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课程,其复杂的理论体系和高度实践性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当前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课堂讲授和临床实习,存在学生参与度低、实践资源有限等问题.大语言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虚拟实践资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诊断学的复杂理论体系,并在模拟环境中积累临床经验.本研究阐述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基础和优势,提出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其在个性化辅导、虚拟病例生成和模拟诊断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提出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多样化、师资培训与技术支持的重要性,强调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优势,探索大语言模型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结合,开发智能学习平台,以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辅导和反馈.以期为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远程监管在药品监管和企业管理的作用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当前,信息技术与监管业务不断融合,数字化监管、移动化监管等创新监管方式的作用不断凸显.远程监管能够通过智能分析风险点准确制定监管策略,从而提高监管效率并确保药品安全.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点带面",推行"药监慧眼"工程试点,实现药品生产安全远程监管.在试点过程中,云南白药集团及其子公司通过"技术先行""数据赋能"解决了信息化程度不同企业的数据收集、上传、预警问题,为探索药品生产智慧监管提供了新思路."药监慧眼"工程试点的实施不但促进了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推进质量管理系统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将生产过程可识别化,为智慧监管打通了关键一环,是药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总结试点项目的实施和成效,并对实现药品生产全过程可追溯、推进药品生产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监管大数据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思考,建议通过鼓励医药产业信息化、打通中药原料的追溯和监管、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智能化数据分析等措施,推动药品安全治理的网络化、智慧化、高效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芯片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为了对肉制品中牛肉源性成分进行准确定量,本文采用数字PCR(dPCR)技术对牛肉的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定量检测,根据基因拷贝数建立了肉制品中牛肉源性成分PCR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参照标准设计的牛源性特异性引物、探针,猪源性特异性引物、探针,鸭源性特异性引物、探针以及动物源性成分通用引物、探针,建立了双重数字PCR体系.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生鲜牛肉质量与DNA含量、DNA含量与DNA拷贝数之间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以DNA含量为中间值计算出DNA拷贝数(C)与生鲜牛肉质量之间的换算公式:M 牛=0.020 9C+0.676.应用建立的dPCR方法对构建的肉样模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牛肉定量检测值与实际质量基本一致,且受外源物种的干扰小.运用该方法对抽取的10份市售牛肉样品检测,同时通过特异/通用引物扩增的拷贝数之比(%)辅助判断肉制品中是否存在非牛源性的其他动物源性成分掺假,检测出部分样品不符合标签规定.结论 该方法可实现对牛源性成分的量化检测,能够作为区分故意添加和无意污染的依据,为执法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学科合作构建感染病的诊断管理体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当前多种新型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亟需遵照5R原则,多学科合作建立有效的诊断管理体系,即针对恰当患者,在恰当时间开展恰当的检测、进行恰当的报告和解读。诊断管理可充分发挥常规技术和新型技术的优势,最大程度改善临床实践、节省医疗花费,遏制耐药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措施与建议。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相关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职业病防治院(所)、市县级疾控中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中介服务等机构发展情况。用数和构成比(%)进行数据描述,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职业病防治院(所)140家,与2019年比较,增加65家。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市、县级疾控中心分别为323、2 704家,分别占疾控中心总数的97.00%(323/333)、95.01%(2 704/2 846)。全国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4 520家,职业病诊断机构587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 093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623家。结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力量和能力有待提升,职业病防治院(所)的力量还较薄弱;市、县级疾控中心需进一步完善条件、提升能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机构数量相对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中国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讨论,确定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框架体系,并初步制定营养素养的条目清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邀请11名妇幼营养、妇产科学、健康教育、营养与疾病等领域的专家,采用邮件的方式发放咨询问卷11份,要求专家对各个素养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专家的判断依据及对条目内容的熟悉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并最终确定入选条目。结果:两轮德尔菲法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1.8%(9/11)和87.5%(8/9),权威程度分别为(0.86±0.11)和(0.85±0.06)分;营养素养条目重要性得分分别为(4.03±1.24)和(4.64±0.50)分; 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556(χ2=163.42, P<0.001)和0.400(χ2=64.41, P<0.001)。第2轮咨询结束后,条目均在纳入标准范围内,最终入选3个维度(基本知识与理念、生活方式与饮食行为、基本技能)、10个主题(基本营养理念、食物与营养知识、喂养知识、生活方式、饮食行为、喂养行为、体重管理、辅食制作、营养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营养决策),共计24个条目。 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建立中国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条目,入选专家代表性好,积极性、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好,均达到了相关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三甲医院科技论文作者对科研诚信认知现状调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科技论文作者科研诚信认知情况、开展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及相关需求,为完善医院相关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医院2016—2021年发表过科技论文的746位人员进行调查,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科研诚信认知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科技论文的科研诚信认知总体知晓率为76.72%,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总体必要率为77.7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其他学位参考博士学位,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参考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与科研诚信认知负相关( P<0.05),其他年龄参考≤30岁,中层及以上职务参考无职务,研究生导师参考非研究生导师,正高级职称参考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研究生、护理、行政、研究人员参考医技药剂人员,主持项目参考无主持项目经历与科研诚信认知正相关( P<0.05);学士及无学位参考博士学位,副高级、中级职称参考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与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必要性负相关( P<0.05),中层及以上职务参考无职务,研究生、护理和研究人员参考医技药剂人员与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必要性正相关( P<0.05)。科研诚信行为认知低于60%的行为有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干细胞的伦理问题、人类遗传资源问题、擅自开展人类活体药物和医疗技术实验的界定。 结论:医院将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制度规范为准则,以日常监督为抓手,以评价体系为核心,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并落实医院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和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从而引导医务人员践行优良的科研作风学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介绍欧美等国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经验,为建设我国IIT(Investigator-initiated Clinical Trial)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经费来源、技术支持、人员培养、管理机制和政策保障共5个方面对欧美等国家的IIT管理进行梳理,对比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分析当前我国IIT存在的问题,探讨对我国的启示。结果:当前我国IIT存在研究经费缺乏保障、研究设计待改进、数据信息化系统建设待完善、研究人员系统培训需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待规范和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结论:应拓展经费资助渠道、完善评审委员会建设、完善国家层面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研究人员培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和推进政策法规建设,为提高我国IIT的研究质量和管理水平,完善我国IIT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浅析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暴露出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关键数据防篡改、可溯源、区域不同层级的决策支持系统缺失、跨区域的多方协作存在壁垒以及病例诊断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方法:本文初步探讨将人工智能、支持隐私保护的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引入到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中。结果:本文探讨了采用现代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建立保证疫情信息安全性的溯源体系;提出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提出基于SGX技术解决联邦学习的隐私保护问题,并设计出分组架构缓解SGX的性能开销。结论:以上设计方案能够有助于实现疫情信息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同时还有望提高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决策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的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初步形成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通过专家函询法修正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结果: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18/20)、94.4%(17/18),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94.4%(17/18)和29.4%(5/1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5,2轮专家函询后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15,整体指标及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77~0.441( P均<0.01),最终形成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严谨,内容系统全面,研究方法和结果科学可靠,可为进一步编制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工具和建立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分级标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