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元醒脑汤治疗脑梗死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元醒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Uniprot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复元醒脑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应用GeneCards、OMIM、TTD、DrugBank和PharmGKB数据库筛选脑梗死疾病靶点,将复元醒脑汤中药物靶基因与脑梗死疾病靶基因相交集,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对复元醒脑汤-脑梗死疾病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相关信号通路,运用AutoDock与Pymol软件对预测靶标与其对应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复元醒脑汤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成分80个,复元醒脑汤-脑梗死共同靶点214个,核心靶点MAPK1、RELA、TP53、JUN、AKT1、HSP90AA1等与脑梗死疾病的关键靶点相互关联,参与调控对药物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对含氧量的反应等生物过程,细胞组成涉及膜筏、膜微区、神经元胞体等;分子功能主要集中于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并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与HSP90AA1(-9.4 kJ/mol)、山柰酚与HSP90AA1(-9.4 kJ/mol)、异鼠李素与HSP90AA1(-9.1 kJ/mol)、槲皮素与JUN(-8.6 kJ/mol)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复元醒脑汤通过调控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及改善神经功能、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细胞凋亡及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等机制防治脑梗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异鼠李素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30 mg/kg)及异鼠李素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每组各5只,灌胃给药,1次/d,连续处理14 d。采用心脏彩超仪检测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FS、SOD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 P<0.05),且LVEDd、LVESd、心肌梗死面积、MDA水平、IL-6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异鼠李素处理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给予法舒地尔和中、高剂量异鼠李素处理后上述改变均明显得到逆转(均 P<0.05)。 结论:异鼠李素可通过减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保护AMI大鼠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补血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当归补血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和文献资料,筛选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和靶点;使用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对应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当归补血汤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成分-疾病共同靶点”网络和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Bio GPS数据库获取关键靶点组织分布信息;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获取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21个,有效靶点181个,与疾病交集靶点93个。其核心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异鼠李素,关键靶点为AKT1、TNF、IL6、IL-1β、VEGFA。富集结果显示,主要作用通路为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核心靶点大多分布于髓细胞、树突状细胞、平滑肌、前列腺、甲状腺等组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芒柄花黄素与IL-1β结合效果较好,槲皮素分别与IL-1β和TNF紧密结合,异鼠李素与IL-1β结合效果较优。结论:当归补血汤通过血流动力学、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反应、细胞凋亡等多个环节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发挥“异病同治”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布渣叶药材指纹图谱,并对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评价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1 mm×150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315 nm,建立布渣叶药材指纹图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共有峰进行指认,采用对照品比对,对指认结果进行确证。采用Waters Cortecs T3 C18柱(2.1 mm×100 mm,1.6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39 nm,测定15批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中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水仙苷含量。结果:布渣叶指纹图谱共有11个共有峰,经质谱指认和对照品确证,指认出其中10个化学成分,分别为咖啡酸、对羟基肉桂酸、阿魏酸、牡荆苷、异牡荆苷、山柰酚-3- 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 O-葡萄糖苷和椴树苷。15批布渣叶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表明不同产地的布渣叶药材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较高。广东省阳江市、湛江市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海南省五指山市产布渣叶药材3种有效成分总含量为3.23~5.64、3.60~5.78、4.68~5.73、3.87~5.21 mg/g,不同产区布渣叶3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并不明显。 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布渣叶的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靶点-成分-中药”网络及临床数据探究贾跃进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处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基于靶点网络及临床数据挖掘探究名中医贾跃进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处方。方法: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分别获取冠心病及抑郁症的靶点,构建2种疾病靶点的PPI网络,并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查询作用于靶点的有效成分及包含这些有效成分的中药,将数据导入Cytoscape 3.9.0构建核心靶点-有效成分-中药网络,进行网络拓朴学分析;采集贾跃进老中医2015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的门诊临床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数据挖掘,得到其常用处方,将结果与靶点网络分析得到的中药进行核心处方拟合,并对核心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抑郁症靶点PPI网络分析获得1 501个交集靶点,可分为4个核心靶点聚类,包括炎症因子类、肿瘤因子类、脂质代谢类因子、纤维化类因子;通过TCMSP获得作用于靶点的有效成分480个,分属181味中药,其中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β-胡萝卜素、金合欢素、刺芒柄花素、鞣花酸。GO富集分析共得61条结果,主要有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控、信号受体激动剂活性、膜面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20条结果,主要有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JAK-STAT通路等。临床数据挖掘纳入验案120例,方剂148首,涉及中药135味,药性以平、温、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淡为主、药物主要归肺、脾、肝、心、肾经等;通过药物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综合得出常用组方。将常用组方与靶点网络分析得到的中药拟合出核心处方:半夏、甘草、柴胡、香附、丹参、延胡索、党参、黄芪、石菖蒲。结论:贾跃进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用药规律及符合中西医机制的核心处方,本研究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异鼠李素对H 2O 2诱导的HaCaT细胞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异鼠李素对氧化应激状态下HaCaT细胞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aCaT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HaCaT细胞)、异鼠李素组(仅加入60 μmol/L异鼠李素处理)、H 2O 2组(仅加入600 μmol/L H 2O 2处理)、异鼠李素+ H 2O 2组(加入60 μmol/L异鼠李素预处理12 h后换液加入600 μmol/L H 2O 2处理1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AT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线粒体DNA拷贝数。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HaCaT细胞经H 2O 2处理后呈氧化应激状态,H 2O 2组细胞内ROS水平(10 725.0 ± 845.8)显著高于对照组(1 708.0 ± 69.4, t = 18.40, P<0.00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ATP含量、线粒体DNA特征性基因ND-1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58、4.48、6.11, P值分别为0.010、0.010、0.003)。异鼠李素预处理后,异鼠李素+ H 2O 2组ROS水平(7 640.0 ± 922.7)显著低于H 2O 2组( t = 4.27, P = 0.013),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ATP含量、线粒体DNA ND-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H 2O 2组( t值分别为4.59、4.58、5.61, P值分别为0.010、0.010、0.005)。电镜下,异鼠李素+ H 2O 2组线粒体结构较H 2O 2组清晰、完整,线粒体嵴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未见线粒体空泡化;可见自噬小体吞噬受损的线粒体。 结论:异鼠李素可能通过诱导自噬降低ROS水平,对H 2O 2诱导的HaCaT细胞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替代对照品内标法测定银杏叶片中总黄酮醇苷含量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以硝苯地平为替代对照品同时测定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硝苯地平为替代对照品,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JADE-PAK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5%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2.2)-甲醇(50∶50),硝苯地平检测波长为236 nm,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 ℃,通过测定硝苯地平与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内标法,并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结果:硝苯地平、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进样量分别在0.12~1.16 μg、0.07~0.73 μg、0.06~0.56 μg、0.03~0.27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硝苯地平与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82 2、0.768 5、0.808 8;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8%、98.03%和94.55%。结论:用硝苯地平作为替代对照品,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含量进行测定和质量控制具有经济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异鼠李素对长波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R/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异鼠李素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 UVA)损伤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TGF-β1/Smads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及异鼠李素100、10、1、0.1、0.01、0.001 μmol/L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细胞光老化模型。相应药物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筛选出异鼠李素有效浓度。再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异鼠李素组,以及TGF-β1阻断剂组、Samd3阻断剂组、COL1A1阻断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细胞光老化模型。相应药物干预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3、Ⅰ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Ⅰ, alpha 1, COL1A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0.001 μmol/L组异鼠李素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升高( P<0.01);异鼠李素组TGF-β1 mRNA[(0.956±0.020)比(0.718±0.036)]、Smad3 mRNA[(0.981±0.044)比(0.753±0.047)]、COL1A1 mRNA[(0.998±0.032)比(0.786±0.031)]、TGF-β1蛋白[(0.761±0.026)比(0.542±0.023)]、Smad3蛋白[(0.776±0.016)比(0.551±0.025)]、COL1A1蛋白[(0.792±0.025)比(0.584±0.012)]表达水平升高( P<0.01)。与异鼠李素组比较,TGF-β1阻断剂组、Smad3阻断剂组、COL1A1阻断剂组TGF-β1 mRNA[(0.762±0.051)、(0.802±0.012)、(0.828±0.030)比(0.967±0.026)]、Smad3 mRNA[(0.784±0.027)、(0.816±0.015)、(0.830±0.032)比(0.998±0.021)]、COL1A1 mRNA[(1.082±0.025)、(1.101±0.012)、(1.138±0.011)比(1.263±0.022)]、TGF-β1蛋白[(0.675±0.028)、(0.682±0.026)、(0.722±0.015)比(0.862±0.014)]、Smad3蛋白[(0.712±0.013)、(0.764±0.012)、(0.778±0.011)比(0.901±0.015)]、COL1A1蛋白[(0.738±0.016)、(0.770±0.038)、(0.792±0.026)比(0.964±0.017)]表达降低( P<0.05)。 结论:异鼠李素可促进UVA照射后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其作用机制与调控成纤维细胞ER/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异鼠李素对H 2O 2诱导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过氧化氢(H 2O 2)诱导人正常皮肤细胞(HaCaT)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H 2O 2(300、600、900、1 200 μmol/L)处理HaCaT细胞1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筛选合适的H 2O 2浓度建立氧化应激模型。使用不同浓度异鼠李素预处理HaCaT细胞12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异鼠李素安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使用安全浓度的异鼠李素预处理HaCaT细胞12 h,600 μmol/L H 2O 2干预HaCaT细胞12 h,进行细胞增殖活力检测、SOD活性检测和MDA含量测定。 结果:随着H 2O 2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细胞中SOD活性逐渐下降和MDA含量逐渐升高。其中,600、900、1 200μmol/L H 2O 2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H 2O 2组(300、600、900、1 200 μmol/L)的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选择600 μmol/L H 2O 2建立HaCaT细胞氧化应激模式。20、40、60、80和100 μmol/L异鼠李素处理HaCaT细胞12 h,对细胞无毒性作用,选择20、40和60 μmol/L异鼠李素进行后续实验。与H 2O 2组比较,40、60 μmol/L异鼠李素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72.21±5.11)%、(76.08±4.91)%, P<0.05];20、40、60 μmol/L异鼠李素SOD活性增高(19.81±0.38、20.52±0.52、15.45±3.13, P<0.05)和MDA含量下降(35.94±0.31、22.04±0.26、19.26±1.36, P<0.05)。 结论:异鼠李素对H 2O 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异鼠李素可能是治疗白癜风的潜在药物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黄莪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莪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作用机制。方法:查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及相关文献筛选黄莪胶囊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及GisGeNET获取CP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0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并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PubChem、PDB及PyMoL、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研究发现黄莪胶囊中的142个有效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286个疾病靶点治疗CP,其中杯苋甾酮、桑色素、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等是核心成分,ESR1、CDK1、APP、SYK、EGFR是重要靶点。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交集基因最可能相关的BP主要涉及细胞对含氮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环化合物的反应等,CC主要涉及膜筏、受体复合物、膜侧等,MF主要涉及蛋白激酶活性、核受体活性、激酶结合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黄莪胶囊主要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成分与重要靶点间的结合性较好。结论:黄莪胶囊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的ESR1、CDK1、APP、SYK、EGFR等疾病靶点,干预酶的活性、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进而治疗C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