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体系概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相关实验工作的主要场所,在传染病防控以及防御生物恐怖袭击方面起重要支持作用。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应制定统一的生物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标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特色”为牵引提高核事故医学救援二级救治能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核事故和核恐怖袭击具有影响广泛、破坏性强、伤员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建立一支技术精湛、训练有素、快速反应的核事故医学救援队伍十分必要。文章从特色医学专科处置、医院布局、人员编制、培育孵化机制、军地科室融合发展、装备设施维护、放射性废物管理、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对核事故医学救援二级医院建设进行了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视食源性肉毒中毒诊治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肉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s,BoNT)是由肉毒梭菌分泌的一类具有极强致死性的神经毒素,在国际上归为A类生物战剂 [1]。BoNT中毒所致的综合征有6种形式:4种自然发生,2种人为引起。即食源性BoNT中毒、外伤型中毒、婴儿BoNT中毒和成人肠道BoNT中毒都是由肠道定植和原位产生毒素引起的;医源性BoNT中毒是注射大剂量的BoNT所致,吸入性BoNT中毒可发生在生物恐怖袭击时 [2]。所有形式的BoNT中毒都会产生类似的综合征:对称性颅运动神经麻痹,随后出现下行、对称性运动无力,并可能发展为需要插管和呼吸支持的呼吸衰竭。由于临床医生对BoNT中毒的知识了解较少,加之毒物检测手段匮乏,误诊漏诊和延迟诊断的现象比较普遍。诊断不精准,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作者时常关注并诊治了大量的BoNT中毒患者 [3,4,5],结合既往的经验和教训,针对食源性BoNT中毒诊治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与同仁们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反恐医学的形成演化、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进入 21 世纪后,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袭击方式日趋多样化,造成的伤亡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有别于普通的群体性伤亡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伤员救治在现场环境、伤员群体、损伤类型等方面都有着特殊性,各国医疗机构在有效应对恐怖袭击伤员救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医学领域——反恐医学.近年来,反恐医学在应急预案、检伤分类、医疗救援响应、模拟演练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文章通过对反恐医学的形成与研究进展、医疗救援应对恐怖袭击的实践应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医疗救援系统更好地应对恐怖袭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哈顿矩阵在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框架构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将"哈顿矩阵"思维框架应用于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框架构建,探索为紧急医学救援准备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技术手段.方法 针对爆炸恐怖袭击后批量伤员救治预案的制定和处置集中住宿人群突发群体性传染病2种情况,邀请军队和地方相关专家,根据哈顿矩阵研究思路,展开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框架构建.结果 生成爆炸恐怖袭击紧急医学救援和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相关哈顿矩阵,基于对事件前、事件中、事件后的人、作用物、环境因素分析,构建了预案框架.结论 应用哈顿矩阵构建的相关预案框架更全面、系统、科学,对已有预案框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为机动医疗救援队做好紧急医学救援准备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胸部爆震伤3例救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3/2
战争、恐怖袭击中爆炸性武器(如炸药、燃料空气炸弹及航弹等)爆炸、日常工业生产和生活突发爆炸事件(如瓦斯爆炸、煤气爆炸等)产生的冲击波、高能碎片、热能等作用于机体发生的冲击伤、烧伤、吸入性损伤等多因素复合性损伤统称为爆震伤[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传染病感染者批量空运医疗后送分队抽组和备勤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传染病感染者空运医疗后送具有感染防控难度大、个人防护要求严、途中医疗操作少等特点.后送分队抽组规模与后送传染病病种、传染病病员数量、传染病病员病情及基础病情况、空运医疗后送航程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国内外传染病感染者批量空运医疗后送相关实践较少,笔者根据任务实践经验,从人员备勤、物资备勤、技术备勤等方面探讨分队备勤模式,从抽组基本原则、抽组方式、岗位职责、分队人员要求等方面探讨分队抽组模式.以期对生物战、生物恐怖袭击、传染病大流行等状况下的传染病感染者批量空运医疗后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学救援模拟训练现状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应急医学救援模拟训练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提高受训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传染病暴发、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多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场景.通过模拟训练,受训人员能在贴近真实的场景中训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学救援模拟训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学救援模拟训练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以期发现我国当前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从模拟训练内容、提高器材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维和医疗队强化爆炸物损伤能力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反恐、维和等海外军事行动中,由于作战形式的不对称性,反动武装和恐怖分子常使用简易爆炸物(IED)作为攻击武器,通过伏击、自杀式袭击等方式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坏.为更充分地了解IED所造成的损伤,本文对IED的构成、分类及致伤机制进行总结.针对维和医疗分队强化IED损伤救治能力探讨,并提出新要求,供指挥机关和参与海外军事行动的人员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里维和部队军人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及其护理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5年6月中国第三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在西非大陆执行保障任务,维和部队二级医院收治各国维和部队因受恐怖袭击而受伤或执行任务时受到意外伤害而入院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有一部分出现了创伤性心理应激障碍.因此,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对发生创伤后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生理上伤痛,还可以有效缓解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防止心理危机的产生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本文综述了维和期间产生创伤性心理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创伤后心理应激护理干预,旨在为后继维和部队治疗因创伤引起的心理应激障碍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