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循证医学评估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既往有屈光矫正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WanFang、Metstr等数据库,收集所有报道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准确性的文献,检索时间均自建库至2020年11月。采用ADDIS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及网状Meta分析。观察指标为白内障术后屈光度预测误差范围在±0.50 D、±1.00 D内的概率。基于ADDIS软件,利用点分法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0项研究,共475例(659眼)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既往有屈光手术矫正近视史的白内障患者,其白内障术后屈光度误差范围在±0.50 D和±1.00 D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分别为Modify Hoffer Q和OCT formula;对于行远视屈光矫正术的患者,其屈光度误差范围在±0.50 D和±1.00 D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分别为Holladay Ⅱ和Haigis;既往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患者,屈光度预测误差在±0.50 D和±1.00 D范围内准确性最高的公式均为Haigis。结论::对于既往有屈光手术矫正史的白内障患者,其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与预估可根据其屈光状态及屈光矫正手术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选择对应的公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种无病史资料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在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3种无病史资料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公式在角膜屈光手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时IOL度数计算中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既往有角膜屈光手术病史的白内障手术患者23例(31眼)。登录美国屈光与白内障手术协会网站(ASCRS),通过其提供的无病史资料法的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计算公式(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Barrett True-K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得出3种计算公式的预测IOL度数,综合选择合适的IOL度数。术后1个月行客观验光后进行主觉验光获得术后实际屈光状态,根据术后验光结果计算3种公式的屈光预测误差(RPE),其绝对值为屈光绝对误差(RAE)。采用单样本 t经验比较RPE与0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方法间RPE、RAE的差异,使用卡方检验比较3种方法中RPE<±0.25 D、<±0.5 D、<±0.75 D、<±1.00 D内的眼所占百分比的差异。 结果::3种计算公式的RPE与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05, P=0.002; t=-2.788, P=0.009; t=-2.528, P=0.017)。3种计算公式的RPE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53, P=0.023);两两比较发现,Barrett True-K公式分别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7、0.030)。3种计算公式的RAE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54, P=0.013);两两比较发现,Barrett True-K公式分别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5、0.017),Shammas公式与Haigis-L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3种计算公式术后RPE<±0.25 D、<±0.50 D、<±1.00 D以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682, P=0.026; χ2=9.042, P=0.022; χ2=8.017, P=0.013),其中,Barrett True-K公式的各RPE级别比例明显高于Shammas公式和Haigis-L公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相比,Barrett True-K公式在无病史资料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计算中准确性更高。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手术IOL度数计算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建议参考多种公式进行综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工智能技术在眼前节疾病及近视诊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学习算法和架构的完善以及大数据的共享,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眼前节疾病的诊断方面,AI可对翼状胬肉、角膜病变、真菌性角膜炎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在圆锥角膜筛查、早期诊断和疾病管理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AI技术有望助力白内障远程医疗及优化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AI对前房角狭窄的诊断、房角关闭机制的识别、房角图片的质量评估、抗青光眼手术疗效的预测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性能。在视光学领域,AI在预测近视度数变化、预警高度近视的高危人群及角膜塑形镜验配、个性化角膜屈光术式推荐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本文就AI在眼前节疾病诊断及近视诊疗中的作用、应用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扫频生物测量仪OA-2000与IOLMaster 700测量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一致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OA-2000与IOLMaster 700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生物测量中的一致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1─2月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行白内障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19例(119眼)。分别应用OA-2000和IOLMaster 700进行生物测量,获得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f和Ks)、散光及轴向、平均角膜曲率(Km)、角膜横径(WTW)等数据,并通过矢量计算公式计算散光矢量J 0和J 45,通过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2种仪器测量参数及IOL度数差异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一致性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 结果::2种仪器测量Kf、Ks、Km、J 0、J 45、AL及IOL度数计算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CCT、ACD、LT及WT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95、5.00、12.25、-5.56,均 P<0.001)。2种仪器各测量参数及IOL度数计算结果的 ICC为0.88~1.00。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仪器测量Kf、Ks、Km、J 0、J 45、CCT、ACD、LT、AL、WTW及IOL度数95%一致性界限(LoA)最大绝对值分别为:0.37 D、0.41 D、0.32 D、0.27 D、0.25 D、32.6 μm、0.08 mm、0.18 mm、0.13 mm、0.73 mm及0.53 D。 结论::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中,OA-2000和IOLMaster 700测量Kf、Ks、Km、J 0、J 45、ACD、LT、AL的一致性好。2种仪器测量参数通过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的IOL度数同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角膜曲率与标准角膜曲率对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IOL度数测算的预测准确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全角膜曲率(TK)和标准角膜曲率(K)对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既往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病史且接受白内障摘除及IOL植入术的患者30例(36只眼),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53.6±8.1)岁。分别采用基于K的Haigis-L、Barrett True-K公式和基于TK的Haigis、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综合选择合适的IOL度数。白内障摘除术后进行客观验光获取术眼实际屈光度数,以实际等效球镜度数与预测屈光度数之间的差异为屈光预测误差(RPE),再取绝对值得到绝对误差(RAE),比较4个公式计算结果误差的差异。结果:36只眼TK与K具有良好的一致性,TK平均低于K 0.50 D。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个公式的R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其中基于TK的Haigis公式的RPE为(0.17±0.09)D,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的RPE为(0.21±0.11)D,均优于基于K的Haigis-L公式的(-0.61±0.12)D和Barrett True-K公式的(-0.57±0.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基于TK的Haigis公式的术后RPE<±1.00 D者占92%(33只眼),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占86%(31只眼),基于K的Barrett True-K公式占75%(27只眼),而Haigis-L公式占67%(24只眼)。 结论:与K相比,TK可以提高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计算的准确性;TK联合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及Haigis公式,均有较高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新型扫频光源生物测量仪测量的全角膜屈光力和传统角膜屈光力计算IOL度数的准确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基于新型扫频光源生物测量仪测量的全角膜屈光力(TK)和传统角膜屈光力(K)计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5—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因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衍射型三焦点IOL植入术的患者29例(58眼)。使用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进行术前眼轴长度、前房深度、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前后表面角膜屈光力、TK、白到白角膜直径的测量。分别使用K和TK按照目前常用IOL度数计算公式(SRK/T、Haigis、Holladay2及Barrett Universal Ⅱ)及额外新增加的Barrett TK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IOL度数及预测屈光度数。术后1、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远视力检查及主觉验光。计算绝对预测误差、绝对预测误差均值、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MedAE)及各个公式预测误差值在±0.25、±0.50、±0.75、±1.00 D内所占的百分比。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McNemar's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K值和K值的差异平均值(TK-K)为0.007 D,二者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6( P<0.001),提示二者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在Haigis和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使用TK值计算的MedAE略小于K值计算的MedAE;在SRK/T和Holladay2公式,使用K值计算的MedAE略小于TK值计算的MedAE。Barrett TK Universal Ⅱ比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预测误差值在±0.25、±0.50 D内所占的百分比略高,而SRK/T、Haigis及Holladay2公式K值计算比TK值计算预测误差值在±0.25、±0.50 D内所占的百分比略高,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于新型扫频光源生物测量仪测量的TK值在不同IOL度数计算公式中的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与K值一致,利用TK值在Barrett TK Universal Ⅱ公式的计算准确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数量日益增长,复明性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转变,良好的术后视力是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目标。由于眼轴长度测量误差、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变化和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选择不当等因素,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预测准确性欠佳,严重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和满意度。随着IOL计算公式的不断发展,SRK/T和Holladay1等薄晶状体会聚公式中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不断优化,以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为代表的厚晶状体会聚公式应用逐渐广泛,基于人工智能的Hill-RBF公式、基于光线追踪的Olsen公式和OKULIX软件以及结合多种理论的Kane公式和EVO公式等新型IOL计算公式陆续问世,白内障术后屈光预测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本文总结不同种类IOL计算公式的优化与进展,为提高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提供更多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山西省眼科医院2022年8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75例(75眼)。所有患者使用4种不同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offer Q、Barrett Universal Ⅱ、Kane及PEARL-DGS)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镜下前房角分离术。术后3个月进行屈光检查,再行主觉验光。比较4种公式的绝对预测误差(APE),预测误差(PE)在±0.25 D、±0.50 D、±0.75 D、±1.00 D内所占的百分比及分析术前生物参数和术后眼压与4种公式PE的相关性。结果:Hoffer Q、Barrett Universal Ⅱ、Kane及PEARL-DGS 4种公式的APE分别为0.25(0.10,0.55)、0.27(0.14,0.49)、0.26(0.12,0.39)、0.27(0.09,0.48) D,与0.5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77、4.72、4.13、4.04,均 P=0.001);4种公式PE在±0.25 D ( χ2=0.25, P=0.969)、±0.50 D ( χ2=2.43, P=0.487)、±0.75 D ( χ2=3.64, P=0.303)、±1.00 D ( χ2=1.61, P=0.657)、>±1.00 D ( χ2=1.61, P=0.657)内的百分比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晶状体厚度与Hoffer Q公式的PE和Barrett Ⅱ公式的PE呈独立负相关( B=-0.19, t=-2.50, P=0.015; B=-0.19, t=-2.71, P=0.008),前房深度与Kane公式的PE呈独立正相关( B=0.29, t=2.23, P=0.029),术前术后眼压变化和术前各项生物参数与PEARL-DGS公式的PE无相关关系( F=1.09, P=0.381)。 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中Kane及PEARL-DGS的准确性高于计算公式Barrett Universal Ⅱ及Hoffer Q公式,其中PEARL-DGS最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CL-V4c植入对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对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行ICL-V4c植入术并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的患者40例(80眼),在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使用IOLMaster 500测量每例患者角膜屈光度、眼轴、前房深度(ACD),并通过SRK-T、HolladayⅠ、Haigis、Hoffer-Q公式计算得出IOL度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角膜屈光度(K1、K2)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4.23, P<0.001; F=14.64, P<0.001)。K1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均明显小于术前测量值(均 P<0.001),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呈逐渐上升趋势;K2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测量值均明显大于术前测量值(均 P<0.05),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呈逐渐降低趋势。ACD在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6.90, P<0.001),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均明显小于术前测量值(均 P<0.001),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呈平稳趋势。眼轴在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测量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SRK-T、HolladayⅠ、Haigis、Hoffer-Q公式计算获得的IOL度数在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角膜屈光度及ACD的测量可能受ICL-V4c植入的影响,IOLMaster 500通过SRK-T、HolladayⅠ、Haigis、Hoffer-Q公式计算IOL度数不受ICL-V4c的植入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5种在线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准确性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Kane、Barrett UniversalⅡ(Barrett)、Emmetropia Verifying Optical 2.0(EVO)、Ladas Super Formula(LSF)、Hill-Radial Basis Function 3.0(Hill-RBF)这5种在线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的预测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且植入同一种型号IOL(PY-60AD)的患者91例(91眼)。通过光学生物测量仪进行术前眼部生物参数的测量,将获取的生物参数按照要求输入在线计算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术后1~3个月的主觉验光结果作为实际屈光度。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各公式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AE)、中位数绝对预测误差(MedAE)、绝对预测误差最大值及预测误差(PE)在±0.5 D范围内的百分比。结果::所有患者术眼的眼轴长度为(23.55±1.33)mm,前房深度为(3.16±0.42)mm。各公式MAE值由小到大依次为Hill-RBF(0.368 D)、LSF(0.392 D)、Barrett(0.399 D)、Kane(0.420 D)、EVO(0.431 D)。MedAE的变化范围为0.305~0.385 D,5种公式间的APE( χ2=11.82, P=0.019)与PE( χ2=172.2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PE在±0.5 D范围内患眼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Hill-RBF(74.7%)、Barrett(69.2%)、LSF(69.2%)、EVO(68.1%)、Kane(67.0%),各公式组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65, P=0.455)。 结论::5种在线计算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对较好的一致性,就准确性而言,Hill-RBF有最低的预测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