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不同头部位置的鼻腔冲洗数值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头部位置对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 本论文根据健康成人鼻腔CT扫描图像构建鼻腔模型,通过Ansys Fluent 2022R2软件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临床上使用广泛的前侧位、侧卧位和仰头位三种不同头部位置鼻腔冲洗的效果,得到了冲洗液在整个鼻腔和鼻腔上部区域的实时覆盖率.结果 发现在鼻腔冲洗的过程中,三种不同头部位置的冲洗效率结果如下:冲洗时间在0~0.1 s内,三种头部位置的总体冲洗液覆盖率大体相同;在0.1~0.4 s时,侧卧位的冲洗液覆盖率最高,仰头位最低.到达半冲洗周期时,仰头位和侧卧位的冲洗周期最短,前侧位的周期略长,但覆盖率最高.当完成一个冲洗周期时,侧卧位的冲洗周期最短,前侧位的冲洗液覆盖率最高.在对鼻腔上部的冲洗过程中,侧卧位的覆盖率最高,冲洗液更容易进入窦口的位置,针对鼻窦相关疾病冲洗效果最好.根据速度流线图中结果,发现当采用侧卧位时冲洗液进入鼻腔后,流速平缓,仅有少量水流缓慢流入鼻咽部,引起呛水的风险性不高.当采用仰头位时,冲洗液进入鼻腔后流速急剧升高,有大量冲洗液以较快的流速进入鼻咽部,因此有呛水的风险.当采用前侧位时因为冲洗角度影响,冲洗液大部分从上鼻道进入后流速加快,并在狭小鼻道中始终保持一个较快的冲洗流速,能有效带走鼻腔中的粘液、过敏原等物质.结论 采用侧卧位时对鼻腔上部的覆盖率最高,更适合治疗鼻窦相关疾病,且水流流速缓慢,流入鼻咽部的水流少,舒适度高,是儿童鼻腔冲洗的首选.采用前侧位时冲洗效果好,操作简便,适合用药依从性高的成年人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芪桂鼻腔冲洗液"治疗小儿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30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芪桂鼻腔冲洗液治疗小儿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肺气虚寒型AR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芪桂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早晚各1次;对照1组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每日1次;对照2组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早晚各1次.3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1 d.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难受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以及血清嗜酸粒细胞(EOS)、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3组患儿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73.33%和对照2组的66.67%(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难受程度VAS评分、RQL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对照1组明显低于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儿血清EOS、总IgE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对照1组明显低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治疗组与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结论:芪桂鼻腔冲洗液治疗肺气虚寒型AR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减轻症状,缓解难受程度,提高生活质量,调节免疫功能,有效减轻过敏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灌洗液肿瘤标记物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肿瘤标记物对肿瘤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取开腹后即刻腹腔灌洗液300 ml进行传统细胞学(PLC)检测,其中134例患者进行了腹腔灌洗液肿瘤标记物(pTM)检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绘制pTM ROC曲线确定最佳cutoff值;采用配对资料χ 2检验比较PLC和pTM检测结果的差异。 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率为12.3%(28/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5岁,肿瘤T分期为T3+、淋巴结转移、分化类型为黏液腺癌以及血清CA125、血清CA19-9升高均与肿瘤腹膜转移有关(均 P<0.05)。结直肠癌患者腹膜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EA 17.095 ng/dl,灵敏度58.3%,特异度93.9%;pCA19-9 4.515 U/ml,灵敏度83.3%,特异度80.0%;pCA125 303.2 U/ml,灵敏度58.3%,特异度95.7%;pCA-724 3.01U/ml,灵敏度66.7%,特异度95.7%。结直肠癌患者腹膜微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A19-9 3.43 U/ml,灵敏度100%,特异度72.2%。pCA19-9阳性率为29.85%,高于P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00, P<0.05)。 结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血清CA125、CA19-9升高均有关;pTM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具有诊断价值,其中pCA19-9诊断价值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开放性伤口冲洗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伤口冲洗是创伤后开放性伤口处置的首要步骤,也是预防伤口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伤口冲洗通过去除伤口内的细胞碎片、致病微生物、异物以及伤口渗出物等,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伤口冲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冲洗的压力、水流方向、冲洗液的种类、温度及用量。针对国内急诊临床工作中对于开放性伤口冲洗不规范的现象,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后特殊感染与咬蛰伤学组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组织国内急诊科、创伤救治中心等相关领域专家,收集急诊开放性伤口冲洗最新证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并结合中国专家临床经验,撰写本共识,以期提高从事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置的医务人员对伤口冲洗的认识和处置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抗菌冲洗液在乳房假体置入术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房假体在乳房整形手术中应用十分广泛。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包膜挛缩是一种相对常见且很难处理的并发症,往往关系着整个手术的成败。因此,如何预防假体置入术后包膜挛缩一直是乳房整形外科的热点问题。针对包膜挛缩发生原因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然而目前其病因仍未完全阐明。其中,亚临床感染可能是导致包膜挛缩的重要病因之一。为了防止亚临床感染的发生,人们应用了诸多手段,其中,术中抗菌液冲洗被认为能够有效防止细菌附着,进而预防亚临床感染的发生,最终起到预防包膜挛缩的作用。然而,临床可以应用的冲洗液种类繁多,究竟哪种冲洗液效果最佳,目前仍然缺乏共识。该文对抗菌冲洗液在乳房假体置入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肾移植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肾移植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行肾移植术治疗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25℃的膀胱冲洗液对膀胱进行冲洗,研究组则采用温度与患者体温相近的膀胱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分别比较两组术后冲洗液量、冲洗时间、术后出血量、膀胱痉挛发生率、冲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值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术后冲洗液量、术后出血量、膀胱痉挛发生率和冲洗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冲洗前后心率变化值、收缩压变化值、舒张压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各项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肾移植术后采用温度与体温相近的膀胱冲洗液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降低膀胱痉挛发生风险,同时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紫癜性肾炎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4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HSPN合并PJP患儿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肺部影像学特征、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4例HSPN合并PJP患儿中,男2例,女2例,年龄5~13岁,发病前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3.5~5个月)。4例患儿均以干咳少痰、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早期肺部均未闻及干湿性啰音。4例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显示,3例动脉血氧分压降低(45~83 mmHg, 1 mmHg=0.133 kPa),1例未行血气分析检测,4例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均降低(0.089×10 9/L~0.493×10 9/L),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均升高(414~1 604 U/L),3例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499.5~1 638.0 pg/ml),1例未记录1,3-β-D-葡聚糖结果,2例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升高(1 227~1 460 U/ml),2例未行涎液化糖链抗原-6检测。4例患儿的胸部CT均呈双肺弥漫性间实质改变,以间质病变为主,1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患儿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PCR检出耶氏肺孢子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2例肺孢子菌病原学检测阴性。4例患儿均接受甲氧苄啶-磺胺 唑治疗,其中2例因病情严重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联合应用卡泊芬净抗肺孢子菌感染,4例患儿根据合并感染的情况加用抗细菌、抗真菌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例死亡,3例治愈。 结论:规范、谨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预防PJP发生的关键;监测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必要时行预防性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血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助于确诊PJP;一旦临床诊断PJP,应尽早进行抗肺孢子菌治疗,甲氧苄啶-磺胺 唑联合卡泊芬净可能是治疗重症患儿的有效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纤聚酯纤维铺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长纤聚酯纤维铺巾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7月入住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81例,按照掷硬币法随机分为2组,使用棉布铺巾为棉布组92例,使用长纤聚酯纤维铺巾为长纤聚酯纤维组89例,对比分析2组铺巾抗渗液性能、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以及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结果:手术结束时铺巾浸湿率棉布组为58.7%(54/92),长纤聚酯纤维组为15.7%(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5.605, P<0.05);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棉布组为22.8%(21/92),长纤聚酯纤维组为11.2%(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281, P<0.05);棉布组SSI发生率为16.3%(15/92),长纤聚酯纤维组SSI发生率为6.7%(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034, P<0.05)。 结论:在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冲洗液量较多的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长纤聚酯纤维铺巾能获得更好的防水阻菌效果,有利于保护手术切口,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患者常规膀胱持续冲洗时,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本院住院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H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住院号最后一位数字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用0.9%生理氯化钠溶液3 000 mL冲洗液进行膀胱持续冲洗,研究组加温至35 ℃~37 ℃进行膀胱持续冲洗,对照组加温至20 ℃~25 ℃进行膀胱持续冲洗。观察两组患者在膀胱冲洗期间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冲洗时间、冲洗液使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患者的冲洗时间及冲洗液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行TURP的BPH患者术后用接近人体体温的冲洗液进行膀胱持续冲洗,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风险、减少冲洗液使用量,缩短冲洗时间,促进愈后,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腹水淋巴细胞组分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腹水淋巴细胞组分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初治HGSOC患者59例,年龄为(58±11)岁,分别收集腹水及腹腔冲洗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T、B、自然杀伤(NK)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59例病例中有腹水者48例(81.4%),无腹水者11例(18.6%),腹水中的CD3 +T(70.2%±15.6%比78.1%±6.7%, P=0.014)、CD8 +T(38.3%±11.2%比47.7%±10.1%, P=0.014)和CD16 -CD56 bright NK[2.0%(0.8%,3.6%)比4.2%(1.5%,7.1%), P=0.026]细胞占比低于无腹水患者的腹腔冲洗液,而CD16 +CD56 dim NK细胞增多[6.8 %(2.8%,15.7%)比 2.6%(1.6%,4.3%), P=0.008]。与腹水量<1 000 ml的患者相比,腹水量≥1 000 ml的患者腹水中CD16 -CD56 bright NK细胞增多[3.1%(1.2%,3.9%)比 0.8%(0.4%,2.3%), P=0.002]。年龄与腹水中CD4 +T 细胞水平( r=0.332, P=0.021)和CD4 +T/CD8 +T比值( r=0.379, P=0.008)均呈正相关。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腹水中CD4 +T细胞多于疗效较好的患者(64.7%±4.2%比48.3%±11.7%, P=0.002)。 结论:初治HGSOC患者腹水的形成会影响腹腔微环境中淋巴细胞的组分,其与患者年龄、癌症进展和治疗疗效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