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TSE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G 2和S期表达-1(G2 and S phase-expressed-1,GTSE1)是一种微管定位蛋白,在S和G 2期特异性表达,具有稳定微管、调控细胞周期、参与有丝分裂等作用。GTSE1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及细胞中异常高表达,揭示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GTSE1通过与EB1相互作用、抑制微管解聚酶(mitotic centromere-associated kinesin,MCAK)活性、调控AKT及EMT等多个信号途径。同时,GTSE1影响P53、稳定P21蛋白功能,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进而促进肿瘤转移。此外,GTSE1还参与多种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抵抗作用,影响肿瘤预后,与肿瘤临床特征及不良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将对GTSE1如何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其对肿瘤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土贝母苷甲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土贝母苷甲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中含量较大,水溶性、稳定性较好的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铁皮石斛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铁皮石斛多糖作为铁皮石斛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铁皮石斛多糖能抑制胃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癌症进展.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自噬、抑制肿瘤转移、调控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1极化,抗氧化、增强免疫、改善肠道菌群等,关联到多个信号通路,如 NF-κB、ROS、AMPK、PI3K、Akt/mTOR、STAT6/PPAR-r、JAGGED1/NOTCH1、Wnt 等,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铁皮石斛多糖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铁皮石斛多糖在抗肿瘤应用方面的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雷公藤治疗乳腺癌及其骨转移的药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乳腺癌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是乳腺癌全周期的常见并发症,易形成"肿瘤-骨微环境"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骨痛、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等.研究发现雷公藤有效成分具有抗乳腺癌和调控骨微环境的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自噬、调控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以及调控免疫微环境等,有助于抑制乳腺癌及其骨转移.该文系统性地综述了雷公藤防治乳腺癌及其骨转移的药理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根碱在癌症治疗中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8/17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持续升高,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已成为科研领域的关键方向.血根碱(sanguinarine),一种来源于传统中药如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和美洲传统草药血根草(Sanguinaria canadensis L.)等植物的天然生物碱,由于其在抗肿瘤研究中所展现的显著活性,已广受学术界关注.本综述文章旨在梳理血根碱在癌症治疗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尤其聚焦其抑制肿瘤增殖、侵袭与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血根碱通过作用于多条信号传导途径及多种分子靶点,包括Bcl-2、MAPKs、Akt、NF-κB、ROS及微小RNA等,从而发挥其抑制肿瘤的效用.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血根碱针对乳腺癌、肺癌、肝癌及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类型的应用研究.据此,开发新的给药策略以提升血根碱的临床应用潜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对血根碱抗肿瘤机制的理解,并通过临床前研究及早期临床试验验证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以期为癌症治疗开辟新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姜黄素抗乳腺癌药理作用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是从姜科植物如姜黄、郁金等的根茎中提取的最具代表性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重作用,且具有确切的抗肿瘤疗效,对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都有抑制作用.相比于化疗药物等,姜黄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也更小,因此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潜力.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姜黄素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调节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调整免疫系统和逆转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本文回顾姜黄素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藤黄酸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藤黄酸作为中药藤黄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转移以及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等;尤其是在乳腺癌治疗中可发挥多种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乳腺癌的治疗药物.但藤黄酸自身存在缺陷,如水溶性差、半衰期短等,限制其临床应用.随着纳米载药制剂的不断发展,有望改善藤黄酸的不足,发挥藤黄酸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因此,综述近五年藤黄酸治疗乳腺癌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最大化藤黄酸抗乳腺癌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曲拉西利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家族负责细胞周期调控,其中CDK4 和CDK6 的活化使细胞从G1 期进入S期启动有丝分裂.CDK4/6 的过度激活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是抗肿瘤的可能靶点之一.CDK4/6 抑制剂可以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阻滞肿瘤生长,同时影响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活性,辅助抗肿瘤治疗.曲拉西利是一种小分子、高效、选择性、可逆的CDK4/6 抑制剂.曲拉西利在化疗前给药可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髓系及淋巴系祖细胞暂时阻滞于G1 期,降低化疗引起的细胞毒性损伤,从而保护骨髓及免疫功能.2021 年2 月,曲拉西利已被美国FDA首次批准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ES-SCLC)的含铂/依托泊苷或含拓扑替康的化疗方案前使用,以减少成人患者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发生率.2022 年7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了曲拉西利应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性化疗的ES-SCLC患者.另外,研究表明曲拉西利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其他曲拉西利相关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本文系统总结了曲拉西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梳理了曲拉西利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截至2020年,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而晚期乳腺癌的预后却极不理想.尽管目前仍以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它的不良反应较强,且容易出现抗药性,使其临床获益受限.新生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VEGFR是一种重要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它能够促进血管的生长,但是它在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过量表达.因此,通过抑制VEGFR的活性,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血管生长并使肿瘤血管正常化.目前已经开展了许多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本文旨在探究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s)作为一种有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它们的效用、安全性和潜在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也为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铜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铜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多种基本生物学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受到铜伴侣蛋白及铜转运蛋白的严格调控.铜在肿瘤生长、上皮-间充质转化、肿瘤微环境和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铜稳态的失衡可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死亡.铜可通过多种方式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如诱导活性氧催化氧化应激、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肿瘤血管的生成受到抑制等,而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即"铜死亡"与以往已知的细胞死亡机制都有所不同.因此,铜诱导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机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综述铜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回顾铜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各种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