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什地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4年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36(17~54.5)岁.所有患者均有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史.诊断为脑膜脑炎12例,脑膜炎5例,脑炎1例.其中2例患者合并脊髓膜炎.2例患者合并骨关节炎,1例患者合并附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发热、乏力.虎红平板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AT)的阳性比分别为11/12、8/9,血培养阳性比2/10,脑脊液培养阳性比4/16,脑脊液病原高通量测序(NGS)阳性比5/5.脑脊液呈渗出性改变,白细胞升高,以单个核细胞升高为主.所有患者均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或磺胺中的2~4种联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结论]来自布鲁菌病疫区的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需要考虑神经型布鲁菌病的可能性.当脑脊液出现渗出性改变时,可以通过结合布鲁氏菌血清学、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和NGS来鉴别其他病原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NGS可以明显提高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断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布鲁氏菌脑膜炎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脑膜炎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 例布鲁氏菌脑膜炎合并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本例患者为33 岁男性,以头痛、呕吐、双下肢无力起病,1 周后出现发热.腰穿CSF检查示有核细胞增加,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增高,葡萄糖减低.CSF培养提示布鲁氏菌,布鲁氏菌IgG抗体(+)、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1:25.头颅MRI示双侧额叶深部脑白质异常信号,基底节区及软脑膜可见轻度强化.给予抗布鲁氏菌治疗后患者体温有所下降,但病程第 22d患者出现幻觉、反应迟钝、认知下降及言语障碍,CSF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提示马尔他布鲁氏菌,CSF自身免疫抗体提示抗谷氨酸受体(NMDAR型)中等阳性.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CSF病原学宏基因组检测可提高布鲁氏菌脑膜炎的确诊率.布鲁氏菌可能作为抗NMDAR脑炎的促发因素,当患者病情反复,且出现认知下降、言语障碍等症状时,要警惕促发抗NMDAR脑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完善相关抗体检测,尽早启动免疫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8.8±15.1)岁.16例患者有与牛羊或奶制品接触史.临床表现为脑膜炎9例,脑炎3例,脑膜脑炎1例,椎管内脓肿并脊髓压迫1例,椎管内脓肿并脊髓损害1例,脑血管病1例,周围神经病变1例.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16例,其中1例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发现羊布鲁氏菌,1例患者的脑脊液中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发现了羊布鲁氏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15例,蛋白升高13例,葡萄糖降低10例,氯化物降低1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了多西环素、利福平、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链霉素中的2种或3种联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对伴有发热的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病变,需要考虑到该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急性布鲁氏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布鲁氏菌病中枢神经损害脑脊液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至2014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布鲁氏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者20例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诊断:并发脑膜炎8例、脑膜脑炎3例、脊髓炎7例和脑脓肿2例.调查其住院病例资料,观察脑脊液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分析和评估脑脊液改变特点.结果 脑脊液异常改变,颅内压增高13例,白细胞计数增多18例(90.00%),蛋白增高19例(95.00%),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16例(80.00%).结论 布鲁氏菌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患者脑脊液多发生异常改变,颅内压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为特征,诊断需要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脑脊液标本中病原体的方法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脑脊液标本中病原体的可行性,为疾病的快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源自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的巢式PCR技术方法,包括2对引物,2次PCR扩增,第1对引物首次PCR扩增脑脊液标本提取的核酸DNA,第2对引物再次PCR扩增,其DNA模板为第1轮PCR扩增产物.将第2轮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确定感染的病原体.使用DNA微量分光光度测定布鲁氏菌纯菌核酸DNA,将DNA进行倍比稀释,用于巢式PCR敏感性测试.结果 巢式PCR能够检测的最低限约为1个核酸DNA拷贝数.应用巢式PCR检测40份临床患者的脑脊液标本,扩增结果表明有37份标本获得约1 460 bp的预期扩增条带(不同细菌扩增片段有差异),测序比对结果显示,检出脑膜炎奈瑟菌7份、产碱假单胞菌1份、草假单胞菌22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份、肺炎链球菌1份、未知细菌性病原体4份、未检出3份.结论 巢式PCR能够快速检测与鉴定脑脊液标本中的细菌性病原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河北省17例儿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河北省儿童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17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70.59%的患儿为男孩,47.06%的患儿年龄大干6岁,94.12%的患儿来自农村,52.94%的患儿有牛羊接触史,另有2例有狗接触史,64.71%的患儿首发症状为不明原因发热,70.59%的患儿从发病到确诊所经历的时间≤1月.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其次为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最常见的体征是咽充血,其次是肝和/或脾脏肿大.未发现并发脑膜炎、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和睾丸炎的患儿.大部分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贫血、CRP升高、血沉增快、转氨酶升高和肌酸激酶升高较常见.影像学检查中关节腔积液和肺纹理增多增粗最常见.结论 河北省布鲁氏菌病患儿多来自农村,男孩多见,暴露史多为牛羊接触史,大部分患儿以不明原因发热伴或不伴肢体/关节疼痛就诊,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7例中枢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7例中枢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数据.结果 7例患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特征是脑膜炎症性改变、听神经损害及肢体无力;实验室检查中,7例患者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均阳性,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均升高,6例患者脑脊液糖水平降低,6例患者脑脊液IgG水平升高,5例患者颅内压增高,5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MRI结果显示,5例患者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样变,2例患者为占位性炎性病变,1例患者为急性脑卒中样变.结论 综合系统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颅内影像学、血清学和/或病原学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例颅内布鲁杆菌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人类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杆菌所致的一种动物源性感染疾病,人类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绵羊、牛、山羊、猪或其他动物)的体液或摄入源自这些动物的食品(如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和奶酪)而被感染.该病是全世界最普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1 ].神经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是脑膜炎和脊髓炎.本文通过介绍临床药师为一例布鲁杆菌颅内感染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过程,探讨临床药师针对此类患者如何实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等.当布鲁氏菌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称作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神经炎是这种疾病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脊髓膜炎、脊髓炎、急性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诊断标准,其临床症状、脑脊液检验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混淆,容易漏诊及误诊.为了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及重视,本文将对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的儿童布鲁氏菌脑膜脑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儿童布鲁氏菌脑膜脑炎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方法 报道1例儿童马耳他布鲁氏菌脑膜脑炎(brucellosis meningoencephaliti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2014年1月-2020年12月的相关文献,总结儿童布鲁氏菌脑膜脑炎的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 4岁女性患儿,2021年3月15日 因"间断右侧肢体麻木16 h,抽搐2 h"以"癫痫持续状态"入院.入院3个月前曾有2次无热惊厥,曾诊断为癫痫病.本次发病急,伴有低热,以癫痫持续状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检测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法判断感染性质,进一步通过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明确感染病原为马耳他布鲁氏菌(Brucella melitensis),通过外周血抗体检测进一步验证,经过有效的抗生素联合足量足疗程治疗,治疗半年后康复.数据库共检索到文献60篇,其中中文文献29篇;期间共报道7例儿童神经系统受累布鲁氏菌病,1例为病例报道,另6例为布鲁氏菌患儿综合分析所提及.结论 儿童布鲁氏菌脑炎或脑膜炎发病率低,发病的临床特征多样,易误诊或者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