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水中细菌对开放性脑损伤的影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以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为特点,是世界各国亟需攻克的一项公共卫生难题[1].开放性创伤性脑损伤(open traumatic brain injury,oTBI)是指外伤导致颅骨和硬脑膜破裂,使脑组织外露于外界环境中的一类严重脑损伤.该类损伤多发生在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和恶性袭击等意外事件中.我国的领海面积大、海岸线长、岛屿多,海上作业、旅游、登岛作战、海上灾害如船运事故等特殊环境下,均可发生海上oTB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快速康复理念下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佩戴充气靴早期负重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下急性跟腱修复术后早期佩戴充气靴负重行走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69例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资料。男56例,女13例;年龄37.0(31.0,47.0)岁;体重指数(23.7±2.6)kg/m 2;闭合伤55例,开放伤14例;单纯跟腱损伤62例,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术后早期即开始佩戴充气靴负重,23例)和对照组(术后传统石膏托固定4周后佩戴充气靴负重,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率、重返运动时间、单腿提踵时间、跟腱再断裂率、维多利亚运动学院跟腱评分(VISA-A)、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10,11)个月。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4(3,5)d]和单腿提踵时间[(12.5±1.4)周]显著短于对照组[6(5,9)d、(17.0±1.5)周]、重返运动时间[21(20,22)个月]显著早于对照组[23(22,24)个月]、VISA-A评分[(89.4±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5±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ATRS评分[(85.5±1.4)、(89.0±1.6)分]和AOFAS的踝-后足评分[(89.0±1.7)、(92.0±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8)、(87.0±1.3)分和(80.2±1.9)、(88.4±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的AOFAS的踝-后足评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无跟腱再断裂发生。 结论: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早期佩戴充气靴加速功能康复与传统石膏固定4周后佩戴充气靴康复相比短期效果明显提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增加开放性伤口感染率和再断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诊开放性伤口冲洗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伤口冲洗是创伤后开放性伤口处置的首要步骤,也是预防伤口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伤口冲洗通过去除伤口内的细胞碎片、致病微生物、异物以及伤口渗出物等,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伤口冲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冲洗的压力、水流方向、冲洗液的种类、温度及用量。针对国内急诊临床工作中对于开放性伤口冲洗不规范的现象,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后特殊感染与咬蛰伤学组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组织国内急诊科、创伤救治中心等相关领域专家,收集急诊开放性伤口冲洗最新证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并结合中国专家临床经验,撰写本共识,以期提高从事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置的医务人员对伤口冲洗的认识和处置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骨科创伤患者院内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院内创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95例骨科院内创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1例,女24例;年龄14~70岁[(42.6 ± 13.8)岁]。发生MDRO感染38例(MDRO组),未发生MDRO感染57例(非MDRO组)。观察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慢性合并症)、受伤诊治情况(是否外院转入、是否急诊入院、受伤至首次处理时间、是否开放性损伤、是否合并骨折、创面是否污染、创面深度、是否入住ICU、手术次数、累计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确诊感染前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种类、是否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入院时血红蛋白、入院时血清白蛋白、入院时血糖)。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DRO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创面共检出11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1株(18%),革兰阴性杆菌91株(76%),其他7株(6%);菌株类型前五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住院时间、创面是否污染、是否入住ICU、确认感染前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种类、入院时血红蛋白、入院时血清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外院转入、是否急诊入院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 OR = 1.033, 95%CI 1.005~1.061, P < 0.05)、受伤至首次处理时间 > 6 h( OR = 4.282, 95%CI 1.174~15.616, P < 0.05)、使用抗生素种类 ≥ 3种( OR = 7.486, 95%CI 2.451~22. 863, P < 0.05)、入院时低血红蛋白值( OR =0.973, 95%CI 0.962~0.985, P < 0.05)与MDRO感染显著相关。 结论:住院时间、受伤至首次处理时间、使用抗生素种类、入院时血红蛋白值均为骨科创伤患者院内创面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控制住院时间、尽量缩短首次伤口处理时间、个体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及时纠正贫血是防治创面MDRO感染的重要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压氧治疗在骨科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高压氧(HBO)医学的发展,HBO疗法在临床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HBO在骨科领域应用广泛,对开放性骨创伤、软组织挤压伤、骨折及骨折后骨愈合不良、骨坏死、断肢再植术后、皮瓣移植、骨髓炎、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压迫症、关节运动损伤、骨放射性损伤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主要从HBO疗效确定的骨科相关疾病如挤压伤(CI)、骨筋膜室综合征(SMCS)、糖尿病足、皮瓣移植、骨髓炎、股骨头坏死(ONFH)、脊髓损伤(SCI)等进行综合阐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警惕严重开放性骨折后隐匿的骨折相关感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临床和血清炎性标志物均正常的Gustilo Ⅲ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后期遗留的骨缺损,及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9例Gustilo Ⅲ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后期遗留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5例,女4例;年龄(41±11)岁。病例纳入标准:Ilizarov技术(短缩-延长术或骨运输术)治疗,软组织修复手术创面闭合且没有临床感染征象至少3个月,血清炎性标志物均正常,随访超过取外固定支架后3个月。研究患者术前均进行三相骨扫描检查。第一次术中均行骨缺损端的扩创、细菌培养、外固定支架固定,一期或二期行截骨进行肢体延长或骨运输术。培养阳性患者术后全身应用6周敏感抗生素。记录患者术中缺损部位是否有脓液、培养结果、治疗的缺损长度、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比例、感染出现时间、骨折愈合率、骨愈合指数、骨性结果和功能结果。结果:19例患者从原始损伤至第一次手术间隔(10±8)个月,术前骨扫描结果:8例感染阴性,4例不除外感染,7例慢性骨髓炎。所有患者术中在折端周围均未见脓液。术中培养结果:1例培养出1份阳性结果(骨扫描提示无感染),3例培养出≥2份阳性结果(骨扫描提示无感染、可疑感染和慢性骨髓炎各1例)。骨缺损长度(8±3)cm,第一次术后随访(37±15)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骨愈合指数(1.7±0.5)月/cm。治疗期间6例患者于第一次术后1(1,1)个月出现临床感染征象,均是术中培养阴性的患者。6例患者中5例经过全身应用经验抗生素保守治疗,1例经过再次扩创治疗。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无临床复发表现。所有患者骨性结果优16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10例,良9例。结论:针对Gustilo Ⅲb型严重开放性骨折后期遗留的骨缺损,即使临床和血清炎性标志物检查均正常,仍要警惕存在低毒性感染。重视扩创术前和术中的标准取材流程,在精细操作下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对诊断骨折相关感染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尿道骑跨伤急诊手术治疗方法探讨(附29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尿道骑跨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收治的29例因尿道骑跨伤导致尿道部分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行开放性手术(开放手术组),另外14例患者有13例行内镜下尿道会师术,1例在外院行膀胱造瘘2周后,再转本院行内镜下尿道会师术(尿道会师组)。术后常规行尿道扩张4~6次,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尿道会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均 P<0.01)。尿道会师组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66.67% vs. 11.11%, P<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勃起障碍及尿失禁发生。 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骑跨伤导致尿道部分断裂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且疗效相同。尿道完全断裂患者尿道会师术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高,早期实施一期尿道吻合术,进行彻底清创,不仅可减轻术后尿道瘢痕狭窄,而且还能有效恢复尿道的连续性,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深部开放伤口疼痛管理循证护理审查指标的实施及困难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深部开放伤口疼痛管理循证护理审查指标的实施及困难因素。方法:自2018年5月至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采用目的性取样的方法选取2名创伤骨科换药护士,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例有深部开放性伤口的患者。根据疼痛管理最佳循证护理指南13项实践标准,结合伤口护理和疼痛管理的研究证据,制定深部开放伤口无痛换药方案,实施并评估方案实施的执行情况和疼痛缓解的效果,采用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和GRiP软件对深部伤口无痛换药最佳循证实践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价分析。采用IBM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方案实施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PACES结果显示,在项目期间,护士对最佳实践的执行率显著提高,并在项目完成后1个月保持在合理水平。基线评估时和后续评价1时患者在换药前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2±2.3)、(3.5±1.2)分,基线评估时和后续评价1时换药中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4±2.3)、(4.2±2.4)分;对基线评估和后续评价1中,采用护理措施降低伤口换药疼痛的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疼痛管理对最佳实践的执行率,其中面临了尤其是跨学科合作和组织机构中的困难。本研究将护理循证指南转化为临床实践的经验为循证护理提供了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治疗掌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治疗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对13例13指掌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治疗。本组患者男11例,女2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撞伤5例5指,重物压砸伤4例4指,击打伤4例4指。开放性损伤3例3指,闭合性损伤10例10指。第三掌骨2例2指,第四掌骨4例4指,第五掌骨7例7指。结果:本组13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7.5个月。本组所有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2例,可2例。结论: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是一种治疗掌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发生创伤后脑积水(PT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9例行DC的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均≥6个月。观察术后PTH的发生时间,分析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为开放性脑损伤、有无脑疝、损伤类型和损伤部位、Fisher分级、有无脑室积血、中线偏移程度、去骨瓣减压术的侧别、是否行脑室外引流术、昏迷持续时间、有无骨窗疝及硬膜下积液发生部位对PTH的影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PT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349例患者中共103例(29.5%)发生PTH,其中88.3%(91例)发生于术后0~3个月,1~2个月发生率最高,占46.6%(48例)。与246例非PTH组比较,103例PTH组患者入院时GCS更低、术前Fisher分级高,行双侧DC的比率高,术后出现骨窗疝,颅内感染,昏迷时间>30 d,对侧、双侧及半球间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他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昏迷时间>30 d( OR=3.640, 95% CI:1.956~6.772)、双侧硬膜下积液( OR=3.995,95% CI:1.612~9.901)及半球间硬膜下积液( OR=5.324,95% CI:2.310~12.271)是影响DC后PTH发生的危险因素(均 P<0.001)。 结论:DC术后1~2个月是发生PTH的高峰期;术后昏迷时间>30 d、双侧和半球间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有发生PTH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