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国家临床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层面谈整合医学教育改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国家临床分阶段考试成绩的分析,为医学院校整合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假设检验对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临床分阶段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考试通过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总成绩、学科平均掌握度、系统平均掌握度等方面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临床分阶段考试中的总成绩和通过率都明显高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但在部分学科和系统的掌握度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甚至低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如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产科学的平均掌握度为4.04分,略低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的4.11分。这说明整合医学教育改革在部分学科和系统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医学院校在实施整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时,特别要注意对比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合理安排整合医学课程的授课内容,同时要加强整合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培训,保证整合医学教育改革的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医学生问诊SP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成绩,探讨传统教学和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在医学生问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青海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1班与2班共计107名学生为对照组、2014级1班与2班共计100名学生为试验组。在问诊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SP教学法。通过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病史采集得分,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 t检验。 结果:试验组成绩中现病史(81.43±8.19)、病史收集(8.19±0.70)、问诊内容(47.63±4.55)、考官总评分(73.75±5.21)、总分(91.93±5.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65±8.29)(7.85±0.68)(43.68±4.76)(69.68±5.40)(88.03±6.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对照组综合表现中交流能力成绩(8.94±0.62)、交流能力中提问表达成绩(4.54±0.44)和沟通技巧成绩(4.52±0.47)分别高于试验组的(8.77±0.60)(4.33±0.54)(4.38±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P教学整体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但在具体知识点中有各自优势和不足,将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助力医学教育,值得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执业医师考试融入《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要求医学生具备应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其要求。为使学生尽早应对执业医师考试,依据《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特点,有计划地将本课程教学大纲和内容与执业医师考试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程形成性评价,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切实加强了对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美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关于医学人文考核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师资格考试是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认证形式。医学人文的考核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临床类别考试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考试中的医学人文考核,包括考试内容和形式、考试分值及比例。发现两国医学人文考核内容和比例基本相当,但我国现行考试医学人文考核站数较少,考试形式和呈现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下一步应继续探索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医师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思维能力测评框架构建和测评系统设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了提高我国临床医学考试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测评水平,创建一种适用于我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相对客观化、结构化的考试形式,自2017年开始,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15名医学教育学专家和3名心理测量学专家开展研究,于2018年提出了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测评(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assessment,CTA)指标,构建了CTA框架,开发了CTA系统,并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考试中使用和完善。本文介绍CTA框架和系统,以使院校和考生了解CTA,推动CTA系统应用,提高我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中临床思维能力测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临床技能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在临床技能整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3级、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SPOC的临床技能整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单项技能理论讲授配合现场演示的教学模式。通过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通过率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2个年级试验组学生的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分别为95.0%(57/60),93.5%(58/62),均高于同年级对照组的83.9%(52/62),81.3%(52/64),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2个年级试验组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为98.3%(59/60),高于同年级对照组学生的87.1%(54/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的综合评价[90.6%(774/854)]高于对照组学生[81.6%(720/88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SPOC的临床技能整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建立的促学评价体系及其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齐齐哈尔医学院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提问、疑难病例讨论、新进展报告、试题库测试、书写见习笔记、学生间模拟问诊配合床边问诊、学生间体格检查配合床边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临床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出科考核和毕业考核等措施,建立以课堂评价、见习评价、实习评价的促学评价体系,培养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涵建设,进一步促进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通过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成绩分析,2018年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通过率较2017年显著提高,理论成绩通过率提高23.31%,技能成绩通过率提高0.79%。说明促学评价体系在临床课程教学实践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临床理论考试成绩的评价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某校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临床理论考试成绩,探讨该校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方法:采用难度、区分度分析试题质量,采用SPSS 24.0行 F检验和LSD- t检验分析基础医学、医学人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模块及二级学科掌握率。 结果: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74,区分度为0.37;各模块难度系数均大于0.70,区分度均在0.40左右;基础医学、医学人文、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掌握率都在70%以上,临床医学最高,医学人文和基础医学最低;各二级学科掌握率均在60%以上,差异较大。结论:此次考试较简单,区分度好,学生知识总体掌握较好;但仍需要根据薄弱点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中医学专业成绩分析与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总结和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存在问题,为中医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临床知识及技能提供参考.[方法]以该校2018至2020年参加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的中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分阶段考试成绩与在校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考试通过率、掌握率.[结果]分阶段考试成绩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成绩情况,理论考试平均通过率为68.64%,技能考试平均通过率95.27%.理论考试平均总掌握率为65.06%,其中西医(基础医学类)55.57%、西医(临床医学类)52.12%,与理论考试总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试总掌握率为76.57%,第3~4站(体格检查)的平均掌握率分别为71.24%、72.24%.可以通过制定考试激励机制来提高学生考试内驱力,通过强化西医课程培训来提升理论考试通过率,通过反复临床技能训练来补齐技能考核的短板等改进措施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可为中医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作参考.[结论]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制定考试激励机制、强化西医课程培训、反复临床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创新"四阶段"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入门考试,是衡量参考人员是否具有从事中医工作的知识和技术[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与否不仅与考生职业准入密切相关,同时与中医院校的教育质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它同时衡量了学校专业医学人才培养的效果和水平.为接轨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培育符合医师资格考试及临床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中医学人才,我校创新了临床实践能力模式,即"四阶段"培养模式,对不同年级的本科学生进行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