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苦杏仁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苦杏仁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苦杏仁主要含有氰苷类、脂肪酸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黄酮类及微量元素类等成分,大量研究表明,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除了主要活性成分苦杏仁苷外,苦杏仁所含营养物质油脂类成分也具有特定的药用活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苦杏仁临床常以复方入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就中药苦杏仁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临床应用以及品质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核心理念,从有效性、可测性、中药配伍环境、特有性、质量传递与溯源多方面来预测分析了中药苦杏仁的Q-Marker,研究发现与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苦杏仁苷和苦杏仁油,结合可测性等综合结果初步预测苦杏仁苷、油酸、亚油酸可作为中药苦杏仁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为中药苦杏仁质量控制研究现状提供参考,同时为建立和完善其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增龄改变与人体内在能力和体成分的相关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外周血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cn)与人体内在能力和体成分的相关性,探讨外周血mtDNAcn是否可作为评估老年人健康衰老的可靠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416例,提取受试者的外周血mt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相对性mtDNAcn。内在能力评估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运动[摩尔斯跌倒评分(MFS)、生理衰弱表型(PFP)、肌少症问卷调查(SARC-CalF)、简易体能状况(SPPB)、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量表];活力[微量营养评估(MNA)、住院患者多维预后指数(MPI)量表];认知[简易智能评价(MMSE)量表];心理[抑郁评估(GDS)、焦虑自评(SAS)量表]、感觉功能[疾病累积评分-共病指数(CIRS-CI)量表];评估体成分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受试者躯体各部位脂肪,包括躯干脂肪量、全身脂肪量、腹部脂肪量、臀部脂肪量,计算脂肪指数(FMI)和四肢骨骼肌量指数(ASMI)。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校正性别、体质指数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mtDNAcn和年龄呈负相关( r=-0.176、-0.144,均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4 m步速、SARC-CalF、MFS、MNA、MMSE、MPI及其子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易智能状态问卷(SPMSQ)的评分有相关性( r=0.171、-0.207、-0.163、0.221、0.184、-0.210、0.241、-0.269,均 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后,mtDNAcn与4 m步速、MFS、MNA、MPI、SPMSQ评分仍显著相关( r=0.170、-0.170、0.148、-0.242、-0.188,均 P<0.05)。此外,进一步分析mtDNAcn与体成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FMI、躯干脂肪量、全身脂肪量、腹部脂肪量、臀部脂肪量有相关性( r=0.168、0.143、0.175、0.116、0.199,均 P<0.05),校正年龄、性别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FMI、全身脂肪量、臀部脂肪量仍显著相关( r=0.126、0.131、0.127,均 P<0.05)。且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DNAcn与年龄、步速、FMI、全身脂肪量、臀部脂肪量、MFS、PFP、MNA、MPI评分显著相关( β=-0.191、0.156、0.126、0.131、0.125、-0.119、-0.145、0.151、-0.171,均 P<0.05)。 结论:mtDNAcn与躯体功能、衰弱、营养、跌倒、认知及体成分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人体内在能力的运动及活力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呼出气诊断技术在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人体呼出气成分复杂,检测呼出气的组份与含量能够反映来自外界环境暴露以及人类机体生理状况的信息。常见的呼出气检测指标包括呼出气气体信号分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呼出气冷凝液。气体信号分子是能够转导机体生理、生化活动的化学信号分子。目前,已经有三种定义明确的气体信号分子,包括NO、CO和H 2S。它们能够反映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呼出气NO是反映嗜酸性气道炎症有效检测指标,H 2S可能与中性粒气道炎症相关,CO检测能够评估烟雾对气道的影响;呼出气中还含有数百种不同的外源和内源性微量化合物,其含量低至1/100万~1/10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来源于内部代谢或外界环境物质(空气污染、香料、烟草和食品)进入人体后从气道呼出。呼出气冷凝液是将呼出气通过冷凝处理后得到的液体,其中包含更高浓度的水溶性分子,如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代谢产物等。通过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呼出气冷凝液内含的生物标志分子检测以及呼出气分子模式识别,能够为慢阻肺、哮喘等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提供辅助诊断。作为一项无创的诊断技术,呼出气检测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动态的监测,有利于能够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实时评估、辅助判断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预测疾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增龄人群尿液中8-氧化鸟苷与健康评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增龄人群尿液中8-氧化鸟苷(8-oxoGsn)与人体成分肌肉质量、肌力、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等健康评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招募北京医院体检中心25~93岁健康体检者,以60岁为界划分为青中年组与老年组,质谱法检测尿液中8-oxoGsn含量并用尿肌酐进行校正,人体成分分析仪(BIA)检测肌肉质量,由专业人员进行握力、6 m步速、5次起坐时间测定,皮肤自发荧光检测皮肤AGEs,手掌部位皮肤分光光度法检测微量元素重金属,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6例,青中年组68例,老年组38例。老年组高血压人数占比[14(36.8%)比7(10.3%)]、收缩压值[130(120,140)mmHg比120(110,126)mmHg]、空腹血糖[5.7(5.2,5.9)mmol/L比5.2(4.9,5.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5.7,6.2)%比5.7(5.4,5.9)%]、8-oxoGsn/肌酐[1.9(1.4,2.6)比1.3(1.0,1.6)]、AGEs(2.44±0.46比2.01±0.29)、5次起坐时间[7.8(6.9,9.8)s比6.0(5.0,6.8)s]、镁(31.4±7.2比27.7±6.4)、汞(0.013±0.003比0.008±0.003)、银[0.011(0.010,0.012)比0.010(0.009,0.011)]高于青中年组,握力[28.0(22.0,35.1)kg比36.6(28.5,49.1)kg]、去脂体重[44.9(37.5,51.1)kg比53.3(42.4,58.5)kg]、躯干肌肉量[21.0(17.5,23.9)kg比25(19.8,27.4)kg]、四肢肌肉量[20.9(17.6,23.9)kg比24.9(19.8,27.3)kg]、钙[273.3(219.1,480.0)比457.8(428.5,489.1)]、钴[0.029(0.027,0.031)比0.031(0.028,0.034)]、硒[1.44(0.93,1.71)比1.61(1.53,1.68)]、镍[3.5(3.3,4.0)×10 -3比3.8(3.6,4.1)×10 -3]低于青中年组(均 P<0.05);尿液中8-oxoGsn/肌酐与年龄、5次起坐时间、AGEs、空腹血糖、汞、铝含量呈正相关( rs=0.443、0.292、0.357、0.205、0.316、0.214,均 P<0.05),与躯干肌肉量、四肢总肌肉量、去脂体重、握力、硅、锰含量呈负相关( rs=-0.334、-0.333、-0.332、-0.366、-0.246、-0.234,均 P<0.05)。 结论:尿液中8-oxoGsn/肌酐水平升高与肌肉质量减少、躯体功能较差、AGEs蓄积、微量元素下降、重金属含量升高相关,8-oxoGsn可能是潜在的敏感的健康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营养状况、膳食因素评估及其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膳食因素、营养状况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膳食中的脂类、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过量摄入与认知障碍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但膳食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对认知障碍则具有预防作用。本文通过对膳食因素、营养状况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改变认知障碍老年人生活方式以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铁代谢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B细胞活化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B细胞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和次级淋巴组织中经历不同的成熟阶段发育成熟,最终发挥分泌抗体、抗原递呈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的多系统自身免疫病,其中B细胞的异常增殖活化、分化以及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被认为是SLE发病的关键因素.铁(F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它作为血红素和Fe-S簇等蛋白的组成成分也是细胞增殖所必需的,包括B细胞在内.近年研究显示铁代谢紊乱也是B细胞功能异常和SLE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对铁代谢进行概述,就铁代谢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阐明铁代谢与B细胞之间的潜在联系,旨在为SLE B细胞异常活化的机制探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与微量营养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脓毒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微量营养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代谢过程中作为酶的必需成分或辅助因子,发挥着调节免疫和抗氧化作用,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微量元素(锌、硒、铜)和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 1)在脓毒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补充之后对死亡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目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能否改变脓毒症的最终死亡率仍存在争议,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去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子痫前期孕妇尿蛋白成分的差异及尿蛋白定量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子痫前期(PE)孕妇尿蛋白成分的差异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PE孕妇共10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分为3组,其中轻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2.0 g)40例,中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2.0~5.0 g)21例,重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5.0 g)40例。比较3组PE孕妇一般临床资料、尿蛋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蛋白成分)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合年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sAlb)等指标计算eGFR,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与eGFR及其计算指标年龄、sCr、BUN、sAl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轻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中位发病孕周(31周)和分娩孕周[(36.4±3.6)周]均晚于中度蛋白尿组[中位发病孕周:22周,分娩孕周:(32.2±4.2)周]和重度蛋白尿组[中位发病孕周:25周,分娩孕周:(29.6±3.4)周],收缩压、舒张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低于中度蛋白尿组及重度蛋白尿组,中位新生儿出生体重(3 150 g)高于中度蛋白尿组(1 305 g)及重度蛋白尿组(1 042 g),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尿蛋白指标:轻度蛋白尿组、中度蛋白尿组、重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转铁蛋白(TRF)水平均依次升高,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重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中位尿α1微球蛋白水平(50 mg/L)显著高于轻度蛋白尿组(17 mg/L)和中度蛋白尿组(22 mg/L; P均<0.05),但轻度蛋白尿组与中度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PE孕妇的中位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32)。(3)肾功能指标:轻度蛋白尿组、中度蛋白尿组、重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sAlb和eGFR[分别为(124.4±43.8)、(97.2±31.7)、(73.6±23.8)ml·min -1·1.73m -2]均依次降低,BUN水平依次升高,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重度蛋白尿组PE孕妇的sCr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蛋白尿组和中度蛋白尿组( P<0.05),但轻度蛋白尿组与中度蛋白尿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4)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入组PE孕妇的24 h尿蛋白定量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 r=-0.645, P<0.001),且与eGFR计算公式中的变量sAlb( r=-0.549, P<0.001)、sCr( r=0.582, P<0.001)和BUN( r=-0.657, P<0.001)均有显著相关性。24 h尿蛋白定量与PE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显著负相关( P均<0.05)。 结论:不同程度蛋白尿的PE孕妇尿液中蛋白成分的构成无不同,但各蛋白成分的水平有显著差异。24 h尿蛋白定量的升高与eGFR的下降显著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檗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小檗碱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细胞膜完整性、通透性的影响以及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改变,为中药单体成分小檗碱在抗菌中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收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2019—2020年老年科患者下呼吸道样本分离培养的MRSA菌株3株。采用梅里埃VETEK MS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及VE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细菌药敏实验检测细菌菌种及药敏;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培养基电导率实验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MRSA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作用后MRSA细胞壁结构的变化。通过GraphPad Prism5统计软件,对电导率实验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小檗碱对MRSA的MIC为64 μg/ml;8 μg/ml(1/8 MIC)、16 μg/ml(1/4 MIC)、32 μg/ml(1/2 MIC)、64 μg/ml(1 MIC)、128 μg/ml(2 MIC)小檗碱作用菌体4 h后,电导率分别增加了24.49%、34.59%、208.92%、196.40%及208.68%。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低浓度(8 μg/ml;1/8 MIC)小檗碱对细菌无明显破坏作用,MRSA菌体结构完整;中浓度(64 μg/ml,1 MIC)小檗碱作用于MRSA后发现MRSA的细胞壁变薄;高浓度(512 μg/ml;8 MIC)小檗碱诱导MRSA的细胞壁结构大量破坏溶解,菌体内容物大量外泄,导致细菌裂解死亡。结论:小檗碱通过改变MRSA细胞膜通透性及破坏和溶解细胞壁的结构,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黏细菌A96-1产埃博霉素B的鉴定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筛选埃博霉素B产生菌,并优化发酵培养基,以提高发酵产量.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从实验室保存的菌库中筛选出埃博霉素B产生菌,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结果 获得1株产埃博霉素B的黏细菌A96-1,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马铃薯淀粉6g/L,玉米浆干粉2g/L,CaCl2 2 g/L,MgSO4·7H2O 3 g/L,微量元素溶液1 mL/L,树脂添加量2%,埃博霉素B发酵产量为251.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3.83倍.结论 通过菌株筛选和优化的培养基大幅提高了埃博霉素B的产量,为今后其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