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芩承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与治疗14 d细胞炎性因子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613, P<0.05)。联合组腹胀缓解[(2.61±0.32)d]、腹痛缓解[(4.78±1.24)d]和肠鸣音恢复时间[(1.96±0.37)d]均快于对照组[(5.23±1.21)d、(8.63±1.49)d和(4.12±1.1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655、11.058、9.801,均 P<0.05)。联合组治疗14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29.74±6.13)ng/L]、白细胞介素6[(35.46±8.71)ng/L]和C反应蛋白[(62.13±10.48)mg/L]均低于对照组[(49.65±8.76)ng/L、(59.73±6.63)ng/L和(98.74±15.36)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368、12.345、10.962,均 P<0.05)。联合组治疗14 d血浆二胺氧化酶(DAO)[(1.72±0.62)ng/L]、D-乳酸[(7.85±1.43)mg/L]和内毒素[(2.13±0.46)Iu/L]均低于对照组[(3.20±0.56)ng/L、(11.27±3.10)mg/L和(4.25±0.51)Iu/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863、5.578、17.186,均 P<0.05)。 结论:柴芩承气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的活化机制及其在肾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环状GMP-AMP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DNA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将信号2’-3’环化二核苷酸(cyclic GMP-AMP,cGAMP)传递至接头蛋白干扰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激活固有免疫系统,从而发挥抵抗病毒感染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可通过识别自身DNA诱导无菌性炎性反应从而参与急性肾损伤、免疫性肾病及肾脏肿瘤的发生,可为该类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靶点。本文系统综述了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的发现、蛋白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探讨了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在肾脏疾病治疗方面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糖尿病与带状疱疹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皮肤急性炎性反应,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老年患者中,带状疱疹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疾病之一。研究证实,糖尿病为带状疱疹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诱发微血管病变、降低免疫水平,增加了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同时带状疱疹也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失调、血糖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目前,关于糖尿病和带状疱疹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两者的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在ⅡA1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评价ⅡA1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确诊的120例ⅡA1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1~63(49.2±4.6)岁。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观察研究组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分期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高危因素、间质浸润情况以及脉管癌栓的差异;采用后期放射性损伤评分标准评估比较2组患者急慢性放射性损伤的差异;通过随访比较2组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的差异。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 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分期的降期率为95.0%(57/60),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占15.0%(9/60)。2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430、0.137、0.100,均 P> 0.05)。在术后高危因素的比较中,研究组患者淋巴结(+)、残端(+)、宫旁浸润的发生率分别为3.3%(2/60)、1.7%(1/60)、0(0/6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3%(5/60)、3.3%(2/60)、6.7%(4/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35, P<0.05);研究组发生术后间质浸润的患者中,病理完全缓解率、间质浸润浅1/3的百分比分别为15.0%(9/60)、31.7%(19/60),高于对照组的0(0/60)、20.0% (12/60),间质浸润中1/3和深1/3的百分比分别为41.7%(25/60)、11.7%(7/60),低于对照组的50.0%(30/60)、30.0%(18/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875 , 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脉管癌栓的发生率为26.7%(16/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34/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109, P<0.01)。研究组患者1~2级急慢性放射性肠炎、急慢性放射性膀胱炎和急性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927~6.508,均 P<0.05)。研究组患者的5年PFS率、OS率分别为66.7%、80.0%,高于对照组的65.0%、78.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1.27、1.96,均 P>0.05)。 结论:ⅡA1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高危因素和放射性损伤,但不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人冠状病毒及其相关眼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冠状病毒为RNA病毒。从2003年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到2004年人冠状病毒(HCoV)NL63传播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疫情,均提示应高度重视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各种媒介黏附于眼、鼻、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导致感染,从而引发炎性反应、肺纤维化、肾衰竭等,严重者导致死亡。随着医学分子技术进步和临床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知可感染人的HCoV有7种,其中HCoV-NL63、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2019-nCoV可并发眼部疾病。本文针对HCoV-NL63、SARS-CoV和2019-nCoV的结构特点、传播途径、眼部致病特点和治疗等,汇总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相关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71-87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PET/CT分子显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中的应用及价值
编辑人员丨1秒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或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疲劳、肌痛、头痛、吞咽痛、腹泻、嗅觉丧失或味觉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损伤和继发感染。PET/CT在肿瘤和炎性反应性疾病的评估、随访和疗效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PET/CT在预测COVID-19感染的预后、早期发现心肌受累、多种分子显像诊断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鉴别肿瘤腋窝淋巴结转移和疫苗接种后炎性反应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脂肪乳用于局部麻醉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毒性反应的救治
编辑人员丨1秒前
惊厥和心律失常是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 LA)全身急性毒性反应(local anesthetic acute systemic toxicity, LAST)中最易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脂肪乳(lipid emulsion, LE)预防、治疗LA急性毒性反应的机制,虽仍然处于研究阶段,但是根据第三届美国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ASRA)关于局部麻醉系统毒性的实践咨询建议,应在使用LA后出现心律失常、惊厥发作的第一时使用LE治疗。相较于LA循环系统毒性,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毒性出现的更早,中毒阈剂量更低。近年来,LA的CNS毒性研究日益增多,对LE用于LA的CNS急性毒性反应救治的深入研究可能使局部麻醉并发症得到更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文章对最近几年LA的CNS急性毒性机制和最新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可为临床上遇到LA中毒出现CNS毒性症状时及时有效处理和有效解毒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充分认识COVID-19相关眼部损害,努力提高诊疗水平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在全球持续大流行,给全球医疗模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更多积累的、新的医学资料提示SARS-CoV-2感染会侵犯患者多个器官,但对其引起的眼部相关病变特征及其危害仍缺乏足够认识。已有的临床资料发现,COVID-19相关眼病主要包括眼表炎性病变和眼后节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疾病不仅表现为急性炎性反应过程,还可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微血管栓塞性病理过程,给患者,尤其是首诊为眼科的患者视力预后可能带来长期影响,准确诊断COVID-19相关眼病是眼科医生面临的挑战。眼科医生应深入了解SARS-CoV-2感染者眼病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利用目前的眼科多模式影像检查以减少患者相关眼部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疾病对视功能损害的风险。建议眼科临床工作者开展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多学科临床研究,以降低COVID-19相关眼病患者的致盲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是否能够减轻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情况,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所有患者随访至化疗结束后3个月,对比2组患者基本信息、治疗的焦虑抑郁情绪、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依从性、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治疗前和化疗结束后焦虑抑郁情绪与化疗结束后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化疗3个月后焦虑抑郁情绪和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别为(20.97 ± 3.46)、(14.27 ± 1.14)分,优于对照组的(24.99 ± 1.11)、(18.16 ± 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80、5.09, P<0.05)。对照组定期复查、坚持化疗、疾病认识、科学饮食、心理依从、自我防护的依从例数分别为19、20、21、21、19例,观察组分别为28、29、30、28、30、28例,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186~9.657, P<0.05)。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急性咽喉感觉异常、胃肠道反应、血液毒性反应例数分别为7、2、18、4例,观察组仅胃肠道反应14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8.26, P<0.05)。对照组非常满意、满意、良好例数分别为6、27、2例,观察组分别为16、18、0例,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1.853, P<0.05)。 结论: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情况,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信迪利单抗致多器官毒性反应
编辑人员丨1秒前
1例38岁女性乳腺癌复发伴肝转移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免疫治疗前患者肝、肾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用药后第3天,患者腰部皮肤出现皮疹伴瘙痒,此后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伴脱屑,双上肢及腰背部出现水疱;双眼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有异物感。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2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42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907 U/L,碱性磷酸酶(ALP)424 U/L;血肌酐(Scr)95.6 μmol/L,尿酸691.0 μ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20.87 mU/L。诊断:皮疹,甲状腺功能减退,肾损伤,结膜炎,肝损伤。考虑与信迪利单抗有关。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左甲状腺素钠、海昆肾喜胶囊口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及皮肤护理。16 d后,患者皮疹明显消退、水疱吸收,眼部不适感消失。实验室检查示ALT 111 U/L,AST 122 U/L,γ-GT 1 430 U/L,ALP 321 U/L;Scr 56.0 μmol/L,尿酸243.0 μmol/L;TSH 13.60 mU/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