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青少年抑郁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青少年抑郁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青少年抑郁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青少年抑郁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25日。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 739篇文献,1980—2023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张文新;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自尊、冗思、社会支持、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方面;研究趋势为父母冲突、同伴关系、自伤、反刍思维等。结论:青少年抑郁问题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今后需要加强作者及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更多跨学科研究,为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线上典型案例模块训练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口腔全科住培学员现有传统椅旁教学方式和模拟考核方式缺陷的基础上,针对性设计了线上典型案例模块训练教学。教学结束后,考试结果显示通过线上教学可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强化临床思维过程。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员对线上教学方式满意。教学实践表明,设计的线上教学可提高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临床思维流程化、可视化,有利于提高住培学员对典型案例的临床决策能力,达到培养住培学员岗位胜任能力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思维可视化护理导航模型对宫颈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思维可视化护理导航模型对宫颈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的5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基于思维可视化护理导航模型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统计宫颈癌导航模型中各模块下的思维导图及护理素材分布,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并评价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宫颈癌导航模型分布3个模块共34个护理要点(34张思维导图),其中一级分支106个,二级分支442个,三级分支456个,四级分支456个,在终末分支的知识点嵌入相应的护理素材;SF-36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各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均 P<0.05),且试验组患者评分提高更明显,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思维可视化的宫颈癌护理导航模型指导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有助于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学可视化资源辅助护理查房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医学可视化资源辅助护理查房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取2019年及2020年进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实习的护生63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参加实习的33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参加实习的30名护生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形式组织教学,干预组采用医学可视资源组织理论学习和护理查房。出科前,比较两组护生的病例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生的病例分析能力成绩为(83.06±7.58)分,高于对照组的(74.85±9.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50, P<0.001);入科时,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科前,干预组护生分析能力、系统思维能力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教学负担维度外,干预组护生教学效果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学可视化资源辅助护理查房有助于护生深入理解、掌握临床知识,可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Mini-CEX评价的可视化思维导图在普外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价的可视化思维导图结合案例教学对提高普外科护生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轮转的实习护生12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研究组采用基于Mini-CEX评价的可视化思维导图结合案例教学。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和护理实践操作考核来评价普外科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和护理实践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95.01±3.52)vs.(83.26±4.05);(96.14±3.22)vs.(81.17±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轮转培训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自我动机信念、任务分析、自我监控及调节和自我评价4个方面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轮转培训后,4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生在教学计划是否合理安排、教学模式是否新颖、是否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是否有助于提升护患沟通能力、是否有助于提升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是否有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整体教学满意度7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基于Mini-CEX评价的可视化思维导图结合案例教学应用于普外科护生临床教学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提升护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普外科护生护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思维导图在小儿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利用Imindmap 11软件制作完成了10种小儿外科临床常见疾病的思维导图,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运用于小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与教学评价中。使实习医师可以扎实掌握知识、及时查缺补漏、辅助思维发散、促进拓展应用,提高了实习医师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实习医师的临床诊疗思维;并使带教老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学改革,得到了实习医师和带教老师的认可,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宫颈癌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实施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思维可视化模型架构下的干预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可视化案例与对分课堂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融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基于微课视频的可视化案例教学能够还原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为语言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且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对分课堂(PAD)调整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课堂划分为讲授、内化、讨论三个环节,其"隔堂讨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将可视化案例和对分课堂相融合运用于医学英语教学,实现了优势互补,可有效提升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综合语言表达技能、拓展批判性思维发展,更能提高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循证护理理念在我国护理学专业教育领域应用现状的可视化分析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理念在我国护理学专业教育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在教学中落实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3个数据库为检索源,呈现并分析2000年至2019年我国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中与循证护理理念相关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共收集508篇文献,数据分析显示,发文量逐年增加,由2003年的6篇增长至2019年的62篇;发文机构集中于我国各循证医学研究中心的合作单位;研究热点围绕临床护理带教、PBL教学方法、学生评/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方面,基于循证的教学改革呈多样化和专科化趋势。结论:循证护理理念在我国护理学专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呈上升态势,未来应当提高学生的证据获取与应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呼吸循环障碍的改良七步法分析及治疗流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是最常见的重症综合征,其实质是以心肺为核心的器官/系统受损,是疾病和损伤进入重症阶段的基本表现。其发生发展包含以下几个环节:个体的特殊性、原发疾病打击、机体反应失调及全身性紊乱。因此,急性呼吸循环障碍的诊治是临床难题。根据既往提出的基于重症超声的病理生理导向的急性呼吸循环事件管理流程(PIEPEAR),结合近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改良的七步法分析及治疗流程,有助于引导临床医生对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时的合理思考及规范治疗。该流程包括:基于临床问题的辨析、目的性临床信息追加获取、基于重症超声的床旁核心病情评估、病理生理紊乱及机体反应表型分析、病因诊断、分层一体化治疗、两层三面的治疗效果反馈。通过“庖丁解牛”式的思维引导和可视化监测,强化临床问题辨析及围绕病理生理紊乱、机体反应及原发病因三位一体的诊疗分析思路,以更准确地厘清病情关键节点,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和简单,达到“升维认知、降维治疗”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