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癌因性疲乏(CRF)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结果:共纳入91例患者,化疗前、化疗3周后及化疗6周后各期重度CRF的发生率分别为1.1%(1/91)、8.8%(5/57)、2.1%(1/48)。广义估计方程显示,CRF总分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化疗3周后达到顶峰(35.45 ± 13.07)分,轻度CRF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BMI和睡眠日间功能障碍是CRF总分变化的影响因素;疾病分期、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是不同严重程度CRF变化的影响因素。 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CRF问题突出,医护人员应对BMI异常、日间功能障碍的高危个体给予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这十年——国家政策助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引领与支持下,我国护理事业蓬勃发展,护士队伍持续发展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本文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回顾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轨迹,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护理工作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未来中国护理将更加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发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己任,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研究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面临当前临床研究新形势,为响应国家相关政策,顺应行业发展潮流,保障临床研究高效有序推进,提高临床研究质量而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方法:医院主要以临床研究管理系统、基于HIS搭建的临床研究应用模块及临床研究药品管理系统三位一体,作为临床研究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基础。结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能够有效保障医院临床研究管理的规范化,契合国家法规及行业要求,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临床研究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挑战下安全、有序地推进。结论:利用临床研究管理系统能够跨越审查空间,缩短审查时间,实现高效、准确和留痕的临床研究审查新模式;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搭建的临床研究信息化模块能够在项目具体开展过程中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规范和数据溯源优势;利用药品管理系统可以对临床研究药品的监管实现远程可视化、超温前置预警及药品轨迹跟踪的智能管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战略全方位助力临床研究项目的安全、有序推进,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人内在能力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WHO提出"健康老龄化"倡议,并将其定义为发展和维持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功能发挥与内在能力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其中内在能力是指个体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与衰弱和失能不同,内在能力侧重于老年人的功能,是对个体生命轨迹的纵向观察,而非关注某时段个体的健康缺陷。从认知能力、精神心理状态、感觉功能、活力状态、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内在能力评估,是预测老年人健康结局和照护依赖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社区中筛查出内在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并针对该群体及其照护者制定综合的照护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并减轻社会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应对轨迹的扎根理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应对轨迹,旨在为临床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1年5—7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20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编码及不断比较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应对轨迹经历了迷茫疲惫期、应对探索期、接纳共处期、蜕变超越期。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阶段,给予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及时制订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还应有效整合外部资源,推动构建"医院-家庭-社区"三方联动的照护模式,以缓解照顾者的照护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腺癌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与归纳整合胰腺癌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真实照顾体验。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PubMed、Embase、ISI Web of Science、PsycINFO、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关于胰腺癌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参照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应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现有结论进行整合。结果:最终共纳入7项研究,提炼出44个完好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并综合成2个整合结果,分别为胰腺癌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在照护中经历自我调适并展露积极感受与应对、在照护中仍面临困境与挑战并影响其生活轨迹。结论:胰腺癌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在整个照护过程中既存在消极体验,也存在积极感受。医务人员应致力于促进照护者个人角色成长,适应与应对,解决现存仍未满足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了解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CP-HO)患儿照顾者的真实体验,为制订相应的疾病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5—7月选取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的17名CP-HO患儿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名CP-HO患儿照顾者年龄为24~46岁,男3名,女14名;共提炼出3个主题,体质量前驱期:疾病认知匮乏,自我概念弱化;体质量上升期:需求负担凸显,生活模式转变;体质量稳定期:压力希望齐驱,洞悉生命宝贵。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并理解CP-HO患儿照护的疾病照护体验,提供全面、系统的解决策略,以促进照顾者良好的疾病应对,提升患儿体质量管理效果和家庭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术患儿父母医疗创伤应激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手术患儿父母医疗创伤应激症状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后期针对性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纵向前瞻性研究设计,于2022年1—8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病房收治的199名手术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第5版在患儿术前1 d、术后恢复期、出院复诊后及出院后3个月追踪调查其父母的医疗创伤应激症状水平,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父母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在患儿术前1 d调查其父母医疗创伤应激症状的影响因素,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手术患儿父母医疗创伤应激症状水平发展轨迹分为2个潜在类别,一是低水平下降型(90.5%,180/199),二是高水平稳定型(9.5%,19/19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术后并发症、患儿手术类型和父母消极应对方式均是手术患儿父母医疗创伤应激症状发展轨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手术患儿父母医疗创伤应激症状存在群体异质性轨迹,医护人员可根据其轨迹及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健康老龄化照护应对策略的发展轨迹:从研究到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我国疾病负担格局的改变、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深加快,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作为照护体系的重要角色之一,在健康老龄化行动框架提出的契机下,我国护理学科在关键领域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包括年龄歧视、内在能力、社区发展及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等。护理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显现了学科储备和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谷丙转氨酶轨迹与新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轨迹与新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相关性,为M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南体检人群队列研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3 553例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17-2019年健康体检的ALT水平,采用R LCTMtools程序确定3个不同的ALT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随访各组人群2020年健康体检时MAFLD的发病情况,用乘积极限法计算各组累积发病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ALT轨迹与新发MAFLD的相关性。结果:MAFLD的发病率随着ALT轨迹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分别为6.93%、15.42%、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性别、腰围、血压、BMI、血糖、血脂等多种混杂因素后,ALT中稳定组、高稳定组MAFLD发病风险仍为ALT低稳定组的1.422倍(95% CI:1.115~1.813)与1.483倍(95% CI:1.040~2.114)( P<0.05)。 结论:发生MAFLD的风险随着长期正常范围内AL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应对长期持续正常高值的MAFLD及时干预,延缓MAFLD疾病的进展,以实现早期预防MAFLD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