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职业疲惫感及责任制护理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职业疲惫感及责任制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自2017年8月对护理人员实施层级护理模式,选取2017年4~12月在该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61名,比较其在该模式实施前后核心能力、职业疲惫感及责任制护理水平。结果: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各维度核心能力均显著提高,且实施后核心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同时,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总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另外,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各方面的护理质量具有所提高,且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实施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及责任制护理水平,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其职业疲惫感,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分层级管理联合大包干责任制对护士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联合大包干责任制对护士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工作的70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2018年1~6月采用常规模式管理,作为干预前。2018年7~12月采用分层级管理联合大包干责任制,作为干预后。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肿瘤内科护士的综合能力、护理质量及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的综合能力6个方面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护士护理质量7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护士对患者6个方面的掌握情况分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该院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联合大包干责任制模式后,能够明显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增加护士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门急诊护理质量作用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层级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在门急诊临床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与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及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护理人员各20名,对照组的患者与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的患者与护理人员则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种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及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层级护理管理后,其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分别为95%和77.5%, 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房护理、重症患者护理及健康宣教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58±7.12与85.32±5.64,96.72±8.05与87.13±5.42,97.51±8.37与90.53±6.31,91.42±6.07与83.15±5.29,均 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71±11.54与80.51±10.26,95.42±10.71与82.73±9.51, P=0.001,0.000);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与20.0%, P=0.001)。 结论:在门急诊临床专科护理中开展基于层级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降低差错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对护理人员临床综合素养、业务能力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对临床护理人员个人水平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组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N2~N4级护理人员426名(该层级的评定,以该院护理部晋级标准为主)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考核模式方式,分为传统护理考核模式(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2022年4~9月),对护理人员综合素养、业务能力、职业认同感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在护理人员综合专业素养各项得分高于传统护理考核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中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护理考核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中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各项指标得分高于传统护理考核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在职护理人员采取客观结构化临床情景模拟考核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养,加强业务能力水平,增强其自身职业认同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层级管理模式对体检中心护理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及体检效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对体检中心护理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及体检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40名体检中心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取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各20名。常规组给予常规管理,管理组给予层级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及体检效率。结果:对体检中心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管理组的管理质量、服务质量、体检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体检中心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能有效缓解护理工作人员的疲劳感,从而提高体检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使体检中心护理工作具有规范性和条理性,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先后顺序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9例。两组患者均结合其实际病情在该院接受骨科手术,围术期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以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研究组以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及护理质量改进状况展开评价。结果: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操作差错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起,护理操作差错发生12次,研究组无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护理操作差错发生4次。两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价对比,对照组总分(88.34±3.73)分,研究组总分(95.92±3.05)分。风险认知、预防、评估以及应急处理意识各个维度评分对比,研究组分数更高。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改进状况对比,研究组护理基础、操作技能、责任意识、护理积极性、药品仪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的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层级式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层级式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该院儿科护理人员27名,实行层级式责任制护理模式,于干预前后评估护理人员的核心工作能力、护理质量,于干预前后分别选择50例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观察及处理问题能力、应用新知识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及病历书写能力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病区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文书及专项护理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护理服务总满意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层级式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护理管理方案能显著提高护士的核心工作能力,明显提高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护理质量,提高患儿主要照顾者的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排班模式在手术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线性规划模型对手术护理配合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测应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5个院区手术室的9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参加2020年8—9月排班的护理人员为常规排班组,参加2021年3—4月排班的护理人员为线性规划排班组。通过建立手术护理配合人力资源线性规划模型,应用的LINGO 11.0软件对次日手术所需要的最少护理人员数目进行运算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结合手术室专科分组、层级要求进行次日手术的人员安排。将常规排班组护理人员的加班时间与线性规划排班组护理人员的加班时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个月在岗护理人数是相等的,常规排班组2020年8、9月与线性规划模型排班组2021年3、4月的加班时长分别为865(505,1 435)、780(475,1 355)、650(460,910)、720(350,9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3.66, P<0.05);常规排班组的2020年8月分别与线性规划模型排班组的2021年3月和2021年4月的加班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69、-2.55,均 P<0.05)。常规排班组的2020年9月分别与线性规划模型排班组的2021年3月和2021年4月的加班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62、-2.58,均 P<0.05)。 结论: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对手术护理配合的人力资源调配进行运算预测,优化了手术室人力资源的配置,有效减少了手术护理人员的加班时长,间接加速了手术的运转,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科护士专业自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及儿科护理实践环境现状,为联盟内开展系列专科培训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运用一般资料及培训需求调查表、护士实践专业自主性量表、儿科护理人员组织授权问卷及护理实践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儿科护理联盟内不同职称层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总分(192.66 ± 18.63)分,组织授权环境( OR=1.137,95% CI=1.084~1.194)、缺少护理团队( OR=2.763,95% CI=1.443~5.292)、缺少工作效果评价( OR=0.498,95% CI= 0.274~0.908)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 OR= 0.548,95% CI=0.334~0.871)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实践。 结论: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组织授权不足、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缺少护理团队、缺少工作效果评价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实践的关键因素,指导儿科护理联盟内不断深化儿科护理专业内涵,创新团队协作新模式,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养专科护理科研人才,开展多学科及跨专业协作,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专业护理服务能力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视频反馈联合层级管理对老年患者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联合层级管理对老年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150名,至2022年3月开始进行为期6个月的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专业护理能力、护理核心能力、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3.0进行配对 t检验。 结果:培训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均高于培训前( P<0.05)。老年患者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评判性思维、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能力、教育指导、伦理、法律实践评分及护士核心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培训前( P<0.05)。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文书书写和护理操作评分高于培训前( P<0.05)。人文关怀、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和康复指导评分均升高( P<0.05)。 结论:基于问题的模拟培训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老年患者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护理核心能力、护理质量,且患者和护理人员认可该护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