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酸氨溴索联合甲泼尼龙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小儿呼吸系统疑难重症病例解析》由尚云晓,蔡栩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ISBN:9787117331500.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发病率最高.据报道,我国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约为0.85%~4.76%,其中,学龄儿童占到了一半以上,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小儿肺炎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祛痰药和止咳药、退热镇痛药、氧疗治疗.小儿肺炎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原体种类、药敏试验结果、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祛痰药和止咳药可用于减轻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如氨溴索,西替利嗪、可待因等;退热镇痛药用于对症状进行处理,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肺功能受损造成机体氧合的血氧饱和度下降,采用鼻导管氧疗、面罩氧疗等方法增加血氧饱和度.其他治疗措施,如补液、输氧、营养支持、祛痰护理等,对减轻症状和改善疗效有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航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心律恢复时间(7.35±2.45)d、肺部恢复时间(8.02±2.13)d、体温恢复时间(8.57±2.53)d等各项体征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律恢复时间(13.86±2.87)d、肺部恢复时间(14.21±2.79)d、体温恢复时间(15.12±3.05)d〕,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40%),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5.43±2.3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3.79±2.47)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儿各项体征恢复时间,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miR-223、miR-155、CCL17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23、miR-155、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1例小儿MP感染(研究组)与72名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根据病情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症组(46例)、重症组(25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患儿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分析血清miR-223、miR-155、CCL17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miR-223、miR-155、CCL17对小儿M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重症组较轻症组高(P<0.05);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小儿MP感染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73%,特异度为88.89%.结论 小儿MP感染后,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升高,小儿MP感染重症患儿趋势变化更为明显,血清miR-223、miR-155、CCL17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小儿MP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滋阴清肺止咳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阴虚型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儿童为易感人群.感染后导致支原体肺炎,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将会严重影响到小儿的生长发育.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受过度免疫反应、混合感染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等因素的影响,肺炎支原体(MP)肺炎发病率呈递增趋势[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评估早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A水平.比较2组CRP和SAA水平,对比单独血清CRP水平检测、血清SAA水平检测及2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CRP和血清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原体检测的结果为金标准,血清CRP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0例,阴性患者70例;血清SAA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5例,阴性患者65例;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63例.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及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86.67%、91.66%,特异度分别为91.67%、95.00%、96.67%,Kappa值分别为0.833、0.908、0.942.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检测高.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血清CRP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35(95%CI:0.718~0.880),截断值为11.55 mg·L-1,单独血清SAA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95(95%CI:0.832~0.958),截断值为 30.45 mg·L-1,联合检测的AUC值为 0.965(95%CI:0.933~0.998)(P<0.05).结论 CRP、SAA 水平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表现为较高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8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根据是否伴喘息将其分为喘息组(32例)和非喘息组(66例),另选取同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非支原体感染,并无喘息的大叶性肺炎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水平差异,并分析这4项指标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为喘息组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水平显著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喘息组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水平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呈正相关(P<0.05).以是否存在喘息为状态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鉴别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曲线下面积为0.658、0.960、0.948、0.937.结论 外周血EOS、IL-17A、TNF-α、VEGF水平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呈正相关,可用于临床鉴别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喘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消化系统损伤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有消化系统损伤)和对照组55例(无消化系统损伤).详细记录患儿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消化系统损伤25例,发生率为31.2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发热持续时间、发热程度、抗生素应用时间、CRP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持续时间≥7d(95%CI:1.233~7.353,P<0.05)、发热程度为高热人数构成比(95%CI:1.591~6.234,P<0.05)及抗生素应用时间(95%CI:2.143~5.225,P<0.05)为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发热持续时间≥7d、发热程度为高热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中应重点关注该类患儿的消化系统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系统评价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CBM、EMBase、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有关应用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踪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及评估方法学质量由2名评价者独立完成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34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阿奇霉素+护心+左卡尼汀治疗)与对照组(阿奇霉素+护心治疗).两组治疗前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SMD=0.03,95%CI:-0.19~0.24,P=0.81)、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SMD=0.06,95%CI:-0.21~0.33,P=0.67)及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SMD=-0.02,95%CI:-0.23~0.19,P=0.98)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RR=1.30,95%CI:1.14~1.48,P=0.000 1)、LDH(SMD=-1.15,95%CI:-1.53~-0.78,P<0.000 01)、CK(SMD=-0.91,95%CI:-1.20~-0.63,P<0.000 01)、CK-MB(SMD=-1.15,95%CI:-1.67~-0.63,P<0.000 1)值的改善及心电图恢复正常率(RR=1.37,95%CI:1.16~1.62,P=0.000 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左卡尼汀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心肌损害,能较快改善症状,总有效率较高.但是由于文献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双盲随机试验的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过敏性咳嗽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1月磐安县妇幼保健计生指导中心收治的60例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咳解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3个月随访期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3个月后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常规止咳解痉药物可明显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过敏性咳嗽,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