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肝癌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需求,为临床制定延续照护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接受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和14个亚主题:缓解躯体不适需求(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皮肤不适症状、全身性不适症状和神经系统不适症状),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需求(饮食指导需求、康复锻炼指导需求、睡眠促进需求和免疫疗法相关信息支持需求),社会心理支持需求(家庭支持需求、社会参与需求、情绪自我调适需求),社会资源支持需求(降低经济负担需求、社区卫生资源支持需求、多渠道延续照护需求).结论 肝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较高,且需求呈现个体化及多样性特征.医护人员需重视患者症状管理,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关注患者负性心理和社会参与度,结合患者延续护理需求构建并实施供需匹配的延续照护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例抑郁症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总结1例抑郁症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迅速评估;围绕"患者-家庭-护士"实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多种方式用药护理;个性化的镇痛与睡眠管理;安全护理;出院指导.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左眼视力有所提高,出院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50 cm,情绪稳定,继续遵医嘱用药.重视抑郁症合并ARNS患者的护理,针对用药、心理、安全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可有效控制抑郁症患者病情复发,改善患者视力预后,降低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数智化干预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常合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压力等心理障碍,影响患者预后.该综述通过介绍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数智化干预技术的类型和特点及在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信息技术驱动的护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7例A型主动脉夹层重度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总结2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重度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术前积极干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避免胸腹内压急剧升高.术中做好困难气道的管理及急救护理配合;落实集束化肺功能保护措施.术后优化体位管理;实施肺膈肌保护策略;采用渐进式降级脱机疗法,增强呼吸肌耐力;加强肺部感染的监控;开展早期康复及心理疏导.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26例痊愈出院,1例脱机困难予气管切开并转入呼吸康复医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房颤动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根据"6S"金字塔模型从上而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JBI 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及指南相关专业网站中关于AF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证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日.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7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及4篇系统评价,并总结出目的、多学科团队合作、饮食管理、控烟管理、运动管理、体重管理、睡眠与心理管理等7个维度共2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 AF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相关的证据,可为护士对AF患者进行个性化、全方面的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中盛凯新《PEM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关爱平台》于2020年2月18日—4月3日疫情流行期间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疫情压力指数量表、睡眠质量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的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暴露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采用及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共回收来自23个省份的24 845份问卷,有效问卷24 687份,回收有效率99.36%;疫情影响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医务人员分别占比50.58%,51.37%,抗压能力较差及很差医务人员占比16.11%,睡眠质量较差及很差医务人员占比71.78%;焦虑与抑郁、抗压能力及睡眠质量均呈正相关( r分别=0.787、0.667、0.486,均 P<0.001),抑郁与抗压能力及睡眠质量均呈正相关( r分别=0.709、0.586,均 P<0.001),抗压能力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 r=0.452,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焦虑水平( P均<0.001);性别、学历、工作岗位、职称、抗击疫情参与状况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抑郁水平( P<0.001);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抗压能力( P<0.001);年龄、性别、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职称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均 P<0.001)。 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较差,且可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辅助医务人员加强自我认知,也可为管理部门提供一定心理疏导数据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疾病管理师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师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数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个体化健康管理通过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和水平建立个体化方案,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规划,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管理师的信任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在高血压的日常治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APS-POQ-R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情绪释放疗法(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癌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FT干预在该院推行时间,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干预;将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CD-RISC、HHI、GQOL-74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疼痛程度、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影响、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能够减轻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增强其心理弹性,对提高其睡眠质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在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肺部康复延续护理,观察组随访护理期间给予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的BODE指数、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硬地上快速步行的距离(6MWT)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增加( P<0.05);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BODE指数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 P<0.05);两组HPL量表中关于躯体活动、心理健康、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营养及压力管理共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P<0.05);两组关于COPD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中症状管理、信息管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自我效能共5个方面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P<0.05);两组PSQI总分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GRQ评分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性升高( 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肺康复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COPD的延续护理中,能明显改善肺部功能,利于患者健康行为形成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并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及护理服务的126例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护理方式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1∶1入组,接受常规护理的纳入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健康教育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用药指导等方式进行,1次/周;接受IKAP健康管理模式的纳入IKAP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健康管理,通过收集信息、传递知识、转变观念、改变行为方式进行,1次/周。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自我效能[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生活习惯(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睡眠困难、控制体重)、躯体健康状况[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差异,采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服药率及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差异,分析IKAP健康管理模式对白银市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护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两组干预后CPSHS评分、睡眠困难率及SS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IKAP组,(19.29±4.96)比(31.37±9.23)分、31.75%比73.02%、(37.06±4.30)比(60.16±79.83)分;对照组,(22.93±7.39)比(31.67±9.21)分、52.38%比74.60%、(41.75±4.97)比(60.04±9.95)分],且IKAP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干预后ITAQ评分、GQOLI-74评分、控制饮食率、规律运动率、控制体重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IKAP组,(17.65±3.65)比(2.41±0.31)分、(83.91±6.04)比(56.26±5.14)分、76.19%比42.86%、57.14%比30.16%、71.43%比42.86%;对照组,(14.35±3.36)比(2.33±0.29)分、(75.25±5.78)比(57.12±5.21)分、57.14%比44.45%、38.10%比28.57%、53.97%比39.68%],且IKAP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IKAP组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比68.25%、90.48%比76.19%、82.54%比66.67%)(均 P<0.05)。 结论:IKAP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自我效能,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心理及躯体状态,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