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温度下阻断胎羊肺动脉对胎羊中枢系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阻断胎羊肺动脉对胎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低温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18只孕羊(孕120~140 d),南方山羊种,由广州市白云区隆归兴科动物养殖场提供,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常温组( n=6)、低温组( n=6)和对照组( n=6)。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胎羊的上腔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取左侧顶叶脑组织,做大体病理和电镜检测。取胎羊大脑,计算组织含水率用以表示不同实验组大脑水肿的程度。 结果:实验过程中3组胎羊NSE随时间明显上升( F=14.531, P<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691, P<0.05);S100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787, P<0.05)。3组胎羊血中IL-1β低温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4.017, P>0.05)。胎羊血中SO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69, P>0.05)。3组大脑含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410, P<0.01)。大体病理在低温组和常温组动物脑组织都是轻微损害,低温组脑组织的损害更轻。 结论:胎羊阻断肺动脉模型对胎羊的大脑有较明显的影响,宫内羊水转流降温到亚低温可减轻胎羊心脏操作对大脑的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常温体外循环辅助胸骨上段单切口微创治疗主动脉瓣病变25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常温体外循环辅助胸骨上段小切口治疗主动脉瓣病变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常温体外循环辅助胸骨上段单切口微创主动脉瓣置换的25例患者与低温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前者作为微创手术组行胸骨上段小切口呈"J"型锯开胸骨,术中行常温体外循环辅助;后者作为常规手术组行常规胸骨正中中低温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其中微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与常规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手术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50.0±6.8)、(69.5±9.7) min]长于常规手术组[(45.8±7.2)、(65.0±8.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20、2.052, P均<0.05);微创手术组输注红细胞量、血浆量、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浓度、术后24 h总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引流管保留时间[85.1(42.3,181.3) ml、108.5(79.4,173.8) ml、186.4(132.6,307.6) ml、(4.2±0.8) cm、130.0(88.1,224.3) ml、14.2(9.8,17.1)×10 9/L、14.0(9.9,23.2) mg/L、186.6(135.3,302.1) ml、3.7(2.3,6.8) h、25.2(20.6,35.6) h、31.2(26.4,41.9) h]低于常规手术组[354.2(150.2,507.2) ml、211.9(119.2,281.5) ml、378.4(220.9,496.5) ml、(13.8±6.5) cm、365.8(171.8,511.3) ml、20.4(13.6,24.7)×10 9/L、28.6(14.4,39.3) mg/L、405.1(185.3,570.1) ml、7.7(4.2,10.2) h、52.8(30.8,69.3) h、57.2(37.6,71.9)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 Z=3.393、2.696、2.781, t=7.329, Z=3.151、2.638、2.493、2.597、2.472、3.254、3.338; P均<0.05)。微创手术组住院费用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2%(3/25)与44%(1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 结论:常温体外循环辅助在胸骨上段单切口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中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参附注射液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离体空跳心脏心肌保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离体空跳心脏模型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 12 头体重 25~30 kg的健康成年广西巴马小猪随机分成参附组(n=6)和 0.9%氯化钠溶液组(n=6),将灌注了心脏停跳液(HTK液)的心脏与体外循环机连接,常温离体灌注 8h,比较灌注第0 个小时(T0)、第1 个小时(T1)、第2 个小时(T2)、第3个小时(T3)、第 4 个小时(T4)、第 5 个小时(T5)、第 6 个小时(T6)、第 7 个小时(T7)、第 8 个小时(T8)9 个时间点灌注液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水平,同时监测 9 个时间点的心率、灌注压和每分钟流量以及T0、T4、T83 个时间点灌注液中IL-6、TNF-α、IL-8的水平;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灌注第8 个小时心脏停搏后左心室壁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2 组灌注液中CK-MB、α-HBDH、LDH的水平随着时间变化显著增加(P<0.05);和 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参附注射液组灌注液中 9 个时间点的CK-MB,α-HBDH,LD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IL-8在灌注液中的浓度随时间显著增加(P<0.05),参附注射液组灌注液中TNF-α、IL-6、IL-8的浓度明显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 组心率、灌注压和每分钟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和 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参附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轻.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离体空跳心脏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低体温体外循环引起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追踪1例迟发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寻找应对策略,以防今后发生类似事件.方法:进行抗体鉴定,筛选合适的红细胞,并对输血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查看病历以及检验报告,分析原因,并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系由低体温体外循环引起的IgM性质抗M抗体造成的迟发性溶血反应,经过抗溶血治疗,胆红素逐步下降,最终治愈出院.结论:输血科若发现常温有反应而37℃无反应的抗体,应及时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输血时应当加温输注,以预防输血相关性溶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新型持续低温心肌灌注体外循环不降温模式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心脏持续低温灌注体外循环(CPB)不降温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温组46例,低温组55例.对比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血尿、乳酸水平、使用多巴胺时间等检测指标间的差别.结果 常温组CPB时间、手术时间均比低温组短(P<0.05),术后引流量、使用多巴胺时间、血尿发生率、乳酸水平均较低温组低(P<0.05).结论 心脏持续低温灌注CPB不降温方法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心肌保护良好,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Bax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Bax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深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在制备成体外循环全脑缺血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制备后5 min立即处死取海马组织)、常温缺血组[于大鼠肛温(37.0±0.3)℃下停循环5 min后立即处死取海马组织]和低温缺血组[热交换器配合体外冰屑诱导将大鼠肛温降至(18.0±0.5)℃,停循环5 min后立即处死取海马组织],每组10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Bax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ax阳性细胞吸光度值,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细胞胞浆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温缺血组海马Bax mRNA(2.734±0.301)、阳性细胞吸光度值(0.326±0.017)及神经细胞胞浆Cyt-C蛋白表达(4.14±0.79)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率[(53.95±4.23)%]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温缺血组海马Bax mRNA(1.679±0.309)、阳性细胞吸光度值(0.209±0.019)及神经细胞胞浆Cyt-C蛋白表达(1.45±0.49)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率[(15.56±3.02)%]均较常温缺血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低温可通过抑制海马Bax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Cyt-C释放,阻止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尖瓣置换术的围术期和术后中期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三尖瓣置换术的围术期和术后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2007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连续病例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和术后中期随访结果.根据人工瓣膜种类将患者分为机械瓣组(48例)和生物瓣组(84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于低温体外循环或常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法.记录患者围术期死亡和并发症情况,术后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围术期死亡10例(7.6%,10/132),术前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或Ⅳ级,其中9例为三尖瓣置换合并同期其他心脏手术的患者,1例为Ebstein畸形患者;余122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3.8±12.3)d,术后住院时间为(13.5±5.4)d.机械瓣组的围术期病死率为6.25%(3/48),与生物瓣组的8.33%(7/8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的病死率为4/6,显著高于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的6%(6/100,P=0.001).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竭16例,术后出血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轻微或轻度瓣周漏3例.6例失访,116例患者随访时间5~8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3.6±22.5)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其中心源性死亡5例,肠癌晚期死亡1例,不明原因死亡1例.存活的109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有33例患者仍每日服用利尿剂;1例发生脑血管意外昏迷,1例发生阿斯综合征的患者安装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后病情稳定,1例年轻女性生物瓣置换患者术后3年随访时已怀孕.中期随访中,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9±8.8)岁,术前平均总胆红素水平为(51.0±26.4) μmol/L,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的(51.8±12.0)岁和(27.6±23.8) μmol/L(P值分别为0.011、0.014).结论 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病死率较高,加强对三尖瓣病变患者的随访,及时、有效的三尖瓣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围术期和中期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低温降低缺血大鼠大脑MMP-9和NPY蛋白水平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深低温对缺血大鼠大脑额叶皮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 照组、常温和深低温停循环组,建立大鼠闭式体外循环模型.对照组大鼠正常体温继续体外循环10 min;常温缺血组停循环10 min;深低温缺血组则 将体温保持在18.5 ℃ ~20 ℃,停循环10 min.快速断颈取脑,干湿法测定各组脑含水量;取额叶皮质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MMP-9和NPY蛋 白表达并计算各组神经元存活率.结果 常温缺血组脑含水量明显高于深低温缺血组及对照组,而神经元存活率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 MMP-9在常温组和深低温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深低温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NPY在常温组和深低温组的表达低于对 照组(P<0.05),而在深低温组的表达远高于常温组(P<0.05).结论 深低温通过减少NPY的下降幅度及减少MMP-9蛋白水平,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时间深低温诱导"假死"对动物神经系统功能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长时间深低温诱导"假死"对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头小型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实验组(n=3).对照组仅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实验组进行深低温诱导"假死",比较两组停体外循环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及MRI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停体外循环时,实验组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体外循环后1、2 d,实验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体外循环后7 d,两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和实验动物头部MRI影像学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时间深低温诱导"假死"相对安全,但仍可对神经系统造成可逆性损伤.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可分辨出轻微、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对评价深低温诱导"假死"后的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温体外循环在复杂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常温体外循环(ECC)在复杂腹主动脉瘤(AAA)开放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自2011年09月至2016年09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复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12例,其中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或双侧肾动脉6例,限制型破裂性AAA 2例,开放型破裂性AAA 4例.记录手术时间、ECC时间、阻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2±1.4)h,ECC时间(107.5±30.9) min,腹主动脉阻断时间(79.7±26.3) min,住院天数(20.8±4.9)d,4例利用ECC管路输血,术后1例患者因感染出现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常温ECC下的复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维持术中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手术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