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帮助研究者全面理解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基本内容,提升证据总结制作和撰写的规范性.方法 解读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制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结果 对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 8 个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主题、结构化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综合、同行评议、整合反馈和资源上传,进行了详细概述和解读.结论 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为如何严谨规范制作和撰写证据总结提供了参考,建议进一步提高证据翻译和审校、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形成环节报告的透明度,完善同行评议、证据发表和推广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混合式教学法在伤口护理门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法在伤口护理门诊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构建以线上微信为媒介、线下案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伤口护理门诊实习生125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2名)采用线下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63名)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两周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实效。采用线上自测和线下实践的理论测试、实践评价、综合素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客观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测试成绩、实践评价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01)。 结论:以微信为媒介的混合式教学法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巩固基本知识;能提高带教效率;能激发学生实习热情,提高综合素质;是一种可以借鉴的临床带教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麻醉管理与患者安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EVT)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和患者安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星小程序电子问卷,自2023年10月23日至2023年11月23日,通过多个学会和协会渠道进行调查,问卷覆盖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以及自治区内的部分二级及以上具有国家EVT资格认证的医疗机构,参与问卷调查者需扫描二维码进入问卷星小程序进行答题,每个微信账户限定提交一份问卷。问卷核心指标包括:①医疗机构概况,机构所在地区、医院认证等级,年度内完成的AIS患者EVT案例数/年有效问卷数及占比;②麻醉医师在AIS患者EVT期间的参与程度,涉及患者交接流程(急诊室-急诊介入治疗室交接)、治疗团队结构(治疗团队麻醉医师组成)、EVT术前麻醉评估、EVT期间麻醉医师与介入医师的沟通和术后患者转运;③ EVT期间麻醉管理的相关信息指标及关注度,涉及循环、呼吸、血糖的维持,相应的药物干预策略、麻醉模式的选择与管理以及围手术期关键信息关注度;④麻醉管理的质量控制。应用以下方法判断问卷的有效性:填写时间超过5 min;同一单位填写多份问卷时,采用大数定律原则处理;在数据分析时,若某选项的反馈数量<1%的有效问卷数,将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问卷样本。结果:748所具有国家EVT资格认证的医院共回收有效问卷(下简称"问卷")1 096份,其中二级医疗机构146份(约13.3%),三级医疗机构950份(约86.7%)。医院年度内完成51~100例的问卷占比约为22.1%,为最高;而年度内完成401~500例的问卷占比约为2.2%,为最低。由急诊室转至急诊介入治疗室过程中,1 012份问卷(约92.3%)显示麻醉医师参与交接过程;984份问卷(约89.8%)显示治疗团队的成员构成中至少有1名麻醉医师;377份问卷(约34.4%)显示EVT术前未进行麻醉评估;72份问卷(约6.6%)显示,在EVT期间,麻醉医师与神经介入医师间几乎无任何信息交流;101份问卷(约9.2%)显示,麻醉医师几乎不参与术后患者转运。在治疗过程中,约67.1%受访者将术中收缩压管理目标值设置为140~180 mmHg(1 mmHg=0.133 kPa),约87.2%的受访者将AIS患者EVT术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0~40 mmHg,吸入氧浓度维持在>40%的占比约为84.6%,仅约10.5%的受访者不注重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约56.0%患者术后带气管导管返回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术后随访患者占比约45.4%;本次问卷中,689份问卷显示倾向选择固定程序型麻醉,407份选择情境适应型麻醉;在麻醉类型与管理倾向性方面,约82.9%的受访者更加注重AIS患者EVT期间的麻醉管理;受访者关注度最高的围手术期关键信息分别为患者的循环系统消息、意识状态及呼吸系统消息(前3位)。约87.5%的问卷(959份)显示,在EVT麻醉管理过程中将参考国内外指南;高达约77%的问卷(844份)显示在围手术期遇到过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心搏骤停、导丝穿透血管及过敏性休克等。仅有约40.7%的问卷(446份)显示麻醉科进行了AIS患者EVT神经介入麻醉质量控制报告。结论:麻醉医师是AIS患者行EVT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团队更加注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和相关危险因素控制,麻醉科在麻醉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有待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案例分析结合角色启示对外科护理培训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结合角色启示在外科护理培训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新入职护士并需在外科系统轮转的护士87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 n=43)和研究组( n=44)。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案例分析结合角色启示。采用临床思维能力笔试考核和临床思维能力评分表评估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 结果:研究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笔试考核(病史采集、初步临床诊断、初步护理措施、辅助检查判读、诊治过程综合分析和护理、出院诊断和出院健康教育)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循证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新入职护士的外科护理培训中实施案例分析结合角色启示,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结构性拷贝数增加的解读标准:来自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和临床基因组资源中心(ClinGen)的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是人类遗传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也是儿科神经发育障碍和多种先天性畸形、产前胎儿超声异常等疾病的必检项目。尽管CNVs的检测技术日趋成熟,但其临床意义的解读却仍不够规范。2020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和临床基因组资源中心(Clinical Genome Resource,ClinGen)基于循证原则,采用定量计分,就结构性(constitutional)基因组CNVs的致病性评估和临床报告制定了推荐指南。本文对该指南中涉及拷贝数增加的分析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利用6个不同类型的案例来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打分系统,以鼓励临床诊断实验室根据这一专业标准对检测出的基因组变异开展解读、报告,以期提升遗传诊断报告中拷贝数增加临床评估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案例分析指导下围术期循证护理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指导下围术期循证护理在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中的应用。方法:以案例分析指导下围术期循证护理的实施时间为界限(2021年1月),从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中选取56例纳为对照组;从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者中选取56例纳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白内障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案例分析指导下围术期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眼内炎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白内障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复检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眼内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3 d时的疾病认知度总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CTDI-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1个月复检时,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给予白内障术患者案例分析指导下围术期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防止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估和管理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估和管理策略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针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开展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WHO、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国家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美国医师学会俱乐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PsycINF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医脉通等数据库中关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证据。包括指南、标准、案例报告、证据总结、随机对照试验(RCT)、系统评价、临床实践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由2名经过循证课程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预分级系统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对纳入研究进行预分级。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8篇,其中指南5篇、标准2篇、案例报告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3篇,Meta分析1篇、临床实践2篇、RCT 3篇。总结出筛查与评估、多专业多形式干预策略、培训与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策略、自伤后处置、随访6个方面共22条最佳证据。结论:基于循证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估和管理策略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及实用性,可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循证医学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了弥补传统住院医师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创新性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短板,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的培养中引入循证医学课程。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的手段进行循证医学理论知识培训;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利用PICO模式[患者或疾病类型(patients/problem,P)、干预(interventions,I)、比较(comparisons,C)、结局(outcomes,O)]进行临床病例的循证分析,熟悉循证分析的流程;最终让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循证医学的应用案例,教师给予评价指导。通过这一流程使学生循序渐进深入学习和掌握循证医学知识,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分类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实施的一系列有组织、具体的手段,以实现改善健康、预防控制疾病等有关目标。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分类是随着对干预措施研究深入,逐步明确干预措施的性质、类别和所针对的干预对象,从而发展的一种类型学研究,可以帮助规范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概念、开发、筛选并评估干预措施效果,提高公共卫生行动效果。本文梳理了国际上主要干预措施分类模式,分析归纳了5种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分类方法,分别为依据目标、性质、对象、层级、作用方式分类,并介绍相关案例,提出我国应当针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发展基于循证的干预措施与实践,并推广有效干预措施与成果转化,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BL联合EBL在肿瘤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循证医学教学(evidence-based learning,EBL)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57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联合EBL,对照组采用讲授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规培医师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两组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总成绩分别为(85.393±7.213)分和(81.276±8.035)分,其中病例分析部分成绩分别为(34.393±2.485)分和(32.379±3.005)分,实验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检索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学习效率方面较对照组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肿瘤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CBL联合EBL教学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