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晚期口咽鳞癌诱导化疗序贯放化疗后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对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口咽鳞癌诱导化疗序贯放化疗后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至2018年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诱导化疗序贯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口咽鳞癌患者共52例,统计分析每例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27例)和营养不良组(25例)。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与预后关系,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放疗后PNI值降低最为明显,最佳临界值为42.4。营养良好组(PNI≥42.4)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6%和60.9%,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NI<42.4)的30.1%和29.7% ( χ2=11.12、5.74,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后PNI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HR=2.752,95% CI:1.095~6.917, P=0.031)。年龄>60岁及诱导化疗后疗效评估无缓解的口咽鳞癌患者,在放化疗后出现营养不良的比例更高( χ2= 4.89、5.05, P<0.05)。 结论:治疗后PNI预测指标能够评估局部晚期口咽癌诱导化疗序贯放化疗后的预后。对于年龄>60岁,或者诱导化疗无效的口咽鳞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给予更多营养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对食管鳞癌调强放疗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为评估疗后长期生存提供方便、有效、准确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5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共231例,统计分析每例患者不同放疗阶段的PNI值并运用ROC曲线确定放疗前PNI的最佳临界值,将231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86例)和营养不良组(145例)。应用 Kaplan- Meier法生存分析, Cox模型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与预后关系。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全组患者放疗前、第3周、第6周及结束后1月时的PNI均值分别为48.68±5.08、39.68±4.87、43.74±4.89、48.31±4.92。运用ROC曲线确认的患者疗前PNI最佳临界值为49.25,曲线下面积为0.655,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60.9%。营养良好组(PNI≥49.25)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6.0%和31.3%,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NI<49.25)的19.3%和18.6%( P=0.001、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PNI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P=0.02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以及同期化疗者营养良好组的总生存优于营养不良组( P=0.007、0.004)。另外,营养良好组放疗后缓解率高于营养不良组( P=0.047),而≥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有低于营养不良组趋势( P=0.060)。 结论:疗前患者的PNI作为方便、可靠的指标可预测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后的生存状况,PNI较高者具有较好的预后和放疗耐受性,尤其是在分期偏早或同期化疗患者中PNI的预测价值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胃肠手术临床结局预测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手术中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nodera's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OPNI)与术后临床结局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30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收集年龄、性别、术前实验室指标、手术情况及临床结局等临床资料。以目前广为认可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评分为标准,获取OPNI的最佳界值。应用卡方、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观察OPN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和白蛋白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混杂因素,用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建立模型验证OPNI与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OPNI的最佳界值为41.25,曲线下面积为0.682,灵敏度72.7%,特异性59.9%,基于OPNI的营养不良(OPNI<41.25)发生率为50%(115/230)。单因素分析显示,OPNI<41.25的患者较OPNI≥41.25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死亡率:8.70%比2.61%, P=0.046;并发症:20.00%比9.57%, P=0.026),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1.17 d比8.49 d, P=0.009);GNRI<98者较GNRI≥98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10.71 d比7.55 d, P=0.001),而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白蛋白<35 g/L者与白蛋白≥35 g/L者相比,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OPNI<41.25是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发症: OR:2.660,95% CI:1.079~6.557, P=0.034;术后住院时间: R2=0.135,回归系数=2.73, P=0.047),其中并发症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12(95% CI:0.741~0.882);GNRI<98仅为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R2=0.134,回归系数=2.797, P=0.049)。 结论:OPNI是老年胃肠手术后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以41.25为界值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参数。它由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获得。最初,OPNI用于评估术前营养状态和手术风险。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其与许多肿瘤的预后有关。简单、精确的预后评估有助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并且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术前治疗和手术时机,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笔者回顾国内外研究,总结OPNI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PNI对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及放射性食管炎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治疗前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接受根治性放化疗颈胸上段食管鳞癌(CUT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和对≥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163例CUTESCC患者的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PNI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止值,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用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级放射性食管炎(RE)的危险因素,将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用来构建预测≥2级RE的列线图。结果:PNI的最佳截止值为48.57[曲线下面积(AUC)=0.653, P<0.001]。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26.1、19.4个月。PNI≥48.57组(47例)患者的OS( χ2=6.900, P=0.009)和PFS( χ2=9.902, P=0.003)均显著优于PNI<48.57组(116例)。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cTNM分期和PNI为影响患者OS( HR=1.513,95% CI为1.193~1.920, P=0.001; HR=1.807,95% CI为1.164~2.807, P=0.008)和PFS( HR=1.595,95% CI为1.247~2.039, P<0.001; HR=2.260,95% CI为1.439~3.550, P<0.001)的独立性预测指标,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另一独立性指标( HR=2.072,95% CI为1.072~4.003, P=0.030)。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最大横径( OR=3.026,95% CI为1.266~7.229, P=0.013)、大体肿瘤体积(GTV)( OR=3.456,95% CI为1.373~8.699, P=0.008)、处方剂量( OR=3.124,95% CI为1.346~7.246, P=0.009)和PNI( OR=2.072,95% CI为1.072~4.003, P=0.030)是影响患者出现≥2级RE的独立性因素。将这4项指标纳入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患者≥2级RE的发生(AUC=0.686,95% CI为0.585~0.787);校正曲线显示,实际观测值与预测RE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大多数阈值概率中列线图正净收益令人满意。 结论:治疗前小野寺PNI为接受根治性放化疗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病变最大横径、GTV、处方剂量和PNI这4项指标为本组患者出现≥2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建立包含这些因素的预测模型,预测价值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与胆囊癌患者术后临床参数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与胆囊癌患者术后临床参数的关系,研究OPNI对于胆囊癌术后患者相关临床参数的影响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份至2018年12月份于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25例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OPNI与患者术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OPNI≤50的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较OPNI> 50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有无肝脏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T分期对于OPNI值大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PNI对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PNI是评价胆囊癌根治术术后住院时间的潜在预测指标,对于OPNI提示营养不良患者可提前营养支持干预;检测胆囊癌患者术前OPNI值,对于评估患者术后病理有无肝脏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分期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诊断狼疮肾炎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nodera's PNI)诊断狼疮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风湿科就诊的92例成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作为SLE组,同期选择56名接受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e)、C3、C4、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b)进行检测,并计算Onodera's PNI;对SLE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度指数2000(SLEDAI-2000)评分、SLE病程进行评价;对SLE组患者的LN患病率进行调查,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液指标及Onodera's PNI预测SLE合并LN的临床价值.结果 SLE组的BUN、Cre水平高于对照组,C3、C4、ALB、LYM、Hb和Onodera's PNI均低于对照组(P<0.05).SLE组中有35例合并LN,患病率为38.04%,合并LN的SLE患者C3、C4、TP、ALB、LYM、Hb和Onodera's PNI均低于未合并LN患者[(70.69±33.31)g/L比(92.98±30.94)g/L,13.79(5.81,18.93)g/L比17.05(10.61,26.24)g/L,(60.10±10.19)g/L比(67.98±7.38)g/L,(31.01±5.77)g/L比(38.36±4.25)g/L,0.97(0.66,1.57)×109/L比1.65(1.25,2.02)×109/L,(106.51±18.64)g/L比(123.16±13.99)g/L,36.56±5.93比46.99±5.35],病程长于未合并LN患者[(16.74±5.33)个月比(12.42±5.57)个月](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B、Onodera's PNI预测SLE合并LN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909和0.863.结论 与未合并LN的SLE患者相比,合并LN的SLE患者表现为Onodera's PNI、免疫指标、营养指标下降,这些指标可用于LN的辅助诊断和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肿瘤术后辅助化疗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为临床及时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化疗方案均为mFOLFOX6,根据血液学检测指标计算PNI值,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与PNI值的关系;同时,观察并统计患者化疗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和神经毒性反应;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发生副反应的Youden指数,确定分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2组之间化疗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所纳入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PNI值最小为34.2,最大为72.1,平均值为50.4±5.8;肿瘤直径≤4cm、高、中分化的直肠癌患者的PNI平均值显著升高,P<0.001,P=0.013.根据是否发生化疗副反应绘制PNI值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59,当PNI值为43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为43.6,特异度为79.2.因此取PNI的分界值为43,并将PNI≧43分为高PNI组,PNI<43分为低PNI组,而在4类化疗副反应当中消化道反应是发生率最高的化疗副反应,高PNI组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低PNI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NI的分界值为43,高PNI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更低,应用小野寺指数监测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可以有效的预测辅助化疗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与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与目的: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是由血清白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计算得出,可以预测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包括肺癌、食管癌、胃癌、肾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但其与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探讨小野寺指数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80例,根据小野寺指数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小野寺指数≥45)和营养不良组(小野寺指数<45),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食管炎、腹泻和肺炎6种急性不良反应.结果:营养不良组食管炎(68.4%vs 45.2%,P=0.045)、腹泻(15.8%vs 2.4%,P=0.034)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组.进一步分析重度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差别,发现营养不良组的重度食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34.2%vs 16.7%,P=0.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野寺指数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炎症性评分指标对COVID-19普通型转重型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不同炎症性评分指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患者转重型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l)和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患者普通型转重型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的血清CRP、淋巴细胞计数、GPS、NLR、PI和PNI与普通型转重型相关(P<0.05).多因素logictic回归分析显示CRP、PNI和淋巴细胞计数是COVID-19患者普通型转重型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OVID-19患者入院当天CRP高、PNI和淋巴细胞计数低与COVID-19普通型转重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