水肿发生率分别为88.00%(44/50)、12.00%(6/50)、0,对照组分别为43.14%(22/51)、45.10%(23/51)、11.7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80,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24 h及换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50 ± 1.04)、(2.48 ± 0.54)分,低于对照组的(5.31 ± 1.36)、(7.12 ± 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3、29.66,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感染与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2.00%(1/50),低于对照组的7.84%(4/51)、7.8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5, P<0.05)。 结论:采用泡沫敷料联合粘贴式阴茎罩用于包皮环切术后,可减轻包皮水肿及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同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包皮外伤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小儿包皮外伤的个性化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包皮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前首先对小儿包皮外伤进行分类和分度,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据此选择治疗方案。轻度损伤采取保守治疗;中度损伤行原位缝合修复术、系带成形术;重度损伤行改良包皮环切术、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极重度损伤行复合皮瓣(阴囊及阴阜皮肤局部推进皮瓣联合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术后对患儿阴茎外观及排尿和勃起功能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36例男性患儿,年龄6个月至10岁。包皮损伤类型:包皮系带损伤7例,内板损伤7例,外板损伤12例,内外板复合损伤10例;包皮损伤程度:轻度损伤9例,中度损伤6例,重度损伤19例,极重度损伤2例。36例中保守治疗9例,原位缝合修复术4例,原位缝合修复术+包皮环切术5例,改良包皮环切术12例,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4例,复合皮瓣(阴囊及阴阜皮肤局部推进皮瓣+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2例。所有患儿均随访3~6个月,阴茎阴囊外形良好,排尿、勃起功能正常,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对于小儿包皮外伤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外伤累及的包皮部位及包皮损伤的程度,采取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定联合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包皮环切手术治疗的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全凭吸入七氟烷麻醉,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69.89±5.24)mmHg]、苏醒时平均动脉压[(70.14±5.30)mmHg]、诱导后心率[(100.36±10.67)次/min]、苏醒时心率[(102.64±10.58)次/min]、诱导后血氧饱和度[(98.25±0.63)%]、苏醒时血氧饱和度[(98.64±0.66)%]等生命体征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0、0.215、0.548、0.613、0.106、0.257,均P>0.05).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23.16±2.13)s,手术时间为(9.70±1.24)min,苏醒时间为(10.03±1.27)min;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27.98±3.87)s,手术时间为(11.88±2.87)min,苏醒时间为(11.89±3.8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97、5.621、6.633,均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评分为(2.75±1.25)分,镇静评分为(1.97±0.38)分,疼痛评分为(5.26±1.44)分;对照组术后躁动评分为(6.78±2.89)分,镇静评分为(1.11±0.13)分,疼痛评分为(8.97±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18、17.236、7.641,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起效快,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术后躁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小儿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包皮环切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体表解剖定位法阴茎背神经阻滞组(LM组),骶管阻滞组(CB组),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组(US组),每组40例.LM组按传统解剖定位法行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0.25%罗哌卡因0.2ml/kg;CB组给予骶管内注入0.25%罗哌卡因0.5ml/kg;US组给予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0.25%罗哌卡因0.2ml/kg.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例数、苏醒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患儿术后躁动、恶心、呕吐、阴茎肿胀情况及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FLACC评分法对患儿苏醒时、术后2、4h行疼痛评分;记录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情况.结果 与LM组比较,CB组和US组患儿术中所需丙泊酚总量明显减少,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阴茎肿胀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均较低,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率降低(均P<0.05),而CB组和U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S组术后未见恶心、呕吐及躁动发生;CB组术后发现7例下肢运动阻滞,明显高于LM组及US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少静脉全麻药用量,提高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咪达唑仑对小儿包皮环切术后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对小儿包皮环切术后苏醒期躁动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例行小儿包皮环切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取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七氟烷、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开始10 min心率为(99.64±5.97)次/min,平均动脉压为(65.81±5.63)mmHg;对照组手术开始10 min心率为(122.38±12.54)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6.49±12.35)mmH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9、9.438,均P<0.05).观察组氯胺酮使用总量为(42.33±5.85)mg,苏醒时间为(5.56±2.03)min,疼痛评分为(2.16±1.05)分,Watcha评分为(1.65±0.59)分,PAED评分为(5.23±1.04)分;对照组氯胺酮使用总量为(72.53±16.58)mg,苏醒时间为(13.29±4.66)min,疼痛评分为(4.29±2.35)分,Watcha评分为(2.84±1.46)分,PAED评分为(8.75±2.1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98、8.239、7.763、6.997、8.168,均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烦躁苦恼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18%、3.53%和3.53%,对照组分别为9.41%、15.29%和16.4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3.589、4.281,均P<0.05).结论应用咪达唑仑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对患儿生命体征影响小,减轻术后苏醒躁动,缩短了苏醒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6-05~2017-03在我院进行小儿包皮手术的500例患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患儿.对照组给予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结论 包皮环切吻合器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疗效确切,对患儿阴茎美观度的影响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到2016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行择期包皮环扎术患儿60例,ASAⅠ~Ⅱ级,年龄4~1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患儿术前均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后入室,随后开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A组输注剂量为0.5μg/kg,B组输注剂量0.7μg/kg,C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均在10 min输注完毕.输注完成后立即行手术.如患儿术中出现体动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记录患儿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1)、输注完成时(T2)、手术开始后1 min(T3)、手术结束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患儿苏醒体动时间、苏醒躁动率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 与T1比较,A组和B组患儿在T2~T4时点HR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点,A组和B组患儿HR和MAP较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和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苏醒时间[(10±0.9)min vs(12± 0.8)min]、B组苏醒时间[(12±1.5)min vs(12±0.8)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0 vs 10%)和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0 vs 1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0.5μg/kg单次静脉输注复合氯胺酮1 mg/kg能为患儿包皮环切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听觉和视听联合分散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听觉和视听联合分散干预缓解门诊手术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外科门诊手术室接受小儿包皮环切术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程仅给予心理安慰等传统护理措施,干预组术程在此基础上播放音乐并可观看以及触摸平板电脑,比较2组患儿心理感受、疼痛程度及循环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患儿接受听觉和视听觉联合分散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的恐惧感、疼痛程度及血管应激和循环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听觉和视听联合分散干预是一种能减轻门诊手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方式,可有效避免门诊手术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及循环系统意外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