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运动功能测评规范(2023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适量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风险。不科学、不适宜的运动可能导致运动伤害甚至猝死,因此需要进行整体运动功能测评、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以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运动功能测评是健康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测评结果所给予的运动方案更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抓手。运动测评检前风险评估有助于筛查出运动及运动测评高风险人群;运动系统查体有助于规避运动系统损伤风险,并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应功能练习;体质成分可评估营养与肥胖状况,为有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提供必要信息;身体姿态评估有助于发现运动中的潜在风险,给出提示从而降低运动损伤风险;运动素质评估可量化相关运动素质水平,并改善各项素质间的不平衡,以作为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的依据;心肺运动试验可反映人体内脏功能的协调性、是否增龄性退化、运动相关状况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潜在运动不耐受性疾病的筛查。根据功能测评的客观结果出具运动建议并实施,并通过随访进行复测及调整,循序渐进地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可形成基于运动功能测评与训练的健康管理方案。为规范运动功能测评工作流程,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运动医学科、骨科、心内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本运动功能测评规范,具体内容包括运动功能测评专业团队组织架构,标准化运动功能测评环境设备要求、内容与方法,运动功能测评质量控制,运动方案出具及干预效果随访检验以进一步调整干预方案,使运动功能测评流程更加科学、规范并易于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实验组给予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5 d,连续治疗4周.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包括下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10 米最大步行速度(10 meter walk test,10MWT)、6 min 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仪器平衡功能测试评估患者姿态稳定极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LE、10MWT、6 min步行距离、TUG、极限位移时的移动速度、最大位移、终点位移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极限位移时的反应时间及方向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观察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社区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一 rTMS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96例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2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功能性步态评价表(FGA)评分、行走状态、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干预1个月,2组肩关节外展、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步行周期、摆动相时长、支撑相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6MWT距离、FMA评分、BBS评分长于/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长于/高于对照组[(161±13)m比(148±11)m、(72±4)分比(66±5)分、(41±5)分比(35±5)分](t=5.187、6.709、6.281,均 P<0.001).干预2周、1个月,2组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69±3)分比(64±4)分、(81± 3)分比(76±4)分](t=5.827、7.811,均P<0.001).结论 在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采取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能提高患者肢体活动度及独立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姿态,促进运动能力及步行能力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ICF-CY平衡姿态悬吊治疗方案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理论框架开发平衡姿态训练(NPT)悬吊疗法,并观察其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成立ICF-CY理论小组和NPT悬吊疗法治疗小组,理论小组检索数据库,提取悬吊疗法高频词,将高频词与ICF-CY相关类目进行匹配,得出NPT悬吊疗法ICF-CY理论框架.治疗小组依据理论框架制定康复流程、训练条目,组成训练池.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0~6岁神经发育障碍并发运动障碍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55)和观察组(n = 55),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发育学疗法,观察组选择基于ICF-CY的NPT悬吊疗法,共1周.观察患者满意度、接受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4例.观察组满意度98%(50/51),接受度96%(49/51),不良事件1件;对照组满意度、接受度均为100%,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满意度、接受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于ICF-CY理论框架的NPT悬吊疗法安全可靠,临床接受度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及腰椎稳定肌肌肉厚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究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及腰椎稳定肌肌肉厚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PD患者 9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训练,30 min/次,1 次/d,5 d/w,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动态肌肉稳定技术治疗,30 min/次,1 次/d,5 d/w,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及腰椎稳定肌肌肉厚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肢运动能力指标中Brunnstrom、Fugl-meyer上肢(FMA-UE)评分较高,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CR值较低;下肢运动能力指标中Fugl-meyer下肢(FMA-LE)评分较高,起立行走测试时间较短,10 min步行测试时间较短,步频较高,左右步长差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稳定极限(LS)较长、多姿态下稳定测试(PS)较短、稳定时间(TS)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腹横肌及多裂肌厚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应用在老年PD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提高其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增加腹横肌及多裂肌的厚度,为预后康复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平衡训练对中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镜术后姿态稳定影响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究平衡训练对中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镜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老年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研究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平衡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Lysholm、步行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步宽、步长、步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训练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快速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步态稳定,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全身振动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跌倒风险干预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究全身振动训练(WBVT)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MCI)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 1月至 2022年 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 40例MCI老年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WBVT组,每组 20例.WBVT组MCI老年人站在振动平台上进行全身振动训练,先后完成屈膝半蹲、宽站蹲、单腿蹲和提踵 4个动作,每个动作完成 5组,10 次/组,25 min/次,3 次/周,共计 16周;对照组MCI老年人站在处于关闭状态的振动平台上,先后完成屈膝半蹲、宽站蹲、单腿蹲和提踵 4个动作,每个动作完成 5组,10 次/组,25 min/次,3 次/周,共计 16周.两组MCI老年人分别在训练前后进行平衡力测试、下肢肌力测试、膝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下肢神经肌肉反应时间测试、动态步态指数(DGI)、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修订版跌倒功效量表(MFES)评价.结果 MCI老年人接受WBVT干预后,其平衡能力、下肢肌力、膝踝关节本体感觉和下肢神经肌肉反应时间较干预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干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DGI不仅高于训练前,同时也优于对照组(P<0.05);TUGT时间较干预前明显缩短,总评分降低,训练成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MFES总平均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水平均有提高(P<0.05).结论 通过WBVT干预,可以有效改善MCI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关节肌力、本体感觉功能,提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步态稳定性和平衡功能,是一种适用于降低MCI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干预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及常规平衡功能训练,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姿态稳定度、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arthel指数(BI)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BS、FMA-L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姿态稳定度、FAC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高;干预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强化平衡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平衡、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庭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庭康复治疗(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heraPy,VRT)是针对前庭受损患者所采用的非药物、非创伤性、具有高度专业化设计的训练方法,属于眩晕的特殊治疗,可有效缓解前庭疾病患者的眩晕或头晕等不适症状[1],患者的这些症状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VRT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前庭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代偿来实现,其机制包括前庭适应、替代和习服,通过脑干、小脑通路的再组织,重调眼动及姿势控制程序.Brandt-Daroff训练、Cawthorne-Cooksey训练、姿势控制训练及眼动训练等是VRT的主要手段,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重建患者的视觉、本体感觉及前庭传人信息整合功能,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能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防止跌倒,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训练核心是伴随着躯体姿态变化及活动的头-眼运动、减少支撑面站立的同时进行头部和躯体变化并尽量维持平衡,不断重复执行可以诱发眩晕的活动[2].训练计划应根据患者眩晕的病因以及前庭中枢代偿功能状态等由具有前庭康复专业知识的医师制定,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康复师来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持续性军事职业活动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定持续性军事职业活动对平衡能力的影响及视觉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为精准军事运动训练提供依据.方法:5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年龄(20.28±3.72)岁;身高(173.21±5.67)cm;体重(64.29±5.12)kg,在36 h的时间内完成多项军事科目,记录全程运动负荷(随机抽取11人),军事活动结束后进行睁眼平衡能力测试(54人)和闭眼平衡能力测试(随机抽取27人).结果:内部负荷,与安静状态相比,军事职业活动中的心率(HR)、运动后的过氧消耗(EPOC)和运动冲量(TRIMP)值均显著增加(P<0.05);平衡能力,与睁眼安静值相比,军事职业活动后睁眼状态下整体、前后和左右方向的重心动摇距离和速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整体、前后和左右动摇面积,前后和左右方向的最大动摇径,以及运动椭圆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与闭眼安静值相比,军事活动后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所有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视觉可控制持续性军事职业活动后人体重心动摇的幅度和面积.结论:长时间军事职业活动会损害人体的平衡能力,持续性的军事职业活动后,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的破坏程度较睁眼状态大,表现为重心动摇幅度和范围的增加,表明视觉系统在控制姿态稳定方面起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