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囊袋张力环对高度近视患者Barrett universal Ⅱ IOL计算公式准确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囊袋张力环(CTR)对Barrett universal Ⅱ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1/06于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0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R组和空白组,每组40眼,所有患者均用IOL Master测量,并按照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实际植入IOL屈光度及预测术后屈光度.记录患者术后6 mo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术后6 mo两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评估术后屈光状态的稳定性及预测术后屈光度与CTR的关系.结果:术后6 mo两组患者UCVA、BCVA均较术前改善(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UCVA、BCVA比较无差异(均P>0.05);80 眼按照 Barrett universal Ⅱ 公式植入 IOL 后,CTR组预计术后屈光度为-2.01±0.71 D,术后实际屈光度为-1.64±0.88 D,MAE为0.37±0.98 D;空白组预计术后屈光度为-2.12±0.64 D,术后实际屈光度为-1.54±0.88 D,MAE为0.58±0.31 D,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根据眼轴长度进行分组,对于任意眼轴长度CTR的植入均能有效地减少屈光误差(P>0.05).随着眼轴的增长,MAE的值越大,眼轴≥30 mm的患者术后MAE值比较两组间有差异(P<0.05).CTR组、空白组中出现远视漂移的比例分别是18%(7/40)、30%(12/40),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预测术后屈光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术中植入CTR既能够保持囊袋的形态,有效防止术中晶状体悬韧带断裂,使IOL居中性更佳,又能有利于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度的早期稳定,并提供更加稳定的屈光结果,减少屈光漂移.对于术中考虑植入CTR的近视患者,建议术前增加-0.50 D的预留屈光度,以达到理想屈光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循证医学评估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既往有屈光矫正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WanFang、Metstr等数据库,收集所有报道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准确性的文献,检索时间均自建库至2020年11月。采用ADDIS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及网状Meta分析。观察指标为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范围在±0.50 D、±1.00 D内的概率。基于ADDIS软件,利用点分法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0项研究,共475例(659眼)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既往有屈光手术矫正近视史的白内障患者,其白内障术后屈光度误差范围在±0.50 D和±1.00 D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分别为Modify Hoffer Q和OCT formula;对于行远视屈光矫正术的患者,其屈光度误差范围在±0.50 D和±1.00 D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分别为Holladay Ⅱ和Haigis;既往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患者,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和±1.00 D范围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均为Haigis。结论::对于既往有屈光手术矫正史的白内障患者,其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与预估可根据其屈光状态及屈光矫正手术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选择对应的公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公式准确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基于IOLMaster 700新型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的6个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前曾行IOLMaster 700检查的白内障患者599例(599只眼)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8例,女性391例,年龄(69±10)岁。根据眼轴长度分为短眼轴组(≤22.5 mm,100只眼)、正常眼轴组(>22.5 mm且<25.5 mm,375只眼)及长眼轴组(≥25.5 mm,124只眼);根据角膜屈光力分为平坦组(≤42.00 D,47只眼)、正常组(>42.00 D且<46.00 D,461只眼)及陡峭组(≥46.00 D,91只眼);根据前房深度分为浅前房组(≤2.5 mm,71只眼)、正常前房组(>2.5 mm且<3.5 mm,436只眼)、深前房组(≥3.5 mm,92只眼)。比较整体及不同分组间Barrett Universal Ⅱ、Haigis、Hoffer Q、Holladay Ⅰ、Holladay Ⅱ和SRK/T公式计算的IOL屈光度数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MedAE)的差异。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Friedman检验。结果:599例患者(599只眼)6个公式间IOL屈光度数MedA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49, P<0.001),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的MedAE值最小(0.35 D),SRK/T公式次之(0.36 D),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除Barrett Universal Ⅱ与Haigis、SRK/T公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 P=1.000),其余两公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不同眼轴分组中,6个公式间IOL屈光度数MedA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307,38.779,112.997;均 P<0.01),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短眼轴组及长眼轴组中MedAE值均最小,分别为0.40、0.31 D,SRK/T公式在正常眼轴组中MedAE值最小(0.35 D)。不同角膜屈光力分组中,6个公式间IOL屈光度数MedA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4,90.924,39.387;均 P<0.05),Haigis公式在平坦组及陡峭组中的MedAE值最小,分别为0.26、0.34 D,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正常组中的MedAE值最小(0.33 D)。不同前房深度分组中,6个公式间IOL的MedA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389,57.643,52.845;均 P<0.01),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前房深度各分组中的MedAE值均最小,分别为0.46、0.33、0.31 D。 结论:基于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6个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中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预测性最佳,尤其对于短眼轴、长眼轴及不同前房深度患者预测误差值低;Haigis、SRK/T公式次之。当角膜屈光力≤42.00 D或≥46.00 D时,Haigis公式可能更为准确。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02-51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浅前房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比较不同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在浅前房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在浅前房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同行评议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选择不同公式间平均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差( MD)作为观察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总计499眼。对6种IOL屈光度计算公式(Barrett Universal Ⅱ、Haigis、SRK/T、Hoffer Q、Holladay 1和Holladay 2)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的MAE低于Hoffer Q公式( MD:0.11 D;95% CI:0.05~0.17 D; P<0.001)、Haigis公式( MD:0.08 D;95% CI:0.03~0.13 D; P=0.002)和Holladay 2公式( MD:-0.06 D;95% CI:-0.11~-0.01 D; 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公式之间的配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预测浅前房白内障患者IOL屈光度方面优于Hoffer Q公式、Haigis公式和Holladay 2公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种无病史资料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在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3种无病史资料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在角膜屈光手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时IOL度数计算中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既往有角膜屈光手术病史的白内障手术患者23例(31眼)。登录美国屈光与白内障手术协会网站(ASCRS),通过其提供的无病史资料法的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计算公式(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Barrett True-K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得出3种计算公式的预测IOL度数,综合选择合适的IOL度数。术后1个月行客观验光后进行主觉验光获得术后实际屈光状态,根据术后验光结果计算3种公式的屈光预测误差(RPE),其绝对值为屈光绝对误差(RAE)。采用单样本 t经验比较RPE与0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方法间RPE、RAE的差异,使用卡方检验比较3种方法中RPE<±0.25 D、<±0.5 D、<±0.75 D、<±1.00 D内的眼所占百分比的差异。 结果::3种计算公式的RPE与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05, P=0.002; t=-2.788, P=0.009; t=-2.528, P=0.017)。3种计算公式的RPE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53, P=0.023);两两比较发现,Barrett True-K公式分别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7、0.030)。3种计算公式的RAE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54, P=0.013);两两比较发现,Barrett True-K公式分别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5、0.017),Shammas公式与Haigis-L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3种计算公式术后RPE<±0.25 D、<±0.50 D、<±1.00 D以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682, P=0.026; χ2=9.042, P=0.022; χ2=8.017, P=0.013),其中,Barrett True-K公式的各RPE级别比例明显高于Shammas公式和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相比,Barrett True-K公式在无病史资料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计算中准确性更高。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IOL度数计算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建议参考多种公式进行综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度近视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7种不同公式计算高度近视者行白内障手术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三科一组高度近视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8例(95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采用下述7种公式计算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术后根据术眼实际屈光状态分别计算各个公式的误差并进行比较。结果:眼轴为26.00~27.99 mm者应用7种公式计算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眼轴为28.00~29.99 mm者,应用SRK/T公式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误差小于SRK Ⅱ公式( P=0.014)。眼轴为30.00 mm及以上者,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所测结果的误差最小,其次是Haigis及SRK/T公式,SRK Ⅱ公式所测结果的误差最大。 结论: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对高度近视者白内障,尤其是眼轴30.00 mm及以上者屈光度的预测最准确,Haigis及SRK/T公式次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SRK/T、BarrettⅡ与Kane 3种公式计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屈光度-6.00 D以上)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根据眼轴长度(AL)患者分为3组:A组,26.00 mm≤AL<28.00 mm;B组,28.00 mm≤AL<30.00 mm;C组,AL≥30.00 mm。术前行IOL Master700和各项常规检查,分别应用SRK/T、BarrettⅡ、Kane在线公式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术后1个月行屈光度检查,计算比较其平均预测误差(ME)和绝对值误差中位数(MedAE)。结果:三组患者每个公式的ME与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Friedman检验显示B、C组公式Med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28、15.15, P=0.031、0.023),A组MedA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6.47, P=0.142)。组内ME两两比较均显示Kane公式与BarrettⅡ公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SRK/T公式与其他公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组不同公式ME在±0.50 D和±1.0 D范围内的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Kane和BarrettⅡ公式在白内障患者合并高度近视超长眼轴情况下均有着较好的屈光预测准确性,优于SRK/T公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种公式在玻璃体切除术后拟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误差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5种公式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开封市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84例(84眼),术前均用5种公式测算拟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实际屈光度与术前预测屈光度误差。结果:分别用SRK/T、Hoffer Q、Haigis、Holladay 2及Barrett universal Ⅱ 5种公式术后预算屈光度误差依次为(0.301±0.802)D、(0.353±0.807)D、(0.397±0.820)D、(0.229±0.490)D及(0.426±0.760)D。预测屈光绝对值误差分别为:(0.635±0.482)D、(0.627±0.507)D、(0.597±0.520)D、(0.529±0.490)D及(0.626±0.540)D。每个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和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Holladay 2公式预测屈光误差及预测屈光绝对值误差均低于其他4种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Holladay 2公式预测屈光绝对值误差在0.50 D范围内比例最高(60.7%,47/84),( χ2=8.41, P<0.001)。 结论:Holladay 2公式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预测的准确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角膜曲率与标准角膜曲率对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IOL度数测算的预测准确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全角膜曲率(TK)和标准角膜曲率(K)对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既往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病史且接受白内障摘除及IOL植入术的患者30例(36只眼),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53.6±8.1)岁。分别采用基于K的Haigis-L、Barrett True-K公式和基于TK的Haigis、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综合选择合适的IOL度数。白内障摘除术后进行客观验光获取术眼实际屈光度数,以实际等效球镜度数与预测屈光度数之间的差异为屈光预测误差(RPE),再取绝对值得到绝对误差(RAE),比较4个公式计算结果误差的差异。结果:36只眼TK与K具有良好的一致性,TK平均低于K 0.50 D。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个公式的R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其中基于TK的Haigis公式的RPE为(0.17±0.09)D,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的RPE为(0.21±0.11)D,均优于基于K的Haigis-L公式的(-0.61±0.12)D和Barrett True-K公式的(-0.57±0.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基于TK的Haigis公式的术后RPE<±1.00 D者占92%(33只眼),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占86%(31只眼),基于K的Barrett True-K公式占75%(27只眼),而Haigis-L公式占67%(24只眼)。 结论:与K相比,TK可以提高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计算的准确性;TK联合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及Haigis公式,均有较高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切口SMILE对近视散光矫正影响的矢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大小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近视散光矫正影响的矢量分析。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2—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的近视散光患者349例(349眼),均选取右眼进行研究。其中行2 mm切口SMILE的患者129例(129眼)作为2 mm切口组,行3 mm切口SMILE的患者220例(220眼)作为3 mm切口组。按柱镜度分组:柱镜度<1.50 D为低度散光组,柱镜度≥1.50 D为高度散光组,再将柱镜度按照切口不同进行亚分组。按球镜度分组:-3.00~0 D为低度球镜组,-6.00~-3.25 D为中度球镜组,<-6.00 D为高度球镜组,再将球镜度按照切口不同进行亚分组。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对术眼进行视力、屈光度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利用矢量分析法分析散光的矫正效果,观察指标包括目标矫正散光(TIA)、手术实际矫正散光(SIA)、差异向量(DV)、矫正指数(CI)、成功指数(IOS)、误差角度(AOE)、误差角度绝对值(|AOE|)、误差幅度(ME)、平坦效果(FE)和平坦指数(FI)等。不同切口组间术前基线参数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术后屈光度、TIA、SIA、CI、IOS、AOE、|AOE|、FI、FE、ME的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 结果::不同切口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球镜度、柱镜度和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 mm切口组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UDVA)≥20/20的眼数比例为96%,3 mm切口组术后3个月UDVA≥20/20的眼数比例为95%。矢量分析结果显示,3 mm切口组的IOS低于2 mm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27, P=0.023)。低度散光组中,3 mm切口组的IOS、CI小于2 mm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7, P=0.030; Z=-2.84, P=0.005),3 mm切口组的FI和ME大于2 mm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2, P=0.016; Z=-2.02, P=0.043)。中度球镜组中,3 mm切口组的IOS和FI小于2 mm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33, P=0.001; Z=-2.39, P=0.017)。高度球镜组中,3 mm切口组的CI小于2 mm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24, P=0.025)。余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不同切口大小的SMILE手术均能达到良好的散光矫正效果,虽然2 mm切口微创,但是矢量分析显示3 mm切口在低度散光的矫正方面呈现一定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