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例军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总结分析17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情况。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不合格者终止训练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氧饱和度过低和主诉不适。采用模拟7?500 m高度缺氧状态的训练方法,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65%的受训者,2次缺氧刺激即可明显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因主诉不适而终止训练者,其初训终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安全范围,首次复训达标后主诉症状依然存在,故其要求终止训练的原因可能为对训练的恐惧反应,而非真实的缺氧耐力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手术前后大多数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是围手术期患者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因此围手术期需要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医学治疗干预措施。文章从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的定义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评估方法、发生原因、不良影响、干预措施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下一步研究探索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急性氨气泄露事件急诊心理干预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目的:分析一起急性氨气泄露事件中急诊开展相关心理干预情况,为应急事件处置提供借鉴。方法:于2020年8月,分析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章丘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氨气罐车泄漏事件中接诊的65例患者急诊救治情况,收集事件发生后急诊开展心理干预情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分析干预有效率。结果:65例就诊患者中出现氨气刺激反应者52例,符合轻度中毒者11例,中度中毒者2例。其中发生胸闷、呼吸困难者60例,痰中带血丝者11例,咽痛者58例,声音嘶哑者43例,畏光流泪者28例,视物模糊者13例,恶心、呕吐者18例,肺部干湿性啰音者2例。与刺激反应患者比较,轻、中度中毒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消极应对评分较高( P<0.05)。心理干预有效率98.7%。 结论:群体性公卫事件中急诊心理评估及干预对患者治疗具有一定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恐惧疾病进展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目的:考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侵入性反刍、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为临床护理开展身心并护、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月—2020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肾脏病科选取204例1~5期CKD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法、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及创伤后成长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析恐惧疾病进展、反刍思维、创伤后成长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 3.0插件对数据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并用Boopstrap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29.40±11.85)分,侵入性反刍总分为(21.17±8.37)分,主动性反刍总分为(23.54±8.44)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1.68±27.18)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恐惧疾病进展、侵入性反刍、主动反刍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 P<0.01);中介效应结果分析显示,恐惧疾病进展不能直接影响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而通过侵入性反刍与主动反刍的链式中介效应对患者创伤后成长产生影响,侵入性反刍与主动反刍的链式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起到完全中介效应。 结论:恐惧疾病进展可通过侵入性反刍与主动反刍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保持适度的恐惧疾病进展及反思性态度有利于产生创伤后成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生前预嘱,缓和死亡的恐惧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生前预嘱,可能对许多人都陌生,对我也是如此。它的定义是:人们事先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服务的指示文件。简单地说,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一种说明。人生的完整体现在有始有终,而人生完整的难点在临终这一刻。面对死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拒绝和恐惧。医生的拒绝在于死亡是对医学技术的否认。家属的拒绝是怕背负"不道德"的罪名。所以在一场临终死亡大战中,过度医疗,无意义抢救,患者痛苦不堪就成了主旋律。也就有了巴金那句话:我是为你们而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酒精诱导基底外侧杏仁核神经损害引发焦虑的机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酒精滥用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和生物医学安全问题,可引发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酒精可诱导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紊乱。酒精暴露和酒精戒断后会通过BLA谷氨酸能神经元和抑制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改变引起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谷氨酸能神经元负责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的释放,而GABA能中间神经元则提供反馈抑制,抑制BLA功能,消除负性情绪。酒精的摄入可导致谷氨酸能-GABA能神经网络失衡,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导致焦虑和恐惧的产生。酒精干扰BLA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系统,增加CRF的释放量,进一步刺激焦虑情绪的产生。另外,酒精还影响BLA相关神经回路,如BLA→前额叶皮质、BLA→伏隔核和BLA→终纹床核等通路,从而影响焦虑样行为。本综述讨论了BLA内神经信号及其环路在酒精诱导负性情绪中的作用进展,以期进一步阐明酒精暴露和戒断后引发焦虑情绪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风险信号挖掘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挖掘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的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以孟鲁司特为首要怀疑药物的儿童患者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3.0版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提取患儿一般情况和AE结局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挖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的AE风险信号,将报告数≥3、 PRR≥2且 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纳入分析的AE报告共5 179例,涉及1 295个PT,采用PRR法获得233个阳性PT。AE报告数居前10位的PT为攻击性行为、焦虑、自杀意念、异常行为、抑郁、愤怒、噩梦、失眠、大声哭泣和夜惊,除大声哭泣外,均为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反应。信号强度居前10位的PT为感觉超负荷、心率异常、离别焦虑障碍、孤独恐怖症、灰尘过敏、Miller-Fisher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多血管炎、儿童人格障碍、夜惊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其中心率异常、Miller-Fisher综合征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为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233个阳性PT中共59个在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涉及10个SOC,居前5位者依次为社会环境,精神疾病,损伤、中毒和手术并发症,一般病症和给药部位情况,呼吸、胸腔和纵隔疾病。结论: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儿童患者应用孟鲁司特后的主要AE为攻击性行为、焦虑、抑郁、失眠、夜惊等,均为药品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率异常、Miller-Fisher综合征和血小板黏附性下降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全面了解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期更好地帮助患者管理造口,为进一步促进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30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37个清晰而全面的研究结果,并将相似结果归纳为8个新类别,将其合并为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自我管理存在诸多误区及障碍;对社会支持系统及连续性护理指导的渴望;产生诸多负性情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少数患者能积极应对。结论:社会、卫生医疗机构和患者家属应对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给予足够的关注,重视他们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恐惧、自卑、内疚等负性心理反应以及社交自我隔离反应。针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工作受限、社交限制等方面面临的困惑,重点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造口患者提高自我管理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医患互相疗愈的临终之路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人之将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死亡包括疾病的死亡、衰老的死亡、意外的死亡、战争的死亡等,而疾病的死亡和衰老的死亡对人是大概率事件,往往死亡场所也是以医院为主。所以这就给医生提出了一个命题:"在医学技术之外,还能学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医学除了包含技术的学习之外,作为一名医者真正要从职业中收获的是,在与患者的相处中,体味人世间的苦与乐;在与疾病的对决中,思考技术的局限性;在与临终患者的守护中,反思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医生也是普通人,脱去白衣,他可以是患者,是患者的家属;他也会被疾病所折磨,被突如其来的死亡恐惧所吓倒。如果医生忽视了这些,把自己当成刀枪不入的钢铁侠,脑子只有技术决定一切的理念,眼里见到的都是优异的医疗数据,那么这个职业最后将带给医生的是倦怠、是挫败。因为技术与疾病、死亡之间,不会有和解、妥协、接受,最后的失败者终究是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方案对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内科治疗的176例早期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88例,对照组88例。研究组失访12例,对照组失访14例,最终研究组76例、对照组74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方案的护理措施。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FoP及SPBS中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情感反应、自主性丧失、伙伴关系/家庭、应对焦虑维度评分及FoP总分分别为(35.79 ± 5.82)、(18.52 ± 3.16)、(16.23 ± 2.27)、(21.57 ± 2.92)、(110.81 ± 17.12)分,低于对照组的(47.61 ± 7.13)、(24.61 ± 3.97)、(24.52 ± 3.71)、(31.67 ± 3.87)、(147.32 ± 2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8.07~-10.41,均 P<0.05)。干预后研究组身体因素、情感因素维度评分及SPBS总分分别为(10.15 ± 1.82)、(10.17 ± 1.86)、(24.01 ± 4.25)分,低于对照组的(15.87 ± 2.57)、(16.81 ± 3.14)、(36.39 ± 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76、-15.92、-14.11,均 P<0.05)。 结论: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早期CKD患者对疾病进展的恐惧程度,缓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