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管事件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忻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行PCI的4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3∶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 n=318)与验证组( n=106)。建模组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随访2年后,建模组31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286例患者,其中81例(28.32%)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病变血管为左主干支、病变血管支数多、病变分型为C型、左室射血分数<50%、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植入支架数量≥2支、急诊手术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验证组106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98例患者,其中27例(27.55%)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30,敏感度为83.97%,特异度为85.2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 2值为5.496( P=0.593)。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有助于筛选高风险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研究冠心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及现代气象学客观指标,分析冠心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20 日至2021 年1 月19 日长春地区冠心病逐日入院1 080 例资料与同期逐日气象资料.将纳入研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住院日期转换为干支纪年,根据相应的六气时段归纳整理,对冠心病在不同岁运年、不同六气时段及不同客气时段发病率进行描述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冠心病与同期气象因素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由高至低按岁运年分布依次为:金运太过之岁>土运不及之岁>水运太过之岁>火运太过之岁>木运不及之岁;冠心病患者在六气主气各时段发病率由高至低分布依次为:终之气>初之气>二之气>五之气>四之气>三之气;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客气发病率由高至低分布依次为: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太阴湿土.将冠心病在各岁运年及六气主气发病规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岁运的金运太过之岁、六气主气的终之气与冠心病发病率存在密切联系(P<0.05).将冠心病发病在六气中分布及对应气象数据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发病数与平均气温及平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吉林省长春地区冠心病发病与五运六气气候变化及气象因素相关,临床防治需关注金运太过之岁及主气的终之气即小雪至大寒时段的寒燥天气对冠心病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中医运气学十干纪运来源考释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王冰《七篇大论》创中医运气学伊始,历代中医著作多以五气经天等古代天文知识来解释十干纪运的原理,而很少有人质疑其说的真实性.从术数角度出发,结合夫妻说、夫舅说、河图说、五虎遁说的相关论述,逐步挖掘出天干化五运的内在规律,认为此说乃干支数学排列的总结,而非基于古代天文知识基础之上的客观描述.十干纪运的化合规律,应是源自古人在总结六十甲子表纪时时,所发现的干支排列规律.虽然古人很早就对这一现象有所发觉,但由于一直未能予以正确的诠释,以致于后世杂说纷出而失其所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干支象数理论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眼病.基于干支象数理论探讨眼科五运六气与五轮八廓学说.运用五运六气与五轮八廓学说,从中医角度分析DR的病因病机,并初步探讨中药糖网方治疗DR的组方配伍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数据时代中医五运六气研究的医学伦理学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是融合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物候、藏象病候等知识形成的中医经典理论,用干支甲子的四时主客变化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的时空规律,其理论本源已呈现多学科交汇融合的学术特征.21世纪以来学术活跃度及影响力逐渐增强,缘于主题涉猎广泛、研究数据多样、相关性分析复杂等,现代五运六气研究明显呈现信息时代的大数据4V特征,适时思考其间涉及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已迫在眉睫.中国知网检索显示,学界尚未对五运六气研究本身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在享受智能在线获取、大数据共享的时代,五运六气研究的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监管、算法评价等问题尤为突出,需要在注重多学科融合协作、多样态数据共享等技术进步的同时,尽快提升全部研究参与者以及研究全过程的医学伦理学观念,以褒扬大数据时代凸显的自主、尊严、安全、公平等医学伦理精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锡地区60年气象数据与运气理论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无锡地区60年气象数据探讨气象变化与五运六气理论的相关性.方法:从无锡市气象局收集1958年1月20日至2018年1月19日,共计60年连续观察的7项气象指标,即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降水量、日平均风速,按照运气理论的时间分段进行归纳整理,与运气理论推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锡地区60年7项气象指标的平均最高、最低数值与不同干支甲子对应年运气理论推演结果存在较大关联性,符合率为65.0%.天干(五运)对应年实际气象数据与按运气推演气候模式结果符合率达80.0%(8/10).地支(六气)对应年的司天和司天结合在泉的实际气象数据与按运气推演气候模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3.3%(10/12)和91.7%(11/12).实际气象资料与六主气推演相符率达100%(6/6).结论:无锡地区实际气象变化与五运六气理论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葛洪的医易思想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5
葛洪吸收易学思想指引养生活动.受到《周易》和道家道教“身国同治”思想的影响,葛洪强调治身治国的统一,以气化论、象思维的视域,把身体之象拟象为国家、自然、君臣之象.治身要重视动态的时空维度.服食术依据纳音法的卦爻模型,把人的生辰干支与音律相配,推导年命的五行,再结合年命与药色的五行生克,明晰服食禁忌.行气术以“术数”原理表达精气的运动.服一日之气法或遵循五行的成数,或重视吸收六戊时的土气.服四时之气法则根据四季的五行之气,调整服食方法.祛寒、避暑的行气法分别于冬季、夏季行离火、坎水之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九极时空模型辨治无症状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3/8/5
针对现代日益增多的无症状疾病的辨治,笔者提出基于九极时空模型的辨治模式,将无症状的病理纳人天人相应的时空程式进行分析,明确人体生理、病理在时空模型上的干支应象,应用时空数理模型分析人(人极)与天地自然节律(天地极)的关联与应时,并进行分析推演,得出病因、病机、病症,诠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最后用药进行精准诊疗,为无症状疾病辨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弥补辨证论治之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浅析五气经天图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五气经天图是后世医家为了直观表示《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色之气经天化五运而作.五气经天图外围坐标由星宿坐标和干支坐标构成,并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五色之气所对方位为其所不胜、五色之气所经特定星宿相加度数相同.故五色经天化五运并非实际观测而得,有可能是根据当时干支八卦五行以及天文学知识,结合多年物候和气候的经验进行想象发挥推理而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极炁时空模型与天人相应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万物皆源于气,气是生成万物的本源,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也是天地万物统一的基础.人作为万物之一秉承天地之气而生,顺应四时之法而成,所以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地之气机运转一一相应,草木虫鱼之形候性味与天地之气机运转一一相符.故而人应天地四时不足而生病者,可以借草木之寒温、气感之相宜者以疗之.干支历法是根据天象和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制订出的时间长度和顺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法则,它所使用的干支象形符号也是取材于动植物在特定时间的节律和周期性变化,具有阐述当下时空人与事物状态的特殊功能,是象数理一体化的信息记录系统,因此借助干支历法构建时空模型可以将人体生理病理与动植物的药理态势进行统一应象,为天人相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建立了大前提.极炁时空模型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干支时空模型对干支纪月、干支纪时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划分,使得对于当下的阴阳五行之气的表述更加精准灵活,从而把天人相应理论在中医中的应用落到实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