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模式优化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护士对优化AIS静脉溶栓护理模式的需求。方法: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6 —7月选择深圳市5所卒中救治定点医院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护士对优化AIS静脉溶栓护理模式的需求归纳为5个主题:配置卒中急救护士的需求;规范化培训卒中护理人员的需求;构建AIS救治智能化信息平台的需求;优化卒中绿色通道的需求;健全AIS静脉溶栓质量控制体系的需求。结论:有必要配置卒中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卒中护理相关培训、构建AIS救治智能化信息平台等,以优化AIS静脉溶栓护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新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方法:于2018年8月,通过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年新入职的17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和培训目的进行培训,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PPT理论培训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一组;采用常规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二组。每次调查均发放调查问卷171份,回收171份,回收率均为100%。定量资料用 ±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评估;定性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 2检验分析。 结果:共171名新入职医务人员参与研究,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3.63±2.33)岁,工作类别以护士居多(127人,占74.27%),性别以女性居多(146人,占85.38%),学历以专科学历居多(93人,占54.39%)。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56%~70.18%、63.16%~96.49%、86.55%~99.42%。各组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各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16.342、189.424、304.904, P<0.01)。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在传统PPT理论培训后和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技能培训后得分均有上升的趋势( F=125.042、352.025、444.073, P<0.01)。 结论: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均有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情景演练提高急诊监护室护士急救技能水平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情景演练对提高急诊监护室护士急救技能水平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的6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培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给予情景演练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急反应总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急救思维能力评分。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急反应能力考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急反应能力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情景演练在急诊监护室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培其养急救思维能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进而提高急救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广东地区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现况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广东地区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化肠内营养管理的现况。方法:对来自广东地区60家医院的175名护士自2022年6月至7月提交的175份有效问卷填写结果进行分析,问卷内容包括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现况(设施配备及人员配置、风险筛查、方案制定、实施、质量控制)、护士对肠内营养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知识的掌握、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随访现状及护士参加肠内营养专项培训意愿等。结果:(1)在肠内营养设施配备和人员配置方面,使用肠内输注泵和加温输注器的比例只有76%和36%,且具备多学科团队配置的比例只有3%;在风险筛查方面,能对所有患者进行肠内营养风险筛查的占比仅63%;在方案制定方面,无肠内营养流程的比例达44%;在实施方面,≤48 h开始肠内营养、使用胃肠功能评估表进行胃肠功能评估的执行率<50%;在质量控制方面,科室有肠内营养护理敏感指标的比例<50%。(2)14个肠内营养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的风险管理问题中正确率高于70%的仅3个。(3)78%的护士表明患者曾出现过肠内营养并发症,77%的护士表明患者/家属咨询过肠内营养相关问题;81%的护士想参加肠内营养相关的培训或进修,88%的护士想加入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联盟,为转诊及出院后患者服务。结论:广东地区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管理现况不容乐观,护士对肠内营养监测及并发症预防知识掌握不足,但参加肠内营养专项培训意愿强烈,建议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的规范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受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培训4 w。记录两组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癌症知识得分、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得分、带教老师和患者对两组护士的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于教学培训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增强职业胜任力等方面的评分和癌症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培训后,所有护士的考核得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理技术、工作态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用于培训肿瘤科护士可以调动其学习热情,提升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操作能力,从而能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监护室护士血培养规范的采集知识及行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监护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的护理知识与行为,为临床开展血培养规范采集相关知识培训,降低血培养污染率,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规范血培养采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监护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与行为调查问卷》,通过方便取样对北京市5所三级医院21个监护室559名ICU护士进行调查,获取监护室护士血培养采集的知识与行为得分,比较不同特征监护室护士对血培养规范采集护理知识及操作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监护室护士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与行为得分分别为(5.29±1.96)分和(30.62±4.15)分,平均得分率为52.90%和76.55%;不同科室、职称、最高学历、工作年限护士的相关知识与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过相关培训护士与未接受培训的护士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监护室护士对血培养规范采集知识掌握不足,血培养规范采集行为依从性一般,管理者需要针对监护室进行血培养专项理论培训及建立统一规范的血培养采集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三级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查房在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80名进行规培的护士,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模式,试验组采用三级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一般情况、重点病情、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运用护理三级查房后,提高了实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其中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等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麻醉科护士培训与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我国麻醉科护士培训与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推进我国麻醉科护士培训与管理工作的规范与统一提出参考意见。方法: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召开2018全国年会为契机,采用随机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参加年会护理分会场的麻醉科医护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85.7%。210份有效问卷中175份(83.3%)由临床麻醉科护士填写,其中有8名(4.6%)护士反馈所在医院未组织过麻醉护理相关培训,102名(58.3%)护士反馈所在医院的专业培训由麻醉科和护理部联合组织,采取医师和护士联合培养;117名(66.9%)护士参加了护理部组织的规范化培训;159名(90.9%)护士在上岗前参加了麻醉科组织的岗前培训;进入麻醉科工作后,134名(76.6%)护士需要接受日常培训。关于培训现状评价,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护士为92名(52.6%),其中71名(77.2%)为参加麻醉科和护理部联合培养者。结论:随着国家层面政策出台,目前亟待就麻醉科护士的培训与管理制定相应规范,应借鉴国外麻醉科护士培养与使用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尽快明确麻醉科护士尤其是临床麻醉科护士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时间等重要内容,由此推进我国麻醉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对临床护士法律法规教育现状及需求度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法律法规受教育现状及需求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12月—2019年2月,选取北京、石家庄、太原、长沙、滨州共8家三级综合医院43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法律法规教育现状及需求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430份问卷,回收405份有效问卷。结果:89.6%(363/405)的护士赞同护理的每一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88.9%(360/405)护士接受过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或培训,90.4%(366/405)护士所在单位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或培训。97.0%(393/405)的临床护士表示仍非常需要或需要卫生法律法规相关知识,86.6%(351/405)护士认为法律法规再教育很重要或重要。临床护士期望获得法律法规知识选择最多的途径为医院继续教育。结论:临床护士法律意识水平较高,临床护士普遍接受过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培训,但教育程度不足;临床护士对法律法规继续教育重要性认知程度及需求度均较高,应积极开展医院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模式在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核模式在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8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的21名学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方式;将2019年22名学员作为试验组,采用OSCE考核模式,比较2组学员培训后的核心能力、满意度及学习与成长。结果:2组培训前核心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培训后专业技能、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案管理、专业素养得分分别为(4.55 ± 0.51)、(4.14 ± 0.77)、(4.36 ± 0.66)分,高于对照组的(3.90 ± 0.62)、(3.62 ± 0.80)、(3.76 ± 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9、2.15、2.64,均 P<0.05)。培训后,试验组满意度总分为(66.82 ± 2.26)分,高于对照组的(62.05 ± 2.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87, P<0.05)。2组培训前后学习与成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利用OSCE考核模式开展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案管理、专业素养的能力,且提高了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