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出血型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认知特征——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痴呆队列的数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非出血型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患者的认知特征,以指导临床认知训练。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来自2007—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痴呆队列,完成病史采集、头颅MRI、认知评价、血液生化检查和基因测序。所有患者符合很可能CAA诊断标准,且无症状性脑出血病史。认知测评包括认知筛查和认知域测试,认知筛查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认知域测试涉及视空间、记忆、执行、推理计算和语言5个认知域。根据MMSE分数,将研究对象分成MMSE>20分(轻度认知障碍)亚组和10分
20分(n=20)和10分 10分)的CAA患者推理计算和学习能力相对保留,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利用这些保留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认知训练,以延缓其认知功能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国医疗机构PIVAS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设置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全国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邀请全国PIVAS填写调查问卷,对问卷中有关PIVAS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来自29个省份的722家医疗机构的761个PIVAS填写了调查问卷,工作模式和人力资源调查的有效问卷分别为471和441份.在PIVAS工作模式方面,471个PIVAS中,有292个PIVAS(62.0%)为全药师模式,176个PIVAS(37.4%)为药护合作模式;除其他处方外,这两种工作模式下PIVAS接收的处方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力资源设置方面,441个PIVAS中,各省份单个PIVAS平均总人数为24(16,33)人,其中药师11(6,19)人、护理人员7(2,13)人、工勤人员3(1,5)人;3类人员占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年受访PIVAS的人均收入为7.9(4.8,10.7)万元,2021年为8.8(5.8,11.7)万元,2021年较2019年增长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我国医疗机构PIVAS没有全部执行全药师工作模式,一些医疗机构选择了药护合作模式.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在充分调研PIVAS对护理专业人员需求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应的护理人员资格要求和培训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住院患者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风险管理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依照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步骤,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系统挖掘和深入分析,从构建评估体系、开展五步联动培训、制订集束化管理措施、明确质量评价标准4方面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并落实.结果显示:护士血管活性药物知识掌握率从76.3%提高至98%,不合理医嘱拦截率从65%提高至99.8%,药物速度准确换算平均时间从25 s缩短至19 s,护士评估准确率从81.6%提高至99.2%,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从75.4%提高至99%,外渗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率从80%提升至100%,续药规范率从54%提高至100%,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知识知晓率从65.7%提升至98%,安全用药规范执行率从76%提高至99.2%,有效降低了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风险,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康复干预的证据审查与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加强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康复干预证据的临床应用现状,使用鱼骨图分析法中的4M1E因素分析法分析循证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制定变革策略,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评价,及汇总证据,制定审查指标.采用便利抽样法,以2023年6-7月甘肃省兰州市某三甲医院ICU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拔管后吞咽障碍患者20例和ICU医护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制定变革策略.结果 共制定35条审查指标.基线审查结果显示,仅8条审查指标执行率超过60%,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为0.障碍因素主要包括科室广、人员多、难度大、科室培训内容尚无拔管后吞咽障碍相关内容,以及医护人员高强度工作等.促进因素主要包括科室学习氛围浓厚、实践科室具备示教及电子投影仪等培训设备等.变革策略主要包括组建多学科团队及制定拔管后吞咽障碍课程培训计划等.结论 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证据与临床实践尚存在较大差距,科学、全面地评估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与促进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变革策略,可以有效促进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UF-50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及临床适用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结果及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 2023 年 9 月—2024 年 2 月赤峰市中医蒙医医院 400 例患者的晨尿样本,采用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样本,其后以显微镜镜检,样本收集后需在 2 h内完成检测,检测过程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执行.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对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形成分结果进行统计,探究尿液分析结果中红细胞、白细胞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假阳性标本复核后干扰因素.结果:400 例晨尿样本经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出红细胞阳性 129 例,阳性率为 32.25%,敏感度为 91.27%,特异度为 94.89%(Kappa=0.824);400 例晨尿样本经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出白细胞阳性 145 例,阳性率为 36.25%,敏感度为 90.14%,特异度为 93.41%(Kappa=0.756).UF-5000 尿沉渣检测 31 例红细胞、白细胞假阳性标本中,占比前三的干扰因素分别为鳞状上皮、结晶、真菌,占比分别为 25.81%、16.13%、12.90%.结论:采用UF-5000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指标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好,与显微镜镜检结果一致性良好,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最佳证据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将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膝关节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作为证据应用前的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9例作为证据应用后的观察组。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情况、患者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VAS)、依从性、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AKSS评分)、平均住院日、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后,护理人员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降低( P<0.01),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 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膝关节AKSS评分提高( 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 P<0.01);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实施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应用,可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筛查效能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效能。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LI患者138例,分别采用MMSE和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状况;依据年龄或受教育年限中位数分组,应用χ 2检验比较采用MMSE与MoCA筛查各组LI患者认知障碍的敏感性和一致性;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比较各组MMSE和MoCA认知总分和记忆、执行、视空间、注意、语言、定向等认知域评分。 结果:MoCA筛查低年龄组、高年龄组、低受教育年限组、高受教育年限组以及全人群LI患者认知障碍的敏感性(76.5%、75.7%、74.2%、77.8%、76.1%)均显著高于MMSE筛查(44.1%、65.7%、60.6%、50.0%、55.1%)(χ 2 =12.17、13.13、9.33、15.75、23.86,均 P < 0.01)。各组对应的Kappa系数分别为0.336、0.391、0.358、0.389、0.373,均小于0.4(均 P < 0.01),提示两种量表筛查认知障碍的一致性较差。应用MMSE筛查高年龄组LI患者认知障碍阳性率(65.7%)显著高于低年龄组(44.1%)(χ 2=6.50, P < 0.05)。高年龄组或低受教育年限组LI患者MMSE和MoCA认知总分及记忆、执行、视空间、注意、语言、定向各项认知域得分均显著低于低年龄组( tMMSE=3.61、2.49、3.12、4.26、1.70、3.69、2.24,均 P < 0.01; tMoCA=3.83、1.75、3.28、3.80、2.21、4.08、2.52,均 P < 0.05)或高受教育年限组( tMMSE=-2.87、-2.32、-0.85、-2.54、-0.73、-2.57、-2.96,均 P < 0.01; tMoCA=-2.95、-1.12、-3.39、-1.54、-1.52、-3.09、-3.02,均 P < 0.05)。 结论:MMSE和MoCA联合筛查LI患者认知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高龄、低受教育年限LI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主要表现为记忆、执行、视空间、注意、语言、定向等多项认知域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儿日间手术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集中收治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出院后常规5次电话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并发症,增加随访次数,延长随访时间,直到患儿康复),通过分析术后并发症、病死率、非计划再手术、延迟出院、非计划再住院等指标评价小儿日间手术的安全性。结果:集中管理模式下129 869例小儿日间手术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4 991例患儿术后出现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1.54%(14 991/129 869),伤口疼痛率为10.40%(13 506/129 869),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0.37%(481/129 869),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77%(1 004/129 869),其中发热发生率为0.39%,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9%,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06%,阴囊血肿发生率为0.13%,术后复发发生率为0.11%;延迟出院率为0.01%(16/129 869);非计划再手术率为0.0008%(1/129 869);非计划再住院率为0.02%(30/129 869)。结论:日间手术执行与传统住院手术同质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结合日间手术工作中严格的"三个准入"、"三个评估"标准、合理的住院留观时间、规范的出院随访和健康教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融入、建立健全的日间手术保障体系等,小儿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患共建大型方舱医院文化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院文化对大型方舱医院的有序运行和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4—5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通过医患联合党建,发挥党员先锋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和科普活动,鼓励热心患者参与活动策划,关注重点人群,制定方舱"居民公约"等举措,打造更具归属感的大型方舱医院文化,最终形成文化适应、文化同步和文化塑造,增强了医患同理心,提升了医疗执行效能,并推进方舱管理制度标准化。这种和谐、温暖和自治的医患共建文化,有效保障了方舱医院的安全有序运行,为我国大型方舱医院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对于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过程中的体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执行中的体验以及影响治疗体验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消化病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胃癌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排除急诊手术、残胃癌、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术中肿瘤不可根治切除或发现腹腔转移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ERAS策略的期待和治疗期间的体验。患者对期待和体验方面的调查问题进行评分,0分表示完全不期待或不满意,10分表示很期待或十分满意。根据患者对于ERAS的不同体验,将患者根据出院时填写问卷中的“是否认可ERAS策略”项目分为ERAS认可组和抵触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了解全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对于ERAS的期望、偏好和住院体验;(3)两组促进和阻碍ERAS认可因素的比较;(4)了解全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转归,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30 d内并发症和身体是否不适,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分类标准进行程度分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 M( 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自身前后对照的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资料分别采用配对Student 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 2检验。 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12例,男88例,女24例;年龄(57.8±10.0)岁;其中ERAS认可组77例、抵触组35例。住院时,胃癌根治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56.2%(63/112)患者的住院焦虑评分超过了8分。住院时患者对ERAS策略的了解程度不高[2(0,5)分],通过住院宣教,这一状况较前明显改善[8(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130, P<0.001)。患者预期的术后住院时间要长于实际住院时间[7(7,10)d比6(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800, P<0.001)。51.8%(58/112)的患者希望能够出院后直接返回家中继续康复,但32.1%(36/112)的患者更希望能够在医院继续治疗直到自己感觉身体完全康复。与ERAS抵触组相比,认可组患者的预期住院时间更短[7(6,10)d比10(7,15)d, Z=-2.607, P=0.009],康复效率提高评分更高[9(8,10)分比7(5,9)分, Z=-3.078, P=0.002],期望缓解疼痛[8(6,10)分比6(5,9)分, Z=-1.996, P=0.046]、体力恢复加速[8(6,10)分比6(4,9)分, Z=-2.200, P=0.028]、期待减少引流管[8(8,10)分比8(5,10)分, Z=-2.075, P=0.038]的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随访过程中,有105例患者接听了随访电话。57.1%(60/105)的患者在出院后经历了各种不适,其中包括疼痛(28.6%)、腹胀(20.0%)、恶心(12.4%)、疲乏(7.6%)和发热(2.9%)。出院30 d内,6.7%(7/105)的患者发生了Clavien-DindoⅠ、Ⅱ级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肠梗阻、腹腔出血、伤口感染,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全组术后未发生Ⅲ级以上并发症。与认可组相比,抵触组中更多的患者在出院时认为自己尚未达到自我预期的康复[22.9%(8/35)比57.1%(44/77),χ 2=11.372, P<0.001],且并不急于回归日常生活[8.6%(3/35)比39.0%(30/77),χ 2=10.693,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仅52.4%(55/105)的患者返回家中进行后续康复,其余患者在出院后选择前往其他医院继续住院,再次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7(7,9)d。与ERAS抵触组比较,ERAS认可组居家康复比例更高[59.7%(12/33)比36.4%(43/72),χ 2=4.950, P=0.026]、自我认为术后完全康复时间更短[14(10,20)d比15(14,20)d, Z=2.100, P=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尽管ERAS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术后的康复,但尚未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充分的康复宣教、良好的镇痛、较好的体力恢复以及引流管的早期去除,可能改善患者对于ERAS的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