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miR-340-5p、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340-5p(miR-340-5p)、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10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VCI组(n=60)和无VCI组(n=43).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血清中miR-340-5p、Bmi-1的表达情况;ENCORI预测miR-340-5p与Bmi-1的靶向关系;Pearson法分析VCI患者血清miR-340-5p与Bmi-1表达水平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miR-340-5p、Bmi-1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0-5p、Bmi-1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诊断价值.结果 VCI组患者吸烟史、既往脑梗病史占比显著高于无VCI组(P<0.05),MoCA评分显著低于无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VCI组相比,VCI组miR-340-5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mi-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CORI网站预测结果显示,miR-340-5p与Bmi-1可能存在靶向关系;且VCI组患者血清miR-340-5p表达水平与Bmi-1呈负相关,血清miR-340-5p表达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Bmi-1表达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CA评分、miR-340-5p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保护因素(P<0.05),吸烟史、既往脑梗死病史、Bmi-1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40-5p、Bmi-1表达水平(AUC=0.851、0.886)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VCI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AUC=0.947,Z 二者联合-miR-340-5p=3.018、P=0.003,Z二者联合-Bmi1=2.636,P=0.008).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后VCI患者血清,miR-340-5p表达下调,Bmi-1表达上调,二者表达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过程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皮祖细胞微粒miR-126调控线粒体改善心肌细胞OGD/R损伤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研究微小RNA-126(miR-126)-内皮祖细胞(EPC)-微粒(MPs)改善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心肌细胞建立对照(control)和OGD/R损伤模型,并分别给予EPC-MPs和miR-126 mimic EPC-MPs处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评估心肌细胞细胞器的结构变化.采用ELISA检测心肌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不同处理后心肌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6(caspase-6)、一氧化氮合酶(eNOS)、叉头框蛋白O1(FOXO1)、髓过氧化物酶(MPO)、核因子-κB(NF-κ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肝激酶B1(LKB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130×103高尔基体基质蛋白(GM130)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部分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部分线粒体大小增大,内质网表面核糖体较少,高尔基体部分囊泡聚集.与OGD/R+EPC-MPs组比较,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IL-6、TNF-α和HMGB-1的表达水平下调.与OGD/R+EPC-MPs组比较,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AngⅡ、caspase-6、p-ERK1/2和GRP78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LKB1、GM130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qPCR结果显示,与OGD/R+EPC-MPs组比较,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AngⅡ、MPO和GRP78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eNOS、GM130和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结论 当心肌细胞发生OGD/R损伤时,miR-126 mimic EPC-MPs调节PGC-1α/GM130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应激损伤反应,减少心肌细胞的OGD/R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miR-103b通过激活P21蛋白的表达对肾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iR-103b对肾癌细胞株769-P和ACHN细胞P21蛋白表达的激活作用及对肾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根据转染RNA不同,将肾癌细胞分为两组,分别转染miR-103b(实验组)和dsControl(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6、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周期分布.MTT法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提示,对照组769-P和ACHN细胞中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6、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0和1.02±0.27、1.00±0.08和1.01±0.17、1.01±0.19和1.00±0.02,实验组分别为2.36±0.51和2.03±0.49、0.33±0.20和0.58±0.22、0.48 ±0.11和0.60 ±0.2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一致.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769-P和ACHN细胞位于Go/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P<0.05),提示细胞被阻滞于Go/G1期.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769-P和ACHN细胞活力明显降低.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实验组集落形成的数量明显较少,提示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结论 miR-103b可通过激活肾癌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阻滞肾癌细胞周期的进展,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为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糖尿病前期患者循环miR-103b表达、临床意义及靶基因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循环血清中微小RNA(miR)-103b的表达变化与临床意义,并分析其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功能.方法:收集糖尿病前期患者(n=48)、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n=47)及正常健康人群(n=50)的血清标本,用real-time PCR检测各血清样本中miR-103b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组miR-103b表达水平的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效率及特异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hsa-miR-103b的特征、进化保守性、靶基因功能以及GO信号通路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群相比,循环血清中miR-103b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中miR-103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877,提示miR-103b是糖尿病前期具有较高灵敏性和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标志物.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sa-miR-103b定位于人染色体5q34,并在10个物种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靶基因预测共获得53个潜在的功能性靶向基因.进一步应用DAVID数据库和GO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分类,结果显示miR-103b靶基因功能主要涉及蛋白质氨基酸的磷酸化、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调控和DNA依赖的转录调节,参与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凋亡,调节功能蛋白结合并与PIP3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这些功能因子主要富集于MAPK、Wnt、胰岛素和Ras等信号通路,少量因子参与调节细胞周期和脂肪酸代谢等生理过程.结论: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中低水平miR-103b可能是潜在的2型糖尿病早期超前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唐氏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及染色体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儿与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表达谱及其染色体分布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分别对6例DS患儿(DS组)和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和染色体分布特征分析,并用Stem-loop qRT-PCR对差异表达miRNA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两样本共表达911个miRNA,编码于738个miRNA基因,在两样本中的染色体分布趋于一致,但表达丰度染色体分布却不同,DS组主要分布于7、13和21号染色体,而对照组主要分布于7和13号染色体.此外,911个miRNA中有114个miRNA在两样本中差异表达显著(差异倍数≥2且P≤0.001),其中DS组有103种高表达,包括21号染色体编码的5个miRNA(miR-99a、let-7c、miR-125b、miR-155和miR-802);11种低表达.结论:D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具有其特定的miRNA表达谱和染色体分布特征,两样本表达丰度差异分布染色体编码miRNA的差异表达可能与DS患者免疫缺陷等相关临床症状的形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直肠癌患者脾多肽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脾多肽注射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改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FOLFOX4方案进行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注射液进行全身化疗,将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6 mL的脾多肽注射液进行静滴,1次/d,连续10 d,14 d为1个周期,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免疫功能、血清miR-21、miR-103、miR-200b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3.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7,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免疫功能指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miR-21、miR-103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00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还能降低血清miR-21、miR-103水平,提高miR-200b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乳腺癌放疗抵抗相关微小RNA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筛选乳腺癌放射治疗(放疗)抵抗相关微小RNA(miRNAs),为乳腺癌患者放疗抵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乳腺癌放疗患者相关miRNAs微阵列数据集GSE 107743,利用GEO2R分析工具筛选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差异表达miRNAs,mirDIP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进行差异表达验证.结果 采用GEO2R分析工具筛选出9种与放疗抵抗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其中3种miRNAs(hsa-miR-600、hsa-miR-525-3p、hsa-miR-591)表达上调,6种miRNAs(hsa-miR-488-5p、hsa-miR-582-3p、hsa-miR-520h、hsa-miR-488-3p、hsa-miR-744-3p、hsa-miR-103b)表达下调.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9种差异表达miRNAs的潜在靶基因共134个.靶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干细胞分化等相关生物学过程(均P<0.05)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6种miRNAs (hsa-miR-600、hsa-miR-525-3p、hsa-miR-591、hsa-miR488-5p、hsa-miR-582-3p、hsa-miR-520h)在经5 Gy 137Csγ射线辐照后的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改变与GEO2R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从乳腺癌放疗患者局部复发临床样本中筛选出的差异表达miRNAs可能与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抵抗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放疗抵抗治疗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icroRNA-376c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检测miRNA-376c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按照有无淋巴结转移,将结直肠癌组织分为A组(n=99)和B组(n=103),将癌旁正常组织分为C组(n=99)和D组(n=103);按照TNM分期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Ⅰ~Ⅱ期(n=101)、Ⅲ期(n=83)和Ⅳ期(n=1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376c的表达水平;分析miRNA-376c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iRNA-376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918±0.101),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700±0.103)(P<0.01).A组中miRNA-376c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10.620±0.136)vs(-11.230±0.143),P<0.01].miRNA-376c在Ⅰ~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分别为(-11.230±0.143)、(-10.790±0.147)、(-9.848±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P< 0.01).高表达的miRNA-376c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结论 高表达水平的miRNA-376c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低分化、高TNM分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不良预后相关,miRNA-376c有可能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进展及生存期的潜在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癌组织中miR-106b、BTG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miR)-106b、B细胞转位基因3(BTG3)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103例,于术中采集患者胃癌组织及其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06b、BTG3 mRNA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0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6±1.02、1.26±0.32,BTG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7±0.14、1.21±0.37.胃癌组织中miR-106b相对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高(t=31.329,P=0.000),BTG3相对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低(t=16.419,P=0.000).胃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BTG3 mRNA表达与脉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与BTG3表达呈负相关(r=-0.681,P=0.003).结论 胃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上调,而BTG3表达下调,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iRNA-15a、miRNA-34b和miRNA-103及CYP1A2基因多态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微小RNA(microRNA,miRNA)-15a、miRNA-34b和miRNA-103及CYP1A2基因多态性相关性.方法 选择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12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 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s resection of prostate,TUPKRP),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非感染组(n=85).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外周血miRNA-15a、miRNA-34b和miRNA-103表达,及CYP1A2基因多态性变化.结果 感染组血清CRP、TNF-α、IL-6和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外周血miRNA-15a表达低于未感染组,而miRNA34b和miRNA103表达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3859等位基因A分布高于非感染组,而G分布低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3859基因型AA分布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IL-6和PCT水平升高,血miRNA-15a低表达及miRNA34b和miRNA103高表达参与了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发展,且CYP1A2基因位点rs20695143859等位基因A可能为术后尿路感染易感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