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雨课堂的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开课的护理本科教学班设为观察组( n=20),采用课堂教学与雨课堂平台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2018年同期开课、学生数量相同、实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班设为对照组( n=20)。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对两个班次学生的研讨课、模拟授课和课终理论考核成绩及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学生的模拟授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1, P=0.834),观察组学生的研讨课成绩[91.18±1.20]( t=3.09, P<0.05)和课终理论考试成绩[78.63±6.28]( t=3.33, P<0.05)高于对照组,且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t=-3.33, P<0.05)、发现问题能力( t=-2.17, P<0.05)、独立思考能力( t=-2.53, P<0.05)、知识整合能力( t=-3.86, P<0.001)、自主学习能力( t=-3.12, P<0.05)及对护理教师角色功能的认同感( t=-2.53, P<0.05)、主动学习的意识( t=-3.13, P<0.05)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t=-4.46, P<0.001)得分高于对照组。 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度学习,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目标抽样法,按照1︰10配比,于2017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1所三甲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1 594份,有效问卷10 266份,有效率为88.55%。结果:10 266名临床护理教师中,护师占49.64%(5 096/10 266),30~39岁者占51.27%(5 263/10 266),第一学历为本科以下者占78.42%(8 051/10 266),带教年限<5年者占41.33%(4 243/10 266);41.84%(4 295/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由管理者挑选指定,38.78%(3 9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经常或总感到带教压力,56.31%(5 7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认为能胜任临床带教工作;50.54%(5 188/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偶尔参加教学培训,对培训需求强。需求较强的前3位分别是带教方法与技巧、专科前沿知识、护理科研;不同带教年限、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教师在教育学基础理论、带教方法与技巧、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专科前沿知识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以护师为主,整体初始学历偏低,教学管理中存在临床护理教师选拔不规范,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少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师选拔及培训管理体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本科护理专业"护理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学习获得感,提高学业兴趣,"护理教育学"经过多年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总结出了优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式方法与创新教学评价的改革机制,极大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护理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任务驱动式小组工作坊学习在蒙医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教育学》课程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式小组工作坊学习模式对蒙医护理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护理专业2016级38名学生为对照组,实施以常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在主干内容结束后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选取同一学院2017级39名学生为观察组,实施任务驱动式小组工作坊学习模式,将教学实践任务准备环节贯穿于教学各阶段。比较2组学生成绩、教学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学生综合成绩得分为(84.81 ± 3.45)分,高于对照组的(76.16 ± 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5, 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得分为(82.00 ± 11.62)分,高于对照组的(70.94 ± 6.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0, P<0.05)。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信息能力、合作能力、总分分别为(39.28 ± 6.46)、(24.54 ± 3.45)、(98.13 ± 14.58)分,高于对照组的(36.18 ± 5.46)、(22.39 ± 3.59)、(91.37 ± 1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7、-2.67、-2.26,均 P<0.05)。 结论:任务驱动式小组工作坊学习模式可有效提升蒙医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教育学成绩、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值得护理教学中借鉴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教学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教学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护理本科班参与《护理教育学》授课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接受传统教学授课的学生纳入对照组( n=38),接受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教学授课的学生纳入观察组( n=38),评价两组学习效果、信息意识以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0.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观察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学习前信息行为倾向评分、信息认知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后上述评分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效率、激发学习主动性、教学方式方法、带教教师态度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小组教学,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信息意识以及教学满意度,可在教学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理信息学近10年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国外护理信息学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为今后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进行检索,基于SCI-E和SSCI 2个数据库,时间跨度为2009—2019年。在2019年8月9日检索并下载所有分析数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获取2009—2019年发表的6 205篇护理信息学相关文献,发文量呈增长态势;英国在护理信息学研究中占据先天优势,载文量前10位的学术期刊有一半以上在英国发行;护理信息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医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发文最多前10名研究机构中,绝大部分来自于美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大;护理信息学目前的热点主要在临床决策支持、医疗大数据、医院信息系统、护理教育等方面。结论:近年有关护理信息学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护理信息学目前的热点主要在临床决策支持、医疗大数据、医院信息系统、护理教育等方面,而ICU、障碍、癌症、满意度等关键词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有研究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留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留学生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 名本科留学生,随机分配至接受传统模式心肺复苏组(T-CPR)或接受运用VR技术模式心肺复苏组(VR-CPR).对两组留学生分别进行教学后,比较两组留学生CPR和电除颤等技能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种培训模式进行对比和反馈.结果 本研究纳入留学生年龄为(19.60±1.09)岁;男性11 人,女性 9 人;临床医学专业 7 人,护理专业 13 人.VR-CPR组CPR技能培训考核总评分[(84.30±8.24)vs.(74.50±6.45)]、胸外按压系列项目得分[(33.90±3.24)vs.(30.40±3.06)]、辅助呼吸系列项目得分[(21.40±2.06 vs.18.90±2.28)]均高于 T-CPR 组.VR-CPR 组电除颤考核总分高于 T-CPR 组[(92.50±6.58)vs.(88.00±5.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CPR组留学生满意度较T-CPR组留学生高,问卷调查总分分别为(39.70±2.50)和(29.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VR技术运用在留学生CPR技能培训中可以提高留学生CPR技能的综合水平,为国际医学教育和国际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成教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分析 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成教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019-3 班和 2019-4 班成教护理本科专业 15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21 年 3 月-7 月开展为期 4 个月的《内科护理学》教学试验.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将 2019-4 班75 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开展ARCS动机设计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19-3 班 7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开展传统课堂教学.两组课程前后对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课程后试验组学生学习动机、自我学习效能和学习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CS动机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临床护士开展叙事护理培训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检索国内外临床护士进行叙事护理培训相关研究,了解其培训现状及其培训效果评价,以期为今后建立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rksey and O'Malley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叙事护理培训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及主题分析法对提取结果进行整理.结果:共纳入15篇研究,结果提示,叙事护理培训对象以护士团队为主,跨专业团队其次;培训时长差异较大,多集中于1~6个月;培训师资标准未统一,多数具备心理学及教育学资质;培训内容中叙事护理理论和实践并重;叙事护理培训效果评价方法包含量性评估及定性描述,着重评估护士叙事能力、人文素养、压力水平及专科知识掌握程度.结论:针对临床护士的叙事护理培训模式、方法等呈多样化,培训时长及师资尚无统一标准,未来应结合不同专科特点,利用多学科跨专业资源,构建具有专科特色的叙事护理团队培训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继续护理学教育(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CNE)是继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1].CNE 属于继续教育范畴,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必须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CNE,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可[2].因此,开展 CNE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国家卫生部委及中华护理学会的高度认可,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3].然而,我国CNE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文献研究的内容来看,我国CNE研究中存在系统的研究少,尤其是需求评估-实施教育-效果评价的系统研究少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将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按照教育学理论,从需求评估、对象、内容、形式、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