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参与创伤性分娩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男性参与创伤性分娩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促进准父亲的身心健康及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pring Link、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男性参与创伤分娩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6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51个主题,进一步归纳为10个类别,综合形成4个整合结果:负性情感体验突出;决策参与缺乏、与医护人员沟通有限;创伤分娩经历对男性的影响;创伤分娩后的感悟及应对。结论:医护人员要重视男性参与创伤分娩的情感体验,满足其陪产过程中的决策信息需求,产后及时识别负性情绪并给予帮助与支持,强化以家庭为中心的围生期健康服务模式,促进准父亲的身心健康,增进家庭福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女性分娩创伤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女性对分娩创伤的真实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linicalKe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女性对分娩创伤的看法及情感体验等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并综合为5个整合结果,即:创伤的影响因素;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创伤;缺乏控制感及参与决策;人际关系;多重途径解决问题。结论:分娩创伤给女性生理、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医院、社区以及家庭应了解分娩创伤人群情感体验与需求,给予足够的支持与指导,为分娩创伤人群提供合理的医疗干预,保障其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分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9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和护理实践环境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5名血液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液肿瘤科护士低度慈心满意、高度工作倦怠和高度二次创伤应激分别占21.0%(43/205)、26.3%(54/205)和36.6%(75/2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辅导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和护士参与医院事务3个因素是血液肿瘤科护士慈心满意的主要影响因素( t=2.08、4.21、2.34,均 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60.3%;家庭支持情况、离职意向、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年龄、子女人数5个因素是血液肿瘤科护士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t值为-4.42~2.33,均 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5.8%;家庭支持情况、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年龄3个因素是血液肿瘤科护士二次创伤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 t=-2.37、-2.22、2.82,均 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15.3%。 结论: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借鉴先进管理理念,积极改善血液肿瘤科护士实践环境,增加护士人力配比,鼓励护士参与医院事务,同时重视对护士的情感支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不断提升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常见而复杂的一种创伤。如患者头部遭受钝性加速/减速暴力,可导致广泛的白质轴索损伤,即所谓弥漫性轴索损伤(DAI)。DAI影响神经环路的功能,是TBI患者出现认知、行为和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DAI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仍是一个临床难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影像学如MRI可检出不同严重程度DAI患者细微或明显的白质病变。另一方面,轴索损伤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在DAI的临床评估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此外,DAI治疗相关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亦值得关注。笔者就近期DAI无创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速病人自控镇痛智能化临床应用研究的进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麻醉与镇痛的发展,从华陀时期开始算起,已经有1 800多年的历史。西方则是1846年10月16日,Dr.Morton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圆型阶梯教室首次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成功,拉开了现代麻醉科学发展的序幕,标志着手术摆脱了恐惧、科学战胜了疼痛、病人得到了尊严,标志着现代麻醉科学的开始。疼痛是一种自我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最大特点就是个体差异大,疼痛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谁都怕痛,尤其是创伤性手术后应激反应明显增高的情况下,疼痛更加明显。在现代麻醉学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急性疼痛治疗——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也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 [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中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出47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1个类别,综合为3个整合结果,即多方面受疾病影响,生活质量低下;不同情感体验患者应对方式截然不同,分为创伤后成长和自暴自弃;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渴望得到多方面支持。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理、心理均受到疾病影响,护士应关注早期预防教育,加强疾病知识宣传,帮助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困难,重视患者心理感受,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改善患者应对策略,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童年应激与成年应激对精神健康状况的叠加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童年应激和成年应激的关系以及对成年精神健康状况的叠加影响。方法:通过网络和电话访谈,采用童年创伤问卷、自编终生应激事件表、DSM-5一级跨界症状量表(DSM5-L1CCSM)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成年健康志愿者( n=239)和精神障碍志愿者( n=387)的童年应激、成年应激和成年精神健康状况;依据童年-成年应激匹配情况分组:童年-成年应激阳性匹配组( n=108)、童年-成年应激阳性非匹配组( n=240)、童年应激阴性成年应激阳性组( n=100),童年应激阳性成年应激阴性组( n=79)和童年-成年应激均阴性组( n=99);比较分析不同分组的应激水平和精神健康状况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童年应激、成年应激和精神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结果:童年应激阳性比例为68.2%(427/626),成年应激阳性比例为71.6%(448/626),童年-成年应激阳性匹配比例为17.3%(108/626)。不同应激分组在除性别外的所有其他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年龄、受教育年限、童年应激阳性和情感虐待是成年应激发生的影响因素( P<0.01),成年应激阳性数与童年应激阳性数的交互作用( P<0.001)、成年应激阳性数与童年创伤因子的交互作用( P=0.001)和应激分组( P=0.002)对DSM5-L1CCSM总分和SDS总分有影响。 结论:童年应激对成年应激有易化作用,重复经历与童年应激同类型的成年应激会显著恶化成年精神健康预后,童年-成年应激阳性匹配是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躯体症状障碍患者注意偏向与负性认知、童年创伤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躯体症状障碍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及其与负性认知和童年创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3例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躯体症状障碍组)和33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躯体症状障碍诊断B标准量表(somatic system disorder-B criteria scale,SSD-12)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选用儿童期创伤量表(chil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评估童年期创伤经历。利用E-prime软件编辑点探测范式测量反应时,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的注意偏向,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注意偏向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童年期创伤的相关性。 结果:躯体症状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负性图片的反应时[(510.86±124.72)ms]均较正性图片反应时[(504.21±117.21)ms]长( F=9.10, P<0.05),躯体症状障碍组负性注意定向分数[(5.22±28.02)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62±3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97, P<0.05)。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对正性情绪的脱离困难与其对疾病的认知呈正相关( r=0.403, P<0.05),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对负性情绪的脱离困难与情感忽视呈负相关( r=-0.399, P<0.05)。 结论:减少童年创伤的发生和纠正患者的负性认知可能有助于改善躯体症状障碍的注意偏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和照顾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就诊的86例白血病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和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价疗效。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41例,对照组纳入40例。干预后,试验组PTGI中个人力量、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21.10 ± 4.47)、(19.95 ± 6.18)、(5.12 ± 0.95)、(73.41 ± 8.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8 ± 4.50)、(17.60 ± 3.30)、(4.65 ± 1.05)、(66.13 ± 6.3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17~4.420,均 P<0.05或0.01)。试验组FCTI中疾病认知能力、基础照护技能、情感管理能力、寻求利用支持资源能力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41 ± 1.76)、(4.10 ± 1.09)、(6.71 ± 1.12)、(5.56 ± 1.16)、(38.00 ± 3.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0 ± 1.58)、(4.63 ± 1.10)、(7.58 ± 1.74)、(6.33 ± 1.53)、(41.18 ± 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64~3.286, P<0.05或0.01)。 结论: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和照顾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治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ICU记忆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治疗(EMD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ICU记忆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6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认知训练,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8次EMDR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ICU记忆量表(ICUM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ICUMS中事实记忆、情感记忆、妄想性记忆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19.48 ± 5.14)、(10.45 ± 2.62)、(7.06 ± 2.62)、(37.00 ± 6.12)分,对照组分别为(24.58 ± 7.38)、(13.58 ± 4.07)、(9.48 ± 3.57)、(47.64 ± 9.9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14~5.22,均 P<0.05)。干预组PCL-C量表中警觉性增高、回避/麻木、重新体验症状群得分和总分分别为(8.09 ± 2.13)、(10.42 ± 2.62)、(7.24 ± 2.69)、(25.76 ± 4.25)分,对照组分别为(9.30 ± 2.35)、(12.73 ± 2.11)、(9.24 ± 2.51)、(31.27 ± 4.9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20~4.85,均 P<0.05)。 结论:EMDR治疗可有效减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ICU记忆和改善PTSD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