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临床护士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临床护士322名,采用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199.07 ± 34.31)分,处于中下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备灾能力得分为(72.94 ± 12.89)分,应对能力得分为(80.00 ± 13.82)分,减灾/预防能力得分为(28.19 ± 6.09)分,恢复/重建能力得分为(17.94 ± 3.27)分。回归分析显示,最高学历、科室、工作后是否自主学习过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和工作后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是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t值为-4.715~5.508, P<0.05)。 结论: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应结合临床护士工作科室、有无灾害救援的经历及有无自主学习过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护理相关培训,以提高其灾害护理知识和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中国背景下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在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护理人文教育对护理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方法:以护理专业2016级本科学生为试验组,在其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以护理专业2015级本科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集中讲授的方法,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人文关怀品质得分。结果:试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得分(94.23 ± 10.38)分,高于对照组的(74.45 ± 1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9.840, P<0.001)。96.57%(56/58)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96.57%(56/58)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对于患者的共情和同情心,98.32%(57/58)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 结论:在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理论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ItgInsight的课程思政在护理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课程思政在护理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3个数据库中检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与护理课程思政相关的文献。通过ItgInsight分析发文量趋势、高刊文期刊、作者关联网络、产文机构合作、研究热点聚类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近5年来我国共发表护理课程思政相关文献333篇,发文量逐年增加;主要刊文期刊为教育类期刊,以职业教育期刊最多。依据研究方向,学者们被分为"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能力设计"5个作者群。发文机构之间较少进行学术合作。84.68%(282/333)的文献获得了基金资助,总体资助比例较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思政元素切入点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2017—2021年"价值观"持续成为研究热点。结论:护理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数量虽增加,但还未形成稳定的高产作者群,研究质量有待提高,且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级别较低,机构间的学术合作还有待加强,研究热点更新较快,但研究的可持续性尚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病房医疗护理员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老年病房医疗护理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病房在职医疗护理员20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收集资料,包括医疗护理员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照顾当前患者时间等一般资料;被照顾老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查尔斯合并症指数等综合评估资料。采用Maslach职业调查问卷(MBI-GS)的中文修订版调查在职医疗护理员职业倦怠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病房医疗护理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200名医疗护理员中,符合职业倦怠判定标准者占49.00%(98/200),其中轻度倦怠者占64.29%(63/98),中度倦怠者占23.47%(23/98),重度倦怠者占12.24%(12/98);不同职业倦怠程度医疗护理员的工作年限、照顾当前患者时长、平均月收入、年工作时长、受家属尊重程度、工作满意度及是否经受过激越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业倦怠程度医疗护理员所照顾老年患者的年龄、视力状况、便秘状况、入院跌倒评分、入院压疮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及查尔斯合并症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年工作时长、受家属尊重程度、经受过激越行为及被照顾老人的视力状况、入院压疮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是老年病房医疗护理员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老年病房医疗护理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状况,以轻度倦怠为主,并受自身工作年限、收入情况、年工作时长、受尊重程度及经受过激越行为影响。另外,所照顾患者的视力情况、压疮发生危险度、自我生活能力也是该人群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远程医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远程医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实施远程医疗提供有效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护理学及医疗相关文献累计索引(Cumulative Index of Nursing &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CNKI中公开发表的以远程医疗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9月23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初始检索确定的741篇文章中,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966例患者,其中干预组1 067例,对照组899例。1篇研究是高质量,其余7篇是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远程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 SMD=0.26,95% CI(0.06,0.46), P=0.01]。对随访评价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内,远程医疗与对照组干预方法相比可较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SMD=0.56,95% CI(0.02,1.10), P=0.04];对年龄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远程医疗与对照组干预方法相比,可较好地提高成人患者生活质量[ SMD=0.29,95% CI(0.06,0.52), P=0.01]。 结论:远程医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标准护理,但仍需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远程医疗可作为患者疾病长期监测、管理和教育的有效补充方法,也为形成科学有效、适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社区家庭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思政视域下妇产科护理学进阶式混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思政视域下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进阶式混合教学实践和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2014至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教学改革后的2017至2018级的179名学生为试验组,2014至2016级的234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进阶式混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妇产科护理学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中测验、见习病历报告和期末理论考试分别为(72.05±15.15)分、(88.18±15.12)分和(73.61±12.37)分,高于对照组的(62.85±12.52)分、(84.26±9.74)分和(63.53±11.37)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为(85.35±13.81)分,低于对照组的(91.17±7.4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11, P<0.001)。81.7%(85/104)的试验组学生认为进阶式混合教学有助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有选择性地学习,80.8%(84/1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对课程的满意度,77.9%(81/10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结论:思政视域下进阶式混合教学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可以在高等护理学教育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情动理论视域下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中学生同理心培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对学生同理心的培养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4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式,对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级三年制护理学专业61名学生开展教学试点。在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基础上,基于情动理论融入8例典型德育教学案例、3部情动触发影视题材;采用叙事医学教育方法,通过情动反思表达品质的内省过程及行为。使用杰弗逊医务人员同理心测量量表评估同理心培养效果,以单一条目调查学生精神科职业意向。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课程反思报告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68.9%(42/61)的学生具有明确的精神科执业愿意。最终纳入量性分析的配对样本为57例,教学后学生同理心总分高于教学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4.87±13.28)分比(109.93±13.39)分, t=5.00, P<0.001]。质性分析提炼出"领域正名""能力提升"2个主题及4个亚主题。 结论:基于情动理论的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对学生同理心及择业意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用药错误预防及管理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用药错误预防及管理措施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为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INAHL、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检索用药错误预防及管理措施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由2名经过系统循证培训的研究员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对结局指标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9篇系统评价。采用AMSTAR 2方法学质量评价整体偏低,评价为高质量的1篇、低质量1篇、极低质量17篇。采用GRADE系统对19篇系统评价的55条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3条证据质量为中等、27条证据质量为低等、25条证据质量为极低,证据质量整体偏低。结论:用药错误预防及管理措施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计算机系统是降低用药错误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给药流程修正、医生/护士教育与培训、双人核对、药剂师干预、智能药柜/智能泵、药物显示等措施有效性尚不明确,仍需大样本量、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主题框架法分析2014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过程中收集的28所院校专项评估总结报告和15位专家函评报告意见。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53.6%(15/28)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优质人才缺乏,14.3%(4/28)的培养院校和4位专家认为护理专业学位各专科领域的培养目标仍然不明确,21.4%(6/28)的培养院校和5位专家认为临床实践基地类型无法满足专业学位实践要求,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培养环节的设置不能体现专业学位满足临床岗位需求的培养目标。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仍然存在东西部区域人才供需错位,临床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及经费投入等资源未有效整合和培养环节薄弱等问题。未来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支持和培养体系建设,以培养高层次实践型护理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角色期望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护理专硕)临床带教师资现状,并与学生的角色期望需求进行比较,旨在为后续建设、完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2月选取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天津市共4所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72名及其实习医院的86名临床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带教师资、老师能力现况与学生期望的差异。共发放问卷258份,其中临床带教老师86份,护理专硕172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为100%。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带教师资与学生期望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带教老师毕业院校、学历等方面差异较大,34.88%(30/86)的带教老师毕业于中医院校,71.51%(123/172)的学生期望由中医院校毕业的老师承担临床带教工作;带教老师中,本科学历占60.47%(52/86),硕士及以上的学历较少。带教老师各项能力与学生期望存在一定差异,除临床护理能力中的专业态度、临床管理能力中的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中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余17项二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12.027~130.149, P<0.05)。学生对中医护理学习现况与学习需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14.722~165.339, P<0.01),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的实践应用是大多数学生希望学习的内容,分别占83.72%(144/172)、70.35%(151/172)。 结论:中医院校护理专硕的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学生期望存在差异,应从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充分考虑研究生自身期望与需求,并基于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现状,积极探索中医院校护理专硕临床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完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规范教学评价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