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教育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的医学教育应用现状,分析实施中存在的障碍,为推进SP参与教学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以网络能够检索到明确联系方式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79所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邮件向SP相关负责人发送调查表与知情同意书。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收到64所院校回复的有效问卷,其中有37所(57.8%)院校在教学中应用了SP,培训SP的主要方法为情景演练、示教、看视频、现场观摩。37所院校中,SP主要应用于病史采集教学[29所(78.4%)]、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28所(75.7%)]、医患沟通教学[27所(73.0%)]、体格检查教学[23所(62.2%)]。SP质量评估方式主要为教师反馈[27所(73.0%)]、学生反馈[26所(70.3%)]、自制评价表评估[11所(29.7%)]。SP应用的主要问题为SP队伍不稳定[27所(73.0%)]、缺乏统一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课程培训[17所(45.9%)]。结论:SP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比较广泛。医学院校在医患沟通教学领域中已经开始重视SP的应用。今后需要加强SP培训的规范化,进一步推进SP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考官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某高校医学院参加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的考官对该复试形式的效果评价与反馈情况,探讨该复试形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2021年3至5月,对2019至2021年参加某高校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117名考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对网络远程复试的满意度评价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方式的选择,了解网络远程复试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97.4%(114/117)的考官认为2019年采用传统线下复试方式的考生符合或超出预期,93.2%(109/117)的考官认为2020至2021年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的考生符合或超出预期,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15)。考官对网络远程复试形式的整体满意度为84.6%(99/117);考官对"共享屏幕播放预录制的含不规范临床操作环节的视频录像,考生观看并同步纠错"评分最高(2.53分); 考官认为网络远程复试存在问题排在前3位的是:对考生性格、心理健康情况难以直接观察[78.6%(92/117)],考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难以评估[77.8%(91/117)];对网络和硬件设备要求高[76.1%(89/117)]和考生个体特征无法进行直接观察[76.1%(89/117)];61.5%(72/117)的考官认为网络远程复试不可替代传统线下复试。 结论:复试考官对通过网络远程复试录取的考生和复试形式较为满意,网络远程复试和传统线下复试的生源质量一致,考生观看临床操作视频录像并同步纠错是考官认为的最佳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方式,但网络远程复试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线下复试。网络远程复试仍需在增强对考生个体特征考察的针对性、探索标准化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方式和加强网络技术支持方面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引导性反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团队在急性呼吸困难急救情景模拟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引导性反馈的7大特点及方法,包括在模拟刚结束后立即反馈;反馈由具有临床经验的经过正规培训的导师来进行;反馈时间至少要长于模拟时间;反馈可采用多种国际上的方法;反馈的内容即学习目标;反馈以口头反馈为主;可以采用视频进行细节回顾。通过对引导性反馈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国内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导性反馈的开展提供依据,最终提高情景模拟教学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诊断学在线混合式见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背景下,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八年制诊断学见习课程为实例,阐明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组织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临床见习教学。该课程包括:基于数字课程云平台(ICC)的自主学习;基于"引导性反馈"的在线讨论学习;基于"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的在线讨论课;以及基于"练习视频反馈"的"在线实操"诊断技能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线混合式诊断学见习课整体满意度高,理论考试成绩优异,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显著。如何运用资源整合的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必将成为医学教育同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卓越医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针对2014级学生(38人)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作为对照组,采用多站式考试进行考核;针对2015级学生(72人)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形成性评价,作为实验组,建立包括学生组内互评、教师抽查评价、分阶段录制操作视频反馈及学生课后意见实时反馈4种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比较采用SPSS 15.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91.88±3.27)分]高于对照组[(86.05±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反馈"较好"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和"较差",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 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临床技能训练课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星+Zoom直播"教学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线上教学在护理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级护理本科4个班级共615名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以下简称"超星")完成示教片、通知及测试等学习任务,在Zoom视频会议系统(以下简称"Zoom")进行线上直播学习、互动讨论等,线上填写问卷反馈课堂教学效果。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580名,护生对实验课内容评价得分高于16分及以上的有445人(76.72%);540人(93.11%)觉得"课程内容完整性"好;439人(75.70%)觉得"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重难点知识"。在授课方式评价方面,有432人(74.48%)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很有趣";有181人(31.21%)认为"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认为线上授课有效提升了居家学习的积极性;有185人(31.90%)不认同,原因在于网络不稳定影响了上课体验感、居家因无实践操作器材及无临床情景而影响角色带入感、没书本不方便做笔记等。结论:"超星+Zoom"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仍需辅助线下练习巩固操作知识、技能。在疫情时期,此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问题学习"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为提高PBL在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月至5月,制定"视频会议系统+微信群+图书馆VPN在线资源+PBL网站"PBL在线教学方案(简称PBL在线教学方案),选取北京大学2017级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2017级八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共3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PBL网站反馈,以描述性分析和 χ2检验分析PBL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 结果:90.9%(260/286)的学生反馈网络情况"很好"或"还行"。学生对PBL在线教学方案中学生主席、记录员、组员和指导教师的认可度分别为83.6%(239/286)、92.0%(263/286)、64.0%(183/286)和87.1%(249/286)。76.9%(220/286)的学生对讨论效果满意。关于学生对PBL在线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学习效果反馈,在"案例学习提高对PBL的兴趣"[81.4%(763/937)比83.0%(1 698/2 047)]和"资讯收集、分析、整理和批判性阅读的提高"[87.8%(823/937)比89.8%(1 839/2 047)]2个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明确案例学习目标和重点,并掌握用于解释临床现象的机制"方面[85.4%(800/937)比90.4%(1 852/2 04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网络情况能够保证PBL在线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对PBL在线讨论时记录员和指导教师的认同度高;PBL在线教学效果基本达到线下教学效果。PBL在线教学方案对PBL混合式教学可以提供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新入职护士32名为观察组,2018年1~10月新入职护士3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比较两组护士培训效果、核心能力及其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培训后理论考核知识评分、临床实践能力评分、操作技能成绩及护士胜任能力、与人交流、评估干预、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护理管理、综合知识、领导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训效果、课程设计、课堂氛围、教学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联合发展性教学评价可激发新入职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新入职护士带教效果及核心能力,有助于新入职护士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评价与反馈法在提高《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授课效果中的探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重视教学准备阶段的价值及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应用评价与反馈法等综合方法进行干预,强化备课效果,以评促教,以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课堂授课质量。方法:在《手术学基础》教学备课、上课实践活动中;以专家评审反馈、高清视频录像反馈、个体化指导等方法进行干预;从教员同行、学员双边人手进行量表评估。将研究所得数据输入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讲评价表(教员版)总分在两次试讲及正式上课各时间点,总分分别为(78.84±4.06)分、(85.75±3.79)分、(91.38±2.89)分。三次评分依次递增,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01)。三次评估同行评分优秀率(评分≥90分的课堂数占全部课堂数的比例)分别为0%、0.91%、81.81%。正式上课教学评估中,教员同行和学员评分总分平均分分别为(91.38±1.89)分、(91.98±2.56)分,组内相关系数ICC法比较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681, 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教学培训方式及方法得当(反馈、辅导、教员和学员双边人手随堂评分机制等措施的应用),有利于青年师资基本授课技能和其对教学的兴趣的提高,提高了课堂授课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外科换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外科换药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20年4至6月和2021年2至5月,征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在深圳市某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2016级和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3人和对照组24人。试验组学生采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基于示范与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换药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培训效果。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培训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1±9.27)分比(82.79±8.33)分, P=0.646],培训后试验组学生增长的成绩高于对照组[(10.87±7.56)分比(5.08±8.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4.26±0.45)分比(3.75±0.74)分]、活跃课堂气氛[(4.13±0.69)分比(3.46±0.72)分)]、加深对换药知识理解[(4.13±0.63)分比(3.46±0.88)分]、提高学习兴趣[(4.13±0.69)分比(3.33±1.01)分]、增强人文关怀意识[(4.27±0.63)分比(3.71±0.86)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换药操作技能成绩和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到了学生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