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轨迹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纵向变化轨迹,分析心理维度、社会支持维度及炎症因子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纵向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我院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6周(T1)、术后3个月(T3)、术后6个月(T4)、术后9个月及术后12个月(T5)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调查患者5个时间点的PTSD水平,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识别轨迹类别,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采用LCGM方法将19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PTSD的变化轨迹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PTSD低水平组(占41%)、PTSD下降组(占33%)、PTSD进展组(占26%);选择PTSD低水平组作为参考类别,采用逐步进入法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下尿路不适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越高的患者更易进入PTSD下降组,炎症因子(IL-6、TNF)、恐惧疾病进展及侵入性认知水平越高的患者更易进入PTSD进展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的PTSD存在异质性,有3种不同的变化轨迹,尤其应重视初始分值较低的PTSD进展组.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术后早期的身体不适症状,同时重视心理因素如恐惧疾病进展、侵入性认知及炎症因子对PTSD轨迹的预测作用,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术后PTSD慢性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状况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肠造口是治疗结直肠癌、炎性肠病、肠梗阻、肠外伤等疾病的常见术式[1].由于肿瘤病情与肠造口的特殊性,一半以上的造口患者遇到心理社会问题,如自卑感、病耻感和社交焦虑,出现自我封闭,拒绝社交等社会疏离行为[2,3].社会疏离是指个体因各种原因对社会行为的潜在影响而产生一种自我疏远和疏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含主观感受(孤独、无助等负性情绪体验)和客观行为(社交回避、社交范围减少等)[4].而逐渐剥夺社会化是一种强大的慢性应激源,不仅会产生心理、精神异常,损害认知功能,出现社会认知缺陷[5],也会影响癌症的复发和长期生存率,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6].本文对肠造口患者社会疏离感动态变化轨迹、影响因素、预防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心理状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型糖尿病作为儿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患儿父母肩负着孩子日常糖尿病管理的责任,父母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家庭环境、家庭行为及患儿心理健康状况,还会对日常糖尿病管理造成影响。本文从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对当前研究进行综述,阐述患儿父母可能存在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抑郁、慢性悲伤等不良心理状态;分析影响患儿父母的疾病相关因素及社会因素、医护因素;对缓解患儿父母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同伴支持、阶梯式护理模式进行归纳。建议医护人员对1型糖尿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探索能被我国患儿父母所接受的心理支持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危重症儿童入院时心理社会特点及急性应激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儿童入住PICU后发生急性(acute stress,AS)和创伤后应激(posttraumatic stress,PTS)的风险增加。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目标为探究PICU住院患儿院前心理社会特点及其与AS的关系。设计:观察性研究。场所:一家城市中心学术型儿童医疗中心的PICU。对象:纳入8~17岁且预计PICU住院时间>24 h患儿。测量方法:入院期间患儿完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以评估入院前心理社会症状,包括入院前PT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AS现况。主要结果:共招募111名儿童(平均年龄12.9岁,60%为男性,58%为拉丁裔)。一半(51%)患儿报告有院前创伤史,几乎所有儿童(96%)都有PTS。他们各方面生活质量都显著受损。儿童住院期间AS发生率高,74.8%具有AS症状,6%符合AS障碍诊断标准。单变量分析显示,儿童年龄、生活质量、慢性病和PTS与更严重的AS相关。结合儿童年龄、急慢性疾病,QOL和PTS对A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院前QOL和PTS与院内AS发生显著相关,并可解释34%的模型方差。结论:本次调查是对PICU患儿入院前心理社会特征的一项新的评估。纳入研究的儿童AS报告率高,这与PTS病史和QOL恶化有关。与PTS的关系与先前对复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一致,并增加了人们对长期心理社会预后的担忧。本文数据加深了对住院期间致AS因素的理解,并可能增进对心理社会支持整合模型重要性的认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激和应对方式对癔球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激和应对方式对癔球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80 例癔球症患者资料,完成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包括生理综合评分(PCS)和心理综合评分(MCS)],主观应激问卷10(PSS-10),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并分析基线特征、应激、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癔球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既往慢性病数、年龄及应激、面对、回避影响患者的PCS( F=3.647, r=-0.263、-0.634、0.249、-0.329, P值均<0.05),而收入、婚姻状况及应激、面对、屈服影响MCS( F=1.963、5.764, r=-0.312、0.384、-0.360, 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应激与PCS、MCS均呈显著负相关( t=-3.883、-9.708, P值均<0.01),面对与PCS和MCS呈显著正相关( t=2.030、2.798, P=0.044、0.006),屈服与MCS呈显著负相关( t=-1.585, P=0.025),年龄与PCS显著负相关( t=-2.736, P=0.007),收入与MCS显著正相关( t=2.497, P=0.013)。 结论:高龄、低收入、应激水平高、采用屈服应对、减少面对应对均可降低癔球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规律运动对慢性创伤性脑病的改善效应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规律运动时不恰当的反复打击头部,可引起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mTBI),产生持续的认知、行为和精神问题,最终导致慢性创伤性脑病(CTE)。但是,规律运动也能够作为一种抗大脑认知衰退的神经保护剂,对大脑的可塑性产生影响。规律运动能够通过减少异常蛋白堆积、促进神经发生及突触形成、增加突触可塑性和血管生成、改善微循环、抗微炎症和氧化应激、促进心理健康等方式提高大脑学习、记忆及认知功能,并显著地改善CTE的疾病过程。本文围绕CTE的病理改变及发生机制综述如下,探讨规律运动改善CTE后神经功能的机制,以期为CTE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血管外科接收的9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心理应激程度将其分为心理应激障碍组和正常组各45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9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平均年龄(65.38±3.44)岁、性别男65例、女25例,手术时长(110.42±5.35)min、SCL-90得分≤160分45例,>160分45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家庭关怀度(APGAR)、疾病知晓是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知晓差、睡眠质量低、家庭关怀度不足等均为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发生心理应激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无术前健康教育、睡眠障碍、家庭关怀度不足等为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对其开展健康知识教育、睡眠管理及家庭支持等干预,减轻心理应激障碍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糖变异性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及其优化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血糖变异性与持续性高血糖状态相比,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危害更大。血糖变异性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内皮功能障碍、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学机制,参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增加致残率及致死率,加重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负担。从药物选择、营养因素、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等方面进行优化,可能起到改善血糖变异性、提高糖尿病治疗水平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职业应激相关因素对电子器件制造员工生活满意度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电子器件制造员工生活满意度现况,并分析职业应激对其的影响,为实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2016年6至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员工2 251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员工的人口学资料、职业相关资料,并采用简明工作要求-自主模型(job demcond-control model,JDC)、付出-回报失衡模型(effort-reward imbanlance model,ERI)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well-being index,WHO-5)调查员工生活满意度,分析员工生活满意度现况以及JDC、ERI职业应激各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中生活满意度低者773名,检出率34.3%(773/2 251)。是否外来务工、用工合同类型、周工作时间(h)、工作制、是否接触危害因素、患慢性疾病和所有职业应激因子水平组间低生活满意度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触危害因素、工作付出高和工作内在投入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低生活满意度的危险因素( OR=1.544、1.376、1.788, P<0.05)。非外来务工、工作回报高、自主程度高和社会支持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员工低生活满意度的保护因素(OR=0.606、0.390、0.615、0.622, P<0.05)。 结论:企业对员工加强危害因素防护教育,重视接触危害因素、工作付出高的员工,提高工作回报、自主性和员工社会支持,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建设健康企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ADPH氧化酶-4和酸敏感受体在心理应激小鼠食管中的表达及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诱导酸敏感受体在小鼠食管中的表达及氧化应激在食管炎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即慢性束缚应激(Stress)组和正常对照(Control)组。应激组小鼠每天在自制式束缚器中限制活动2 h,其余时间两组小鼠在相同环境中自由饮水摄食,实验持续14 d。光镜下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食管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在小鼠食管及血清中的表达。进一步通过qRT-PCR方法检测食管组织中酸敏感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HE染色后应激组小鼠食管黏膜组织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反应和炎症性改变,而对照组小鼠食管全层未发现明显异常。两组小鼠炎症评分结果显示,应激组小鼠食管黏膜损伤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x-4主要表达于食管固有层、黏膜及黏膜下层,应激组Nox-4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应激组小鼠食管黏膜组织中Nox-4 mRNA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2.67±0.6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Nox-4在应激组小鼠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42±0.01)ng/ml vs (2.13±0.3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应激组酸敏感受体如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TRPV-1)、TRPV-4、酸敏感离子通道-1(ASIC-1)、ASIC-2和ASIC-3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应激组Nox-4 mRNA表达与TRPV-1、TRPV-4、ASIC-1、ASIC-2、ASIC-3 mRNA表达之间呈正相关( r=0.97、0.94、0.98、0.95、0.99, P<0.01)。 结论:心理应激引起酸敏感受体的异常表达,并诱导炎症和氧化应激产生,从而导致食管高敏感性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