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15例;年龄为(64±12)岁。所有患者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用以穿戴式监测设备为基础的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实施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观察指标:(1)心率变异性(HRV)监测结果。(2)血糖和血氧监测结果。(3)运动和睡眠监测结果。(4)人体成分监测结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IQR)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SPSS转换功能转换为正态分布资料后再进行检验。手术前后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1)HRV监测结果。HRV指标中,从术前至术后第3天,50例患者NN间期标准差从(103±26)ms变化为(101±36)ms,每5min 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从(45±16)ms变化为(33±12)ms,相邻NN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占NN间期心搏总数的百分比从6.02%(4.96%)变化为5.79%(4.20%),低频功率从376.78(468.96)ms 2变化为742.79(525.20)ms 2,高频功率从273.61(273.58)ms 2变化为397.48(164.87)ms 2,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从1.6±0.5变化为1.6±0.6,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4.43,26.15,24.58,5.51,6.11,6.02, P<0.05)。(2)血糖和血氧监测结果。从术前至术后第3天,50例患者血糖从6.75(2.05)mmol/L变化为6.90(2.63)mmol/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84, P<0.05);血氧从97.00%(5.00%)变化为97.5%(3.0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25, P>0.05)。(3)运动和睡眠监测结果。从术前至术后第3天,50例患者运动步数从3 043(1 224)步变化为1 473(767)步,睡眠时长从(8.2±1.1)h变化为(7.3±0.8)h、睡眠评分从(80±10)分变化为(78±5)分,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716.46,29.02,47.32, P<0.05)。(4)人体成分监测结果。手术前后,50例患者体质量从(63±8)kg变化为(61±8)kg,体脂率从24%±8%变化为22%±9%、肌肉量从43(12)kg变化为41(17)kg,体质量指数从(23.0±2.6)kg/m 2变化为(22.1±2.5)kg/m 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19,3.00, Z=-2.78, t=7.34, P<0.05);基础代谢从(1 390±134)kcal变化为(1 379±139)kca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2, P>0.05)。 结论:围手术期多维度数字化监测平台应用于胃癌患者能精准监测围手术期应激水平和评估术后康复状态,并呈现可视化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管理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 降低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糖变异性是评价血糖控制效果的新指标。长期血糖变异性,反映血糖从几个月到几年的波动,主要表现为随访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异性,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全因死亡相关。对大型临床试验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行动(ACCORD)的分析发现,在强化治疗组,HbA1c变异性与平均值结合,可以解释强化降糖治疗组的全因死亡增加。这给予日常糖尿病管理重要的启示:为了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应采取措施将HbA1c的变异性纳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强化血糖监测在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强化血糖监测护理方案对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6—12月入院行CABG于72 h内转出ICU的冠心病合并高血糖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血糖监测在内的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两组CABG术后患者转至普通病房3 d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MGL)、血糖标准差( 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 CV)。 结果: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的MGL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 SD存在组间效应;MAGE存在时间和组间效应; CV存在组间效应以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 结论:在患者转出ICU到普通病房术后1~3 d内,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继续给予强化血糖监测与护理能够减少血糖变异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正常体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减速力(DC)与正常体重肥胖(NWO)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常体检的6~17岁儿童青少年20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和体脂比例(BF%)分为正常体重肥胖(NWO)组50例、正常体型(NWL)组51例、超重肥胖(OW-OB)组99例。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自动计算正常窦性N-N间期标准差(SDNN)、全部记录中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等HRV指标和DC;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和血脂,累计积分得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评分(CRS)。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一般资料、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DC和CRS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S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NWO组、NWL组和OW-OB组的SDNN[(120.88±16.36) ms比(129.07±16.36) ms比(109.29±16.38) ms, F=26.231, P<0.001]、SDANN[(64.44±11.61) ms比(66.25±8.34) ms比(61.70±6.85) ms, F=5.048, P=0.007]、rMSSD[(27.02±3.87) ms比(27.51±5.92) ms比(25.12±6.78) ms, F=3.328, P=0.038]、pNN50[(12.62±4.04)%比(13.39±2.26)%比(11.22±2.93)%, F=9.099, P<0.001]、DC[(4.83±0.20) ms比(4.94±0.33) ms比(4.63±0.28) ms, F=23.496, P<0.001],CRS(0.94±0.87比0.69±0.19比1.57±1.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 r=0.211, P=0.003)、BF%( r=0.558, P<0.001)与CRS呈正相关,SDNN( r=-0.258, P<0.001)、DC( r=-0.499, P<0.001)与CRS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F%(95% CI:0.098~0.265, P<0.001)和DC(95% CI:-3.962~-1.391, P<0.001)是预测CM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BF%升高与DC下降是CM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成分和HRV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潜在高风险人群,早期干预,降低CMD患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特点与优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升高,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胰岛素治疗仍面临起始和强化治疗延迟的挑战,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治疗中潜在的低血糖风险、血糖变异性和治疗依从性等多方面的问题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与既往常用的胰岛素制剂相比,新型胰岛素类似物制剂具有作用时间延长、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更稳定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可提升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改善血糖变异性,提高患者治疗意愿和依从性,为糖尿病患者安全、便捷、稳定控制血糖提供了良好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空腹血糖变异性对男性髋部骨折的影响:来自开滦研究的结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社区男性空腹血糖(FPG)变异性对髋部骨折的影响。方法: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06年度、2008年度及2010年度连续3次在开滦总医院及其下属医院共计11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公司在职或离退休男性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度健康体检作为随访起点,新发髋部骨折作为终点事件,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FPG标准差(FPG-SD)三分位将观察对象分为3组,分别为T 1组(FPG-SD<0.33 mmol/L)、T 2组(FPG-SD为0.33~0.59 mmol/L)和T 3组(FPG-SD≥0.60 mmol/L)。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发生终点事件的累积发病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水平FPG-SD对髋部骨折的影响。 结果:最终纳入43 969例研究对象,在中位随访11.02(10.60,11.33)年期间,共发生177例髋部骨折。T 1、T 2、T 3组髋部骨折发病率分别为0.27%(40/14 630)、0.39%(57/14 695)和0.55%(80/14 64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 1组相比,T 2组和T 3组发生髋部骨折风险的HR值(95%CI)分别为1.28(0.85~1.92)和1.64(1.10~2.47)。 结论:FPG变异性增加是男性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尿酸水平变异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变异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北京市平谷区医院2015年建立的2型糖尿病肾病队列中的240例患者进行分析。测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计算尿酸水平变异性,并根据患者尿酸变异性的四分位数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6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情况,根据随访的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进一步明确血尿酸水平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相关性。结果:截止至末次随访日期2022年7月,A组失访24例,B组失访27例,C组失访20例,D组失访22例,最终A组纳入36例,B组纳入33例,C组纳入40例,D组纳入38例。四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患者尿酸变异性的四分位数的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进展发生率升高(A、B、C、D组进展发生率分别为16%、49%、63%、79%, F = 0.95,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变异性与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进展呈正相关( r = 0.482、0.501,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患者尿酸变异性的四分位数的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 OR = 3.521、5.226、6.548, P<0.05)和视网膜病变( OR = 3.733、4.844、5.872, P<0.05)进展风险逐渐增加。 结论:血尿酸水平变异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进展呈正相关,随着血尿酸水平变异性的四分位数的增加,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进展风险越高,定期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空腹血糖变异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变异性(GV)与妊娠期糖尿病(GDM)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GDM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中空腹血糖(FBG)水平将患者分为FBG正常组(A组, n=56)和FBG升高组(B组, n=34),采用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确定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长期空腹血糖标准差(SD FBG)、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 FBG)、空腹血糖平均连续变异性(ASV FBG)与GDM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B组患者与A组患者的FBG[(6.83±1.03)mmol/L与(4.62±0.58)mmol/L]、1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hOGTT)[(13.03±1.39)mmol/L与(11.42±1.04)mmol/L]、2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OGTT)[(10.23±1.51)mmol/L与(9.42±0.74)mmol/L]进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87.43、144.76、10.39,均 P < 0.05);B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A组明显偏高[(7.19±1.01)mmol/L与(5.03±0.42)mmol/L]( t=14.15, P < 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ASV FBG[(0.36±0.26)mmol/L与(0.58±0.23)mmol/L]、SD FBG[(0.41±0.21)mmol/L与(0.55±0.38)mmol/L]和CV FBG[(6.94±1.31)mmol/L与(9.43±2.45)mmol/L]值均明显偏高 (t=4.06、2.25、6.28,均 P < 0.05)。B组患者的年龄和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均较A组显著偏高 (t=3.82、7.53,均 P < 0.05)。年龄、孕前BMI、FBG、1hFBG、2hFBG、HbA1c、ASV FBG、SD FBG和CV FBG是影响GDM重度病变的危险因素( OR=1.230、1.887、301.406、3.957、1.947、41.861、5.421、2.057,均 P < 0.05)。FBG的标准差(SD FBG)、平均连续变异性(ASV FBG)和变异系数(CV FBG)与GDM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0.234、0.555、0.408,均 P < 0.05)。 结论:空腹血糖变异性与GDM风险呈正相关,年龄、孕前BMI、FBG、1hFBG、2hFBG、HbA1c、ASV FBG、SD FBG和CV FBG同时也是影响GDM重度病变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序贯再通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序贯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PCI)组(观察组)90例和传统的直接PCI(pPCI)组(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2周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心肌充血分级(MBG)3级血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78%比63.33%,χ 2=4.51, P=0.03)。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周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70 mm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23.33%,χ 2=5.69, P=0.02)。以观察组为变量对2周SDNN<70 mm的影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 OR值为0.36,95% CI 0.16~0.85, P=0.02。影响SDNN<70 mm发生率的其他因素:心肌灌注MBG 3水平( OR=0.45,95% CI:0.16~0.95, P=0.03)、再灌注时间( OR=2.65,95% CI:1.06~5.98, P=0.04)、入院血糖水平( OR=1.96,95% CI:1.04~7.71, P=0.04)、血清肌钙蛋白I(TnI)值( OR=2.06,95% CI:1.03~5.68, P=0.04)及心脏功能水平( OR=2.18,95% CI:1.08~6.89, P=0.04)。 结论:序贯再通PCI治疗在改善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同时可提高心率变异性指标和降低SDNN<70 mm的发生率,优于传统的直接PCI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HbA 1c水平2型糖尿病STEMI行急诊PCI患者的血糖变异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下空腹血糖(FPG)的短期变异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因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HbA 1c达标组(<6.5%)和未达标组(≥6.5%),定义的血糖变异性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变异指数(FPG-VS)、独立于均数的血糖变异系数(VIM)和空腹血糖均数(FPG-M),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不同HbA 1c水平、血糖变异风险指标与MACE之间的关系。 结果:612例患者最终纳入分析。HbA 1c未达标组(302例)血糖变异性指标(FPG-VS、VIM)均高于达标组(310例):FPG-VS[(0.7±0.3) vs (0.4±0.4), P<0.001],VIM[(0.4±0.2) vs (0.3±0.2), P<0.001],而两组FP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3.2) vs (8.0±3.9), P=0.221]。在HbA 1c未达标组,FPG-VS、VIM和FPG-M与30 d内MACE风险相关性分别为0.89(95% CI:0.69~1.15)、1.21(95% CI:0.65~2.25)和1.06(95% CI:0.97~1.16)(均 P>0.05)。在HbA 1c达标组,FPG-VS与30 d内MACE风险增加相关( P=0.04):其中FPG变异值≥1 mmol/L次数每增加1次,多因素校正后,30 d内MACE风险增加8%( OR=1.08,95% CI:0.71~1.65);与FPG-VS<20%相比,FPG-VS≥80%的30 d内MACE风险增加33%( OR=1.33,95% CI:0.21~8.25, P<0.01),而VIM和FPG-M与30 d内MACE风险相关性分别为1.65(95% CI:0.96~2.83)和1.15(95% CI:0.98~1.35)(均 P>0.05)。 结论:高FPG-VS与HbA 1c未达标的STEMI患者近期MACE风险相关,在HbA 1c达标后,FPG-VS仍然是独立于HbA 1c的MACE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