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肺泡和/或气道异常导致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表现出胸闷、慢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威胁生命健康[1,2,3]。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为COPD良好转归的关键。不规律治疗诱使疾病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致病情与肺功能严重程度不一致,不利于早日康复[4]。健康素养指个体获取、理解并利用健康信息做出健康决策[5]。高水平健康素养有助于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康复训练依从性好[6]。社会支持指源于个体外的所有支持总和,可降低或防止外部伤害,适应社会好[7]。自我运动是个体在环境中判断自身能否充分执行、完成训练行为的信心[8]。社会支持及运动自我是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者在COPD健康素养影响康复训练依从性中的作用报道尚少[9,10]。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素结合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血液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72例为对象,预后不良39例为观察组,预后良好33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两组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指标与呼吸频率、气体交换指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结果:观察组HBP 371.00(331.00,411.00)ng/ml、DD 782.13(276.08,1 288.17)μg/L水平高于对照组HBP 157.23(115.91,198.55)ng/ml、DD 300.27(160.44,440.10)μg/L(P<0.05)。观察组HBP水平与IL-6、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hil ratio, N%)、D-Dimer呈正相关(r=0.021,P=0.862;r=0.287,P=0.016;r=0.300 ,P=0.012;r=0.254,P=0.033),HBP水平与PCT、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079,P=0.515;r=-0.329,P=0.007)。HBP预测COP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9优于PCT的AUC 0.63、IL-6的AUC 0.56、DD的AUC0.63、WBC的AUC 0.71、N%的AUC 0.68。结论:血液中HBP可作为预测COPD预后不良风险的参考指标,对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适用于大鼠气道高压脉冲电场消融的导管电极研制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目前仅在小样本的临床病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未阐明.为了加速其临床应用进程,迫切需要通过大量动物实验来探究相关分子机制.大鼠相较于其他实验动物,更易于构建COPD模型,并且拥有相对完备的组织和分子学实验试剂是进行探究脉冲电场消融COPD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因此,开发适用于SD大鼠呼吸道的消融导管电极尤为重要.该研究首先观察了大鼠的气道解剖结构,并对导管的材质、硬度、直径、电极环尺寸、正负极间距、导管的绝缘处理、导丝与电极环的焊接技术,以及导管通气孔等关键设备参数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种带有通气功能的PVC消融电极导管.接下来,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该电极可施加的场强,并在正常大鼠中进行了验证,以评估电极的电学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高压脉冲电场治疗COPD的相关机制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效果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由炎症引发气流阻塞为特征的肺部疾病.COPD临床表现除常见的咳嗽、咳痰外,持续的气流受限和肺部生理功能下降以及肺纤维化改变也被认为是其主要病理症状[1-2],重症病情易恶化成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3-4],截止至2017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人数估计为5.449亿,其中约55%的病例归因于COPD;截止至2019年,COPD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8.2%[5].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成为全民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如何预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维生素D对肺部疾病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维生素D(vitamin D)是一种脂溶性的开环固醇类物质[1]。维生素D2(多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或骨化二醇[25-羟维生素D3,25(OH)D],骨化三醇[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是维生素D的两种主要形式[2]。维生素D2主要来自植物和真菌,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动物中,或是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下自然合成。维生素D的功能包括调节人体钙、磷的稳态和控制骨代谢。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骨骼健康,还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通常伴随着炎症增加和免疫系统失调,如糖尿病、哮喘和类风湿性关节炎[3]。维生素D的生物活性形式是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也被称为"D激素"或"活性维生素D"[1],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结合并直接调节维生素D靶组织(如肠道、肾脏和骨骼)中的基因表达来发挥作用[4]。根据《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维生素D摄入不足者的的治疗剂量为:0~1岁400~1 000 IU/d;2~18岁600~1 000 IU/d;19~50岁1 500~2 000 IU/d;50岁以上1 600~2 000 IU/d[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眼底OCT形态改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疾病常伴有慢性缺氧,进而导致全身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改变并引起血管反应性损伤.视网膜和脉络膜作为眼部重要结构,具有丰富血流灌注,极易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微结构变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观察这种微结构变化的理想工具,能无创、非侵入性地评估视网膜各层微结构和微血管病理改变.目前尚缺乏关于COPD患者眼底OCT形态改变的研究总结,文章详细回顾了当前有关COPD患者眼底OCT形态变化的研究,重点探讨了视网膜和脉络膜在结构与血流方面的变化,旨在概括COPD对眼底微结构的影响,探索这些形态学变化的潜在机制,并为COPD患者的眼底病变评估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苍龟探穴针法联合EDP诊治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肺通气功能、机体炎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external diaphragm pacer,ED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肺通气功能、机体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接收的AECOP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ED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探究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肺通气功能、机体炎症以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ECOPD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最大自主通气 量(maximum autonomous ventilation volume per minute,MVV)以及用 力 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0.05),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苍龟探穴针法联合EDP可有效改善AECOPD的临床症状和通气功能,缓解机体炎症,提高患者的血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转归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疗效与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康复、延续的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评分(40.49±3.98)分低于对照组(58.32±5.8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10.17±2.15)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11.24±2.25)分低于对照组(15.73±3.28)分、(16.22±3.5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1.93±0.35)L、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3.21±0.62)L、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0.56±0.18)L/s、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MMEF)(0.49±0.15)L/s高于对照组(1.52±0.31)L、(2.24±0.51)L、(0.41±0.12)L/s、(0.31±0.11)L/s(P<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25例(71.43%)高于对照组20例(47.62%)(P<0.05);观察组有效31例(88.57%)高于对照组30例(71.42%)(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改善COPD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肺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上海杨思医院及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74例中、重度AECOPD患者为对象,中度AECOPD患者90例为对照组、重度AECOPD患者84例为观察组;记录患者入院时、入院第10天的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PR)、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ressure, PaO2)、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 PaCO2)、呼吸困难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及SII与其他指标相关性。结果:入院时对照组SII (1354.5±324.5)×109/L、血清CRP(60.2±16.4)mg/L、血清PCT(3.26±0.58)ng/ml、pH(7.18±2.11)、PaO2(55.9±13.8)mmHg、PaCO2(56.6±16.8)mmHg、氧合指数(266.4±60.2)mmHg、呼吸困难评分(2.54±0.51)分,观察组(1 892.3±511.2)×109/L、(78.3±20.1)mg/L、(7.32±2.21)ng/ml、(7.09±2.16)、(46.5±11.4)mmHg、(76.5±23.4)mmHg、(222.1±45.5)mmHg、(3.44±0.66)分;入院第10天,对照组SII (667.1±156.1)×109/L、血清CRP(25.4±5.4)mg/L、血清PCT(1.49±0.39)ng/ml、pH(7.34±2.32)、PaO2(76.2±18.8)mmHg、PaCO2(45.7±14.2)mmHg、氧合指数(362.8±88.7)mmHg、呼吸困难评分(1.08±0.36)分,观察组(987.2±261.3)×109/L、(33.2±10.9)mg/L、(2.11±0.90)ng/ml、(7.32±2.21)、(66.2±15.3)mmHg、(55.3±17.8)mmHg、(318.3±73.5)mmHg、(2.15±0.59)分。两组入院时和入院第10天,SII、血清CRP、血清PCT、pH、PaO2、PaCO2、氧合指数、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与第10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0天SII与血清CRP、PCT、PaCO2、呼吸困难评分呈正相关性,与pH、PaO2、氧合指数呈负相关性。观察组生存74例(88.10%),死亡10例(11.90%);对照组生存88例(97.78%),死亡2例(2.22%),观察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II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病情越重SII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脾多肽治疗AECOPD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脾多肽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P物质(P substance, SP)、神经激肽-1(neurokinin-1, NK-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IFN-α、IFN-γ及IL-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α(4.23±0.85)ng/L、IFN-γ(14.91±3.15)ng/L、IL-2(4.28±0.51)ng/L低于对照组(7.12±2.09)ng/L、(17.53±3.67)ng/L、(5.16±0.44)ng/L(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gM、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M(0.94±0.16)g/L、IgA(0.52±0.15)g/L低于对照组(1.37±0.27)g/L、(0.77±0.34)g/L(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K-1R mRNA、SP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K-1R mRNA(1.38±0.27)g/L、SP mRNA(1.58±0.21)g/L低于对照组(3.43±0.32)g/L、(3.27±0.29)g/L(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0例(85.71%)高于对照组22例(68.75%)(P<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治疗AECOPD可有效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