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比较两组患者的温度、焦虑情绪[状态焦虑量表(SAI)]、术后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30 min、1 h、2 h及术毕,观察组患者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SAI评分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观察组患者S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联合术前治疗性抚触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可维持术中体温稳定,缓解术前焦虑情绪,促进术后麻醉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第九八一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行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结果:气管插管后1 min(T 1)、拔管时(T 2),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T 0),且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两组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术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T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7 d,两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反应和认知功能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切口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单切口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间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予以单切口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肿瘤标志物、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142.58±23.76)ml vs (121.37±20.23)ml],肠道功能恢复快[(3.87±0.65)d vs (3.12±0.45)d],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3.52±0.70)分vs (2.46±0.49)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26.19%(11/42) vs 7.14%(3/42)](均 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Cor)[(473.25±52.58)nmol/L vs (447.53±49.73)nmol/L]、肾上腺素(E)[(662.41±73.60)μg/L vs (622.84±69.20)μg/L]、去甲肾上腺素(NE)[(18.52±2.06)μg/L vs (17.48±1.94)μg/L]、白细胞介素6(IL-6)[(51.24±5.26)pg/ml vs (47.33±5.26)pg/m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1.47±3.58)ng/ml vs (19.26±3.21)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术后CD3 +[(58.34±3.89) vs (60.21±4.01)]、CD4 +/CD8 +[(1.24±0.14) vs (1.31±0.15)]水平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结直肠患者予以传统常规腹腔镜根治术和单切口腹腔镜根治术均有较好疗效,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患者均有较好预后,但单切口腹腔镜根治术对患者应激损伤较小,可减轻免疫炎症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少,能促进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吲哚菁绿与纳米炭淋巴结示踪技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比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与纳米炭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效果的差异。方法:纳入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2例择期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ICG组和纳米炭组,每组26例,术中进行淋巴结示踪,对常规病理检测阴性淋巴结进行微转移灶检测。结果:ICG组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率为100%,灵敏度为93%,假阴性率为7%,准确度为96%,均优于纳米炭组(92%、57%、43%、77%)。ICG组比纳米炭组检出更多的SLN[(3.2±0.7)枚比(2.6±1.1)枚, t=4.424, P=0.020],其中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2)枚比(0.5±0.8)枚, t=15.176, P=0.013]。ICG组中BMI≥24 kg/m 2和肿瘤直径≥3 cm患者的SLN活检准确度明显优于纳米炭组(90%比44%,χ 2=7.935, P=0.005;90%比57%,χ 2=4.309, 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G组与纳米炭组的SLN中微转移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比15%,χ 2=5.853, P=0.016)。 结论: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ICG淋巴结示踪技术的SLN活检效率优于纳米炭,特别是对BMI≥24 kg/m 2和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孔加一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单孔加一"与常规5孔法完全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近期疗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状态,以探讨"单孔加一"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35例患者(SILS+1组)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采用常规5孔法行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44例患者作为传统组(CLS组)。比较两组术中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观察指标(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前3 d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个数、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或腹腔镜辅助手术,均成功完成全腔镜下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与CLS组相比,SILS+1组总切口长度更短[(5.1±0.6)cm比(8.5±4.1)cm, t=4.124, P=0.012],首次下地中位时间(中位数:27.6 h比49.3 h, Z=4.386, P=0.026)及首次排气中位时间(42.8 h比63.2 h, Z=13.086, P=0.012)更早,术后疼痛更轻[术后1d:(2.0±1.1)分比(3.6±0.9)分;术后2 d:(1.4±0.2)分比(2.9±1.4)分,术后3 d:(1.1±0.1)分比(2.3±0.3)分, F=49.128, P=0.003],术后住院时间[(9.1±2.7)d比(11.2±2.2)d, t=3.267, P=0.001]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第2天复查,发现SILS+1组的总蛋白水平高于CLS组[(59.7±18.2)g/L比(43.0±12.3)g/L, t=2.214, P=0.003]、白蛋白水平高于CLS组[(33.6±7.3)g/L比(23.7±5.4)g/L, t=5.845, P<0.001],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CLS组[(16.3±3.1)g/L比(63.3±4.5)g/L, t=4.961,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孔加一"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及潜在推广价值,在具有与传统腹腔镜同等根治度的前提下,该技术可减少手术切口数目,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癌手术中严重气体栓塞ECMO抢救成功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性,年龄66岁,身高160 cm,体重45.1 kg,因"结肠癌术后2年,发现癌胚抗原浓度升高1周"入院。既往因结肠癌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因术后肝转移行腹腔镜中转开腹肝转移瘤切除+左髂总血管旁淋巴结切除活检术,因肺转移行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肝脏MRI提示:肝脏Ⅶ/Ⅷ段交界处肿块,考虑转移瘤。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硬化,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房间隔膨出瘤。心电图、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肝脏转移瘤切除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促进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促进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及观察组45例(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照组围术期行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开展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护患合作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胃动素分泌及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4K腹腔镜中远段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与关键技术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结肠癌是我国多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结肠癌的基础,乙状结肠是结肠癌的好发部位,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已逐渐普及。4K腹腔镜是一种高清显像技术腹腔镜,其信息量是常规高清电视的4倍,可改善术者对手术视野的操作感。笔者从4K腹腔镜的角度出发,结合团队实践经验,对中远段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规范和相关手术步骤进行解读和分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分别复合罗哌卡因在全麻下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分别复合罗哌卡因在全麻下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83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常规全麻(A组),38例予以曲马多复合常规全麻(B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麻醉用药量、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躁动、寒战发生率、麻醉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右美托咪定用药剂量为(98.91±10.26)μg,B组曲马多用药剂量为(129.10±12.35) mg。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苯磺酸阿曲库铵用药量、麻醉后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6、0.213、0.707、0.311、0.469、0.145、0.547,P=0.587、0.832、0.482、0.756、0.628、0.897、0.586)。A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7.78%,高于B组的84.21%(χ2=3.975,P=0.033);A组术后躁动、寒战发生率分别为2.22%、4.44%,均分别低于B组的18.42%、26.32%(χ2=4.487、6.298,P=0.034、0.012);A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17.78% vs 60.53%, χ2=14.315,P<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常规全麻应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可增强术中麻醉效果,减少术后躁动和寒战发生情况,是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入院的70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参考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23)、保护组(n=23)和联合组(n=24).常规组给予常规肺通气治疗,保护组给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联合组给予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治疗.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气管插管后(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1.5 h(T2)、气腹停止后10 min(T3)]的肺功能指标(呼吸指数、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力学指标[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与术中麻醉药用量(罗库溴铵、舒芬太尼)、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呼吸衰竭、肺栓塞、肺不张、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T1、T2、T3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MAP、PaO2、Ppeak、Pmean均明显高于T0,T1、T2、T3的CL明显低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T1、T2、T3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PaO2、CL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peak、Pmean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T1、T2、T3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PaO2、CL均明显高于保护组,Ppeak、Pmean均明显低于保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心率、PCO2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保护组,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保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的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组、联合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39%、0,明显低于常规组(47.83%),且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熵指数联合保护性肺通气用于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气及呼吸力学,还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拔管及呼吸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