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标准化考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行为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小组协作的非标准化考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行为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6月,选取四川大学201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学生对非标准化考试教学改革要素的评价。结果:55.7% (39/70)的学生高度认可非标准化考试,80.0%(56/70)的学生最认可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为教师部分授课、小组自主探究结合成果交流与传播。72.9%(51/70)学生倾向于采用"小组协作"而非"个人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优选的小组成员人数是3人~4人。结论:小组协作的非标准化考试可促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多种能力,值得在行为医学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法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理论授课后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阶梯教学法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规培基地规培生的资料。按照接受的教学法分为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法小组(阶梯组)和纯PBL教学法小组(PBL组)。记录规培生一阶段、二阶段的考试成绩,一阶段考试(眼科学理论)及格率,二阶段考试(临床应用)及格率,一、二阶段整体及格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量化评估本规培基地使用“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法”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4.0进行 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一阶段考试(眼科学理论)成绩,阶梯组高于PBL组[(87.22±8.45)vs.(74.47±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一阶段考试(眼科学理论)及格率,阶梯组高于PBL组(95.83% vs. 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13);二阶段考试(临床应用)及格率,阶梯组高于PBL组(95.65% vs. 7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0);规培整体(一、二阶段)及格率,阶梯组高于PBL组(91.67%% vs. 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 结论:理论授课后续PBL的阶梯教学在眼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满意,该教学法更容易帮助规培生顺利完成规培并通过规培考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思维导图教学对肾内科实习医师教学效果的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电子化的"找茬"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提高肾内科实习医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方式。每个肾脏疾病单元分为3次课程:①第一堂课采用临床实践教师口授或示范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员。②第二堂课交流答疑。③第三堂课根据课后作业情况,教师主持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困惑并帮助其解决问题。试验组采用基于电子化的"找茬"思维导图教学方式。①分组:以小组为单位,6~8人/组,总共16组。②准备:每组建立微信群,教师指导下载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并学习其绘制方法。③课中:每个肾脏疾病单元分为3次课程。第一堂课课上学员基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当堂进行归纳总结、绘制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阐述自己的认识;第二堂课基于标准进行组内"找茬",组内相互阅读,积极讨论,各抒起见,进一步完善和重构章节的核心知识点,鼓励每位学员都积极参与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堂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员根据意见查漏补缺,完善思维导图,传至微信群内。④回顾:将最终版本放在微信群里,作为复习资料,方便共同学习。采用SPSS 24.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入组前两组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05),入组后试验组的理论考核( t=2.52, P=0.015)、临床技能考核( t=2.22, P=0.034)和总分( t=3.53, P=0.003)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评分在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入组6个月后试验组学员批判思维能力各维度的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基于电子化的"找茬"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引入临床实践教学,可以实现相关知识点横向交联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同时具有游戏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的技能培训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的培训方案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随机将银川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及其分院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根据1∶1配对原则,随机抽取总院40名护士为干预组,分院40名护士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业务学习基础上连续4 w接受每周1次以专家授课和小组讨论形式的培训,对照组连续4 w规科室内部业务学习。结果:干预4 w后,干预组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能力、对老年人态度及老化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培训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实施水平、对老年人态度及老化知识水平,增强其相关行为意识,可为今后相关培训的开展提供借鉴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叙事医学课程在地市级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叙事医学课程对地市级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共情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在地市级医院组建叙事医学小组,对42名住培医师开展2个月的叙事理论教学和4个月的叙事实践教育的医学课程。运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IRI-C)测量4个时间点(干预前、理论2个月后、实践2个月后、实践4个月后)的共情能力,并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平行病历写作、首次执业医师资格通过率评价叙事医学课程的效果。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42名住培医师共情能力均提高,实践2个月后共情分数高于干预前和理论课程结束后( P<0.05),实践4个月后共情分数高于干预前和理论课结束后( P<0.05)。最受住培医师喜欢的理论授课形式是互动式理论授课(64.29%,27人)、影片观赏(59.52%,25人)、情境模拟(52.38%,22人)。住培医师平行病历写作能力和讲台表现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住培结业合格的必要条件,入组住培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首次通过率为72.00%(18/25),高于同期未入组住培医师[64.71%(11/17)]。 结论:开展叙事医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地市级医院住培医师共情能力和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课程体系下本科阶段医学生对岗位胜任力认知的区别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整合式课程("大"整合课程体系)和传统课程体系对本科阶段医学生岗位胜任力认知的影响。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及专家咨询编制了医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认知问卷,并于2019年3月至4月以网络问卷形式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接受不同课程体系的医学本科生课堂教学形式、其对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认知情况以及认知途径进行分析,对重要性排名前10项的胜任力进行比较。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7份,回收率83.5%。"大"整合课程体系的授课方式以小组讨论为主,学生对医生岗位胜任力认知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 P<0.05);不同课程体系下,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大"整合课程体系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系统化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授课方式,有利于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认知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社区护理学》系列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及课程评价:以第3版教材为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本学院《社区护理学》教学改革在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2009级、2010级和2013级共17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梳理授课内容、逐步采用社区小组评估、社区健康教育参与、家庭健康教育计划制订和学生授课等不同教学方法的尝试。在《社区护理学》课程结束后,所有护生均填写本学院自行设计的课程评价问卷,通过比较不同年级护生对《社区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评价情况,分析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Student Newman Keuls(S-N-K)法比较各年级间课程评价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在"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和"教学安排"5个维度各个条目中,2013级和2010级的课程评价得分均高于2009级的课程评价得分( P<0.05)。经过课程改革后,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组织的满意度;精简教学内容,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实施多样化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融合不同教学地点和设备,增加了学生体验社区服务的真实感。 结论:《社区护理学》系列教学改革在调整课程架构、聚焦社区护理、提升学生参与度、综合考核方式、开展多点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学生的认可,为第4版《社区护理学》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源流理论下医学院校学生体验教学评价:核心理念提出及框架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在第四代教育评价愈发重视多元主体诉求的背景下,学生的主观体验逐渐成为教育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但目前对于学生体验理论的概念来源、具体定义、衡量指标等都处于比较模糊、分散的状态,尚未形成比较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本研究将商业领域的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E)思维作为元理论核心,融合增值性评价和学生评教三源流理念思想,深入阐释复合型学生体验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内涵,并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多轮小组讨论等基础上构建以“审美体验、互动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思辨体验”为一级指标的学生体验五维评价模型。希望以学生评教倒逼教师授课内容与形式的改进及教学系统的整体性突破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麻醉护士术后谵妄评估培训体系的建立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拟建立麻醉护士术后谵妄评估培训体系并评价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麻醉护士16名,性别不限,进行系统化术后谵妄评估培训。术后谵妄评估培训体系包括问卷调查、理论授课、模拟访视、临床观摩、独立评估、集中答疑、效果评估、随机抽查。分别于培训开始前、独立评估第4周结束时进行术后谵妄知识水平测试。于独立评估第1和4周时计算麻醉护士和培训小组术后谵妄诊断率、评估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麻醉护士与培训小组术后谵妄诊断情况进行一致性分析。于培训结束后第3个月的第1周进行评估结果抽查,计算麻醉护士与培训小组术后谵妄诊断率,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培训第1周比较,培训第4周时麻醉护士术后谵妄知识问卷分数和评估敏感度升高( P<0.05),术后谵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培训小组比较,麻醉护士培训第1周术后谵妄诊断率降低( P<0.05),培训第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第1和4周,麻醉护士与培训小组术后谵妄评估一致性分析的Kappa值分别为0.676、0.954( P<0.01)。培训结束后第3个月的第1周,麻醉护士与培训小组术后谵妄评估一致性分析的Kappa值为0.862( P<0.05)。 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术后谵妄评估培训体系,实现了对麻醉护士术后谵妄的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药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药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体系。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初步确定了药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指标、评估办法、评估流程。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意见征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均回收有效问卷18份;第二轮咨询的评估指标变异系数小于17.5%,Kendall协调系数为0.388, P<0.001,克朗巴赫系数为0.682,每项二级指标所采用评估办法均有17位及以上专家同意,每类评估流程均得到全部专家同意。根据专家意见调整和优化后形成了包括6项一级指标、33项二级指标的药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指标;确定了包括个人自评,所在党支部、授课对象、课题组成员、教师工作小组分别对其评估的5种评估办法,以及各项二级指标所选取的评估办法;确定了包括人才引进、预聘制中期评估和届满评估、研究技术系列届满评估等5类评估流程。 结论:药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体系较为全面、有效、易于执行,可以为高校二级学院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