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咽止咳汤合养阴清肺汤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观察利咽止咳汤与养阴清肺汤合用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的疗效及对相应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100例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患儿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咽止咳汤合养阴清肺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分)、咳嗽症状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2组中医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分、咳嗽症状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8/50)比76%(38/50),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利咽止咳汤合养阴清肺汤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疗效优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咳嗽次数和减轻炎症反应方面更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和安慰剂平行对照、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计划纳入240例,考虑细菌感染的患儿,按照2∶1∶1的比例随机分至观察组、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在服用阿奇霉素颗粒的基础上,分别服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两者的模拟剂.疗程为5d.观察咽痛疗效、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其他症状体征消失率.结果:观察组、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的咽痛疗效的愈显率分别为90.27%、81.82%、60.7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安慰剂组,且非劣于阳性对照组.在疾病疗效愈显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方面,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安慰荆组,且非劣于阳性对照组.咳嗽、口臭、小便黄、大便干单项症状的消失率,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咳嗽、小便黄、大便干的消失率,观察组优于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3组均未报告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颗粒在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咽痛症状方面,其疗效不劣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颗粒,且优于单用阿奇霉素颗粒,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蓝颗粒对病毒感染幼年动物致急性咽炎模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金蓝颗粒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致幼年白兔、小鼠急性咽炎模型的影响.方法:取幼年白兔4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22.5 mg·kg-1·d-1),小儿清咽组(2.7 g·kg-1·d-1),金蓝颗粒2倍剂量组、等倍剂量组、1/2倍剂量组及1/3倍剂量组(2.18,1.09,0.55,0.36 g·kg-1 ·d-1),每组6只.采用柯萨奇B4病毒感染致幼年白兔急性咽炎模型,金蓝颗粒连续灌胃给药3d后,取咽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腺病毒连续感染3次致幼年小鼠急性咽炎模型,金蓝颗粒连续给药3d后,取咽部黏膜进行病变观察;采用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幼年小鼠后,观察感染后2周内动物的死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柯萨奇病毒感染幼年白兔后,咽部黏膜病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金蓝颗粒4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咽部黏膜的病变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腺病毒感染幼年小鼠后,咽部黏膜病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金蓝颗粒4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咽部黏膜的病变程度;结论:金蓝颗粒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感染幼年白兔、小鼠导致的急性咽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小儿急性咽炎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意见.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患儿136例,依据用药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n=70)和对照组(n=66),试验组患儿接受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阿奇霉素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仅接受阿奇霉素颗粒治疗,疗程均为5d.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咽痛、扁桃体肿大/充血、咳嗽咳痰、咽黏膜充血等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愈显率分别为81.43% (57/70)、63.64%(42/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炎症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等),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等),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喉癌、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鼾症、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急性咽炎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小儿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的用法用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明确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动物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的有效剂量范围,为指导临床用法用量提供依据.方法:取幼龄SD大鼠160只,白兔96只,ICR小鼠160只按体质量等级随机分为1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阿莫西林组或利巴韦林、复方一枝黄花组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不同给药剂量组;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不同给药剂量组,分别设置2喷/次,4次/日;4喷/次,4次/日;6喷/次,4次/日;8喷/次,4次/日;2喷/次,6次/日;4喷/次,6次/日;6喷/次,6次/日;8喷/次,6次/日;2喷/次,8次/日;4喷/次,8次/日;6喷/次,8次/日;8喷/次,8次/日;共12个给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5%氨水咽部喷雾致大鼠急性咽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致家兔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腺病毒感染致小鼠急性咽炎3种动物模型,通过咽部病变评分及病理检测评价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的最佳用法用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实验中模型组动物肉眼及病理观察评分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减轻大、小鼠咽部病变,减轻家兔咽部组织和扁桃体组织病变,在4~8喷/次,6次/日以及2~6喷/次,8次/日剂量范围内疗效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的不同年龄小儿推荐用量为1~3岁:2喷/次,6~8次/日;4~6岁:3~6喷/次,6~8次/日;7-12岁:5~8喷/次,6~8次/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儿咽扁颗粒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根据小儿咽扁颗粒的临床适应证,研究小儿咽扁颗粒对于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证明其疗效,并初步分析其作用环节.方法:采用咽部氨水喷雾的方法,诱发大鼠急性咽炎(Acute Pharyngitis),观察小儿咽扁颗粒对急性咽炎大鼠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以及对咽部黏膜的保护作用.结果:连续给药7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表观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咽扁颗粒低剂量组可显著性降低表观指标评分.连续给药7 d后,病理学指标结果显示小儿咽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咽部炎性反应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小儿咽扁颗粒不同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浓度(P<0.05;P<0.01).结论:小儿咽扁颗粒对急性咽炎大鼠有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作用,对咽部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近1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由柯萨奇A组病毒导致,多发于春秋季节,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性咽炎.患儿一般会继发于肺炎、急性鼻炎、流行性脑膜炎、疟疾和流行性感冒等,但也可能会单独发病.该病患儿除咽部以外,口腔黏膜也会出现一些疱疹.本研究据此主要分析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成果,包括中医内治法(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医外治法(中药灌肠、雾化吸入、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各种中医治疗手段.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发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蓝芩口服液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但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辨治方法,临床亦常用其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目前未见针对其疗效及安全性的高级别证据.该研究为了系统评价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 6个数据库中关于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4月26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OB工具.最终纳入24篇,总样本量3 491例,试验组1 826例,对照组1 6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蓝芩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优于西药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总有效率=1.20,95%CI[1.16,1.23],P<0.000 01);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蓝芩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单独常规治疗无统计学差异(RR=1.16,95%CI[0.79,1.70],P=0.45);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方面,纳入的研究间异质性过大,不满足Meta分析而未得出结论.结果 表明,蓝芩口服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相对疗效,但鉴于所纳入的文献研究质量普遍偏低,有待进一步验证,故需采用大样本、设计严谨、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试验方案,以提高证据质量级别,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循证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咽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92例急性咽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头孢克肟颗粒,1.5~3.0 mg/k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咽部红肿、咽痛、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显著高于治疗组的1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