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INPULSIS-ON研究中国亚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尼达尼布对我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已完成INPULSIS研究并且符合后续延长期研究(INPULSIS-ON)纳入标准的IPF患者,经过4~12周洗脱期后入组本研究。将患者分为继续治疗组(INPULSIS研究中尼达尼布组)和初始治疗组(INPULSIS研究中安慰剂组),分别给予尼达尼布150或100 mg,2次/d。连续随访时间192周,观察尼达尼布在我国患者中的长期安全性。结果:75例完成INPULSIS研究的我国IPF患者中,68例(68/75,90.7%)符合INPULSIS-ON研究的入组标准,其中继续治疗组39例,初始治疗组29例。所有患者均出现至少1次不良事件,继续治疗组32例(32/39,82.1%)和初始治疗组22例(22/29,75.9%)出现了重度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所有不良事件中,腹泻最常见(48.7%比69.0%),其次是肺部感染(35.9%比51.7%)、鼻咽炎(41.0%比27.6%)及上呼吸道感染(33.3%比27.6%)。呼吸衰竭(10.3%比0)和IPF进展(7.7%比13.8%)是患者永久停用尼达尼布的主要不良事件。随访192周期间,患者的校正用力肺活量(FVC)年下降率平均88.08 ml/年:继续治疗组为93.99 ml/年,初始治疗组为79.99 ml/年。14例(14/68,20.6%)患者出现了至少1次IPF急性加重。结论:我国IPF患者长期接受尼达尼布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与INPULSIS延长期的整体研究人群结果相比,并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眼-耳-腮腺症状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以眼-耳-腮腺症状为主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女,52岁,病程中先后出现右侧睑腺炎、中耳乳突炎、腮腺炎、鼻咽炎、急性乳腺炎和左侧中耳乳突炎。免疫学检查:胞浆型ANCA及抗蛋白酶3抗体阳性,核周型ANCA及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阴性。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确诊为AAV。给予泼尼松、环磷酰胺等治疗后症状迅速好转。目前定期复查,未见耳痛、流脓等,听力正常,恢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风湿热(ARF)是由未经治疗的A族链球菌(GAS)感染在遗传易感的宿主中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RHD)是由严重的或多次反复发作的ARF导致慢性心脏瓣膜损伤引起。引起ARF和RHD的疾病有急性咽炎、脓疱病和猩红热等。随着GAS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ARF和RHD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但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ARF和RHD的疾病负担仍很重。ARF和RHD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但可通过四级预防和控制策略来预防和根除。本文将综述ARF和RHD的流行病学、致病因素、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以引起国内临床医生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解毒清火合剂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肺胃热盛证)的前瞻临床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解毒清火合剂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肺胃热盛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按照块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解毒清火合剂治疗.对比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痊愈率为68.00%,低于观察组的9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调,简明疼痛调查表(BPI)评分则显著改善(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咽干咽痛、口渴多饮、咽部充血、发热等主要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且观察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 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下调(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皮疹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解毒清火合剂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肺胃热盛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患者咽痛、口渴多饮、咽部充血、发热等症状,作用途径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二分网络加权投影的急性鼻咽炎中药配伍规律挖掘及组合用药预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从二分网络加权投影角度挖掘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提出一种新的挖掘中药配伍规律的方法,并预测新型药物组合,为指导临床治疗急性鼻咽炎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中的急性鼻咽炎方剂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提取方剂和药物构建二分网络,继而使用加权投影得到药物网络投影图,结合二分网络加权投影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基于皮尔逊相关性进行系统聚类的研究方法挖掘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并使用链路预测进行核心药物预测.结果 二分网络加权投影与皮尔逊相关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中作用显著.在链路预测中,选用11个链路预测指标,区分加权与无权算法后最终计算出的加权指标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无权指标,且在加权指标中,AUC最大指标为网络资源分配指标,预测出 7组药物组合,包括白头翁与毛诃子、安息香与石椒草、白花茶与附子等.结论 二分网络加权投影方法在揭示中药配伍规律与药物组合预测方面具有一定实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清咽滴丸治疗4375例咽痛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估清咽滴丸对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普通感冒以及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方法,纳入4375例咽痛患者,其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普通感冒患者中医辨证为风热证,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患者中医辨证为痰火郁结证,在医生处方清咽滴丸后遵医嘱在安全范围内服药,治疗第1、3、7天进行随访,统计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缓解起效率、疾病痊愈率,应用分层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倾向性匹配分析法分析清咽滴丸临床用药特点及安全性.结果 清咽滴丸治疗7 d后,VAS与基线相比均降低(P<0.01).清咽滴丸治疗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普通感冒及慢性咽炎急性发作4组患者7 d总体疼痛缓解起效率为99.91%;治疗7 d的痊愈率分别为78.14%、73.78%、78.19%及57.78%,总体痊愈率为72.18%.风热证患者痊愈率为86.57%,有效率为99.57%;痰火郁结证患者痊愈率为69.15%,有效率为99.82%.分层分析显示,相同疾病各年龄层患者疾病痊愈率基本相近;日服药量在12丸以上、用药时长超过3 d且病程短的患者疗效佳.影响因素分析及倾向性匹配分析显示疾病痊愈率与病程、用药时长等有关,与是否合并用药无关.结论 清咽滴丸治疗咽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普通感冒总体疗效优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清咽滴丸治疗咽痛在各年龄段疗效相当,且每日服药12丸以上、坚持服药3 d以上、早期服药疗效更佳,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利咽止咳汤合养阴清肺汤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利咽止咳汤与养阴清肺汤合用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的疗效及对相应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100例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患儿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咽止咳汤合养阴清肺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分)、咳嗽症状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2组中医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分、咳嗽症状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8/50)比76%(38/50),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利咽止咳汤合养阴清肺汤治疗小儿急性咽炎所致难治性咳嗽疗效优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咳嗽次数和减轻炎症反应方面更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22年10月8日至2023年3月31日就诊于6家医院的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给予甘桔冰梅片(每次0.4g,每日4次)+甘桔清咽颗粒模拟剂(每次10 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甘桔清咽颗粒(每次10 g,每日3次)+甘桔冰梅片模拟剂(每次0.4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5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咽痛消失率、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咽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咽痛消失率(98.61%,71/72)高于对照组(80.56%,58/72)(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咽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咽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痊愈率(73.61%,53/72)高于对照组(62.50%,45/72)(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清肺饮治疗急性咽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及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研究清肺饮对急性咽炎大鼠的药效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清肺饮治疗氨水诱导的急性咽炎大鼠药效试验基础上,通过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数据统计筛选清肺饮治疗氨水诱导的急性咽炎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血常规、血清炎性因子、病理切片结果均表明清肺饮对于氨水诱导的急性咽炎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血清代谢组学共筛选出10个清肺饮治疗急性咽炎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可能通过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和嘧啶代谢4条重要代谢通路发挥药效.结论 清肺饮具有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可能的机制为调控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和嘧啶代谢4条重要代谢通路发挥药效,为临床进一步应用该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该研究系统梳理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 1"维度)的现有证据,并将各维度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与CSC v2.0 软件综合评价其临床价值,以期为耳鼻喉科基本药物的遴选以及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各维度评价结果分为A、B、C、D 4 个等级.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偶见腹痛、腹泻、皮疹等,停药后症状缓解,愈后较好,安全性研究有证据支持,认为风险较可控,安全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相比于单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能够明显提高急性咽炎的临床总有效率,加快退烧、缩短咽痛和黏膜充血消失时间,改善黏膜充血程度与咳嗽咳痰症状,有效性证据质量中等,临床价值较大,有效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急性咽炎相比于单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经济性有证据支持,证据报告质量一般,结果基本明确,经济性结果一般,评为C级.针对急性咽炎,喉咽清口服液可缩短病程,明显改善咽痛症状,同时还可用于放射性咽炎和口腔溃疡的治疗,创新性较好,评为B级.医护给药与患者用药便捷,易于掌握,可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药品信息规范、完整,适宜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疗程费用占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低,可负担性好,销售范围广,产能高,药材资源可持续,总体可及性较好,评为B级.喉咽清口服液组方来源于湖南民间验方,作为耳鼻喉科用药有一定样本量的真实世界研究,中医药特色较突出,评为B级.综合各维度得分,计算喉咽清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临床综合评价为B级,证据较充分,建议按程序有条件地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