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级40名儿科住院医师分成传统教学组、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每组20人。对其进行执医技能培训,并对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两组学员掌握单项技能的时间、技能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通过问卷星调查师生对示教与反示教系统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教师现场单项技能教学时间[(21.75±3.24)min vs.(48.65±2.91)min]、住院医师单项技能掌握时间[(20.46±3.57)min vs. (30.24±4.73)min]均短于传统教学组( P<0.05)。示教与反示教教学组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成绩[(92.96±5.21)vs.(84.13±3.28)]及综合能力评分[(91.23±5.06)vs.(85.23±5.72)]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5)。调查问卷显示住院医师对示教与反示教教学持肯定积极的态度:认为其具有便于全维度观看、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好等优势。 结论: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能弥补在儿童专科医院少见的成人临床操作学习机会,迅速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护士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现状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与落实情况的现状,为减少病床相关跌倒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2018年2~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临床护理人员13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对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情况:7个条目的认知度均在30%以下,44.62%的护士完全不知道病床高度的标准,16.15%的护士十分清楚床垫的要求,27.69%的护士十分清楚病床之间距离,24.62%的护士十分清楚易致跌倒的药物因素;自测预防病床相关跌倒的24项措施中,75%能够完全做到即优良者有三项,分别是指导患者勿跨越床档下床(86.15%),发现床档床刹损坏及时维护(82.31%),对高危患者使用床档(75.38%);从未做到的前三项分别是夜间主动拉起床档(36.92%),床边备防滑垫28.46%,上下病床时提供脚蹬(27.69%)。结论: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现状令人担忧,在自测落实措施方面未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建议护理管理者重视护理人员对病床跌倒风险相关知识的需求,将病床安全评估纳入跌倒评估的内容中,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日常考核,从而提高护士认知水平,主动落实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形成性评价结合医视考试系统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结合医视考试系统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接受住培的1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进入基地的10名学员设为A组;2018年进入基地的7名学员设为B组。采用形成性评价结合医视考试系统进行培训和日常考核,记录学员14次日常考核的成绩,通过考核成绩、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培训效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培训次数和分组对日常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学员在日常考核成绩[(133.49±13.81)分比(131.89±12.26)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次数(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干扰时)对日常考核成绩影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着培训次数增加,分组对考核成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3次培训后学员成绩迅速提升,后续成绩处于平稳趋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7名学员均对耳鼻咽喉科专业知识掌握、病历书写能力提高、通过住培和其他考试、同带教教师及时沟通方面的提高表示非常满意,且17名学员对带教教师和培训均非常满意。 结论:形成性评价结合医视考试系统有助于提高耳鼻咽喉科住培学员的考核成绩,提升了培训质量,且适用于不同培训阶段的住培学员,得到了住培学员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机AP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现采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由规培医师APP及带教教师APP两部分组成,并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对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机APP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灵活性,降低了管理成本,方便管理考核;同时也加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机APP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手机AP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株Ⅲ型WU多瘤病毒的分离培养和全基因组进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离培养WU多瘤病毒(WU polyomavirus,WUPyV)并分析全基因组系统进化、同源性及种群动态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020—2022年间北京友谊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样本,利用气液两相的原代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模型对WUPyV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Sanger测序获得全基因组,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已公布的全基因组信息进行系统发育和进化动力学研究。结果:WUPyV在2020—2022年的检出率为4.7%(31/659),并成功分离1株Ⅲc型WUPyV临床病毒株BJ0593。WUPyV全基因组及各基因片段同源性较高,VP2基因的平均进化速率约为每年1.256×10 -4个氨基酸替换/位点,种群动态在近十年内趋于平缓。 结论:本研究首次成功分离Ⅲ型WUPyV临床病毒株,为WUPyV的分子进化及致病性研究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浙江省某县县域医共体抗菌药物管理案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浙江省某县县域医共体内部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和措施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方法 研究团队于2019年10月及2020年7月赴浙江省某县开展现场调查,通过目的性抽样收集医共体内两家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四家医疗机构中的15名关键知情人进行访谈,了解医共体内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与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结果 案例县县域医共体内机构已成立架构清晰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设有前置审方、事后点评、绩效奖惩等管理措施;近年来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医院门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县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乡镇卫生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仍高于国家标准.结论 案例县依托县域医共体制度优势,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自上而下管理,管理组织架构清晰,措施较为全面,注重过程管理,动态调整考核指标;但仍需加大对临床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完善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症状学临床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急诊专业住院医师人才梯队培养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卓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目前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让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有效地掌握急诊症状以及相关联的危重症疾病诊断、病情危重识别、抢救诊治流程和急救技能操作要领,突破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急诊专业临床教学日益急迫解决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情景模拟教学(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脱颖而出,是一种以高仿真模拟人及计算机系统来再现临床案例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兼具生动、直观、可重复性等特点 [1,2,3]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多以重现临床危机时刻以及各种急救技能操作设为教学场景 [4,5],在我们研究中将临床疾病危机时刻与急诊常见症状融会贯通为一个个教学模块,通过模拟教学形式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基于急诊症状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与2021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汇报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J区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J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进展,发现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支付改革的顺利推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围绕区域年度预算结算、住院医保基金支出、实施进展以及患者受益4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2019-2021年,区域年度预算结算总额的差值为负值,尚未达到收支平衡.较改革前相比,区域住院总费用增长幅度有所缓和,住院医保费用增幅有所控制.2022年至今全区适用病例入组占比保持高位水平,病种入组率高于市入组率均值.住院医保患者实际自付比例保持在30%左右,各项满意度均分在4.5分(5分)以上.结论:改革实施进程顺利推进,实际自付比例保持较低水平,患者满意程度高,但改革培训范围有限、信息系统问题凸显,需要扩大培训范围,加快DIP信息化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务人员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的培训效果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的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方法。选取2020年11至12月参加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联合举办的"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实操培训"训练班学员共73名为研究对象,在培训后进行课程设置评价问卷调查,培训前后分别进行学员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培训完成1年后,根据性别、职业、居住地等随机抽取8名学员进行访谈,并分析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学员对课程设置8项内容的满意度为97.3%~100.0%。培训后学员在ADHD诊疗的知识、技能、自信、胜任力知识掌握和胜任力实际操作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7.0(2.0)分比5.0 (4.0)分,7.0(2.0)分比5.0 (4.0)分,7.0(2.0)分比5.0 (4.0)分,6.0(1.0)分比4.0 (2.0)分,5.0(1.0)分比4.0 (3.0)分,均 P<0.001];学员的逻辑动力自评得分低于培训前[10.0(4.0)分比10.0(4.5)分, P=0.020]访谈结果共总结出7个影响因素,其中学员从业经验、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水平被8名学员全部提及,此外还包括学员职业耗竭状态、学习动机、课程设置、患儿家长素质。 结论:学员对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良好,培训后自我效能感明显提升。学员从业经验、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水平是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培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学员能力进行分班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时期儿科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选择和质量评价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儿科住院医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选择和质量评价的差异,为促进儿科住培基地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2015年至2020年期间进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住培基地的147名学员进行调查,其中2015年至2017年期间进行住培的70名学员为A组,2018年至2020年期间进行住培的77名学员为B组,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组学员比A组学员在5个方面的选择比例均较高,选择硬件条件好的医院[87.0%(67/77)比57.7%(39/70)],选择临床病例讨论[87.0%(67/77)比67.1%(47/70)],选择以疾病诊治能力培养为主[89.6%(69/77)比68.6%(48/70)],希望能够有教师带教[67.5%(52/77)比51.4%(36/70)],认为考核制度比较系统[92.2%(71/77)比64.3%(45/7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不同时期儿科住培学员对基地的硬件条件、教学培训方式、教师的依赖性的选择和考核制度的评价不同,住培基地应持续改善硬件条件、合理安排住培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住培人员考核制度和方法,促进儿科住培基地规范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