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升机战创伤救治能力建设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5/25
以直升机为平台的战、创伤空中救护网络具有迅速及时、机动灵活、不受地形影响等优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急救救护的重要力量.本研究探讨在新时代军事变革的大潮下,依托我军搜救力量构建服务于我国平、战时的直升机战、创伤空运救护能力.通航和民航领域在全国急救体系中,具有无战时应急动员、审批程序简单、分布点位广泛、制约因素少的重要优势,军民融合模式下的国家空中医学救援对于整合空中医学救援更具价值,旨在提高人民医疗保障水平和战场保障能力,加强卫勤保障,为新形势下战伤救治储备实用的空运救护力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便携式折叠翼搜救无人机设计与仿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设计一种救援人员可随身携带且部署灵活快捷的搜救无人机,以满足战场环境下救援人员对无人机的使用需求.方法 利用三维设计软件CATIA完成无人机机体结构设计,充分利用无人机机体内部空间采用可折叠式机翼,减小无人机体积.通过ABAQUS对无人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与整机的模态分析,验证结构可靠性,并利用机器人仿真软件Webots对无人机进行运动仿真.结果 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该无人机结构设计合理,可通过手抛起飞或采用身管式武器发射2种方式进行快速有效的部署,降低了救援人员使用无人机的难度.结论 便携式折叠翼搜救无人机的设计与仿真研究对物理样机的研发有着重要意义,为我军救援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无人机小型化的发展也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战场伤员智能感知体系部署与运用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3/23
随着全球新军事革命的日益深化,围绕战场伤员搜救先进信息技术的研究增多,如何实时、精准、智能地感知定位伤员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基于前期构建的战场伤员智能感知体系,围绕其部署模式、运行机制、运用验证等适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战场伤员感知、精确定位、搜救引导、战救协同及可视指控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最后,对伤员智能感知体系运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并阐述了该体系实战化应用能力与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美军战场人员搜救案例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美国军队“战场人员搜救”是指由救援部队实施,在不确定或敌对环境及禁入地区寻回遇险人员的特殊任务;“人员恢复行动”是指准备和实施受困人员恢复与回归社会的军事、外交、民事行动的总称.美军通过战场联合搜救,践行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联合作战效能,提升国家软实力.文章介绍美军战场联合搜救的组织机构和报告、定位、支持、救援、重返社会等五大行动实施步骤,总结美军战场联合搜救的主要特点,即系统谋划搜救全流程体系、注重建设专业搜救力量、列装先进搜救逃生装备、全员培训生存专业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美国军队战场人员搜救条令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美国军队的“战场人员搜救”是指由救援部队实施的,在不确定或敌对的环境及禁入地区,寻回遇险人员的特殊任务.战场人员搜救行动的目的是确保联合作战效能、提升国家“软实力”.本文介绍了美国军队负责战场人员搜救的组织机构,战场人员搜救行动的主要实施步骤(报告、定位、支持、救援、重返社会);总结了美国军队实施战场人员搜救的主要特点,包括系统谋划战场人员搜救全流程体系,注重专业的人员搜救力量建设,列装先进的人员搜救与逃生装备,全员培训生存专业技能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无人机搜救平台的海上落水伤员搜救卫勤决策系统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文献研究总结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卫勤领域的应用,结合某校“联卫2018”海上演习情况,明确无人机技术运用于海上落水伤员搜救的可能性,并针对实际需求,设计基于无人机搜救平台的海上落水伤员搜救卫勤决策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与接收、信息处理与信息输出三个功能模块,与前端无人机结合,用于快速发现落水伤员,掌握伤员伤情情况及地理位置信息,提出搜救方案,以提高单舰对落水伤员的搜救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便携式体外膜肺生命支持设备在寒区早期救治阶段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现阶段便携式体外膜肺生命支持设备在寒区早期救治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最新综述,揭示相应启用标准及面临的问题,为寒区危重伤员早期救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寒区战场创伤的特点,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搜索,评价已经出现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严重低体温伤员,早期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对生存率的影响,并对相应启动标准进行总结.结果:①对于寒区创伤性CA患者,传统心肺复苏进行至15 min仍无效时,应尽快实施体外心肺复苏.过渡时间应控制在30 min,最长不超过60 min.②寒区ARDS患者,当FiO2>90%、PaO2/FiO2<150 mmHg和(或)Murray评分为2~3时,即可以考虑启动ECMO支持.而当FiO2>90%、PaO2/FiO2 <80 mmHg而Murray评分为3~4、高碳酸血症或PaCO2>80 mmHg时,启动ECMO支持十分必要.③对于低温分期Ⅳ期(核心温度<24℃)及低温分期Ⅱ、Ⅲ期(核心温度28℃~31℃)患者出现低体温不能通过外部主动复温装置改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或难治性酸中毒时应及时使用ECMO复温.结论:在寒区恶劣条件下对于已经出现CA、ARDS、重度低体温的伤员,早期ECMO支持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舰艇救护所卫勤保障信息系统设计构想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代海战武器威力大、精度高,以及更多高新技术武器的逐渐使用,导致海战场伤员出现伤势重、伤情复杂等新特点.随着海军海上作战平台升级换代,特别是航母、大型驱逐舰、两栖登陆舰等大型水面舰艇陆续入列服役,舰艇内部复杂程度急剧提升,导致人员搜寻困难,单兵保障薄弱,给海上卫勤保障带了更大挑战[1].物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融合体,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连[2],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物理世界的精准感知、监控、测量[3].笔者针对目前舰艇救护所卫勤保障中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舰艇卫勤信息系统设计构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野战医疗队参加首都防空演习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院派遣野战医疗队参加了朱日和"东方-17"首都防空演习.医疗队以首都联合防空作战、边境联合反击作战为背景,担负了"联合防空"阶段中伤病员救治任务,主要展示"精确搜救""战场救护""远程会诊""立体后送"4个内容.顺利完成任务,现将主要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无人智能化卫勤保障装备的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文章结合无人智能化卫勤保障装备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得出战时无人智能化卫勤保障装备主要应用在“险、难、染”等特殊环境,执行“搜、送、防、供”等卫勤保障任务,可在专业卫勤人员配合下执行部分“救、治”等任务,从中长期看,随着无人智能化卫勤保障装备种类的愈加繁多、功能的愈加全面,未来我军无人智能化卫勤保障装备将向“全、高、远”等趋势发展,运用到卫勤保障的各个领域,提高复杂战场环境下卫勤的综合保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