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显微技术结合改良顺行再植法在YamanoⅠ区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级显微技术结合改良顺行再植法在YamanoⅠ区断指再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0月徐州仁慈医院YamanoⅠ区断指再植病例资料,患者均采用超级显微技术结合改良顺行再植法成比例吻合动、静脉进行断指再植。改良顺行再植法为:按吻合动脉、神经→固定骨骼→吻合皮下静脉→缝合皮肤伤口的顺序进行手术。在吻合动脉及神经时将再植体位进行改良:将患指以往的水平体位改为竖立位,以掌侧创缘为翻转轴线,将断指向掌侧翻转,从背侧伤口入路进行吻合。此体位可使近侧断面与远侧断面均向上暴露,使术者对创面的视角由以往的斜视变为直视,从而最大程度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术者的观察及操作。术后通过门诊、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共纳入38例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1~58岁,平均27.3岁。均为单指自YamanoⅠ区完全离断。受伤原因:电锯伤6例,刀切伤5例,挤压伤19例,撕脱伤8例。按YamanoⅠ区分型:Ⅰ型4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Ⅳ型6例,Ⅴ型3例。其中受损指为拇指12例,示指9例,中指6例,环指7例,小指4例。缺血时间最短1 h,最长12 h。术后38指成活36指,成活率94.7%。其中33例获得6~12个月随访,指体长度、外形与健侧相似,甲板生长完整、外形良好,两点辨距觉为3~5 mm,手部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于YamanoⅠ区离断,采用超级显微技术结合改良顺行再植法,可完成动脉与静脉吻合的指尖再植,再植指体成活率高,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该术式是治疗YamanoⅠ区离断较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修复大鱼际肌的掌骨平面拇指离断再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修复大鱼际肌的掌骨平面拇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对9例急诊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掌骨平面拇指离断患者实施再植。结果:9例掌骨平面离断指均Ⅰ期存活,其中3例出现肌腱粘连,术后3个月予肌腱松解术。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0个月。再植指没有旋转、成角畸形,大鱼际肌饱满;8例拇对掌功能:拇指指间关节掌侧纹到第三掌骨远侧掌横纹之间最大距离为5~8 cm。5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75%,4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50%;7例再植指指体皮肤色泽、温度正常,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灵敏,2例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怕冷;指腹两点分辨觉7~9 mm,感觉恢复至S 3~S 3+。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拇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 结论: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第一掌骨平面拇指离断伤进行再植,存活后外观和功能良好。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离断指体完整的前提下,熟悉拇指解剖及变异,术前充分评估受伤情况,可提高掌骨平面拇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十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治疗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8岁。均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离断平面:掌骨水平1例,掌指关节水平3例,近节指骨5例,指骨间关节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3.0 h,平均1.5 h。掌侧软组织缺损3.0 cm×1.0 cm~2.5 cm×0.8 cm,均应用神经、肌腱、血管一期移位再植,掌侧软组织缺损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进行修复。术后患者门诊随访4例,电话随访6例。结果:10例再植指及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肿胀瘀血,远端有张力性水疱,结痂换药后成活。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4个月。再植指皮瓣血运良好,拇指对掌活动可,全部患者均恢复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的方法治疗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可以有效地保留拇指的长度和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amai I~II区指尖离断再植改良方法及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Tamai I~II区指尖离断再植的改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采用改良方法(放弃先解剖标记血管、神经,肉眼清创、骨折固定后,显微镜下一次性游离和修复血管、神经;甲侧襞辅助小切口探查吻合修复背侧静脉)对26例(29指)Tamai I~II区指尖离断再植。本组患者男20例(23指),女6例(6指);年龄3~66岁,平均28岁。Tamai I区16例(19指),Tamai II区10例(10指),伤指指别:拇指7指,示指9指,中指5指,环指5指,小指3指。致伤原因:切割伤12例,挤压伤8例,撕脱伤6例。术后预防感染、解痉3 d,卧床休息5 d,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门诊随访患者6~12个月,包括成活率及外观、感觉恢复、运动和手指力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①手术时间:Tamai I区指尖离断再植时间约1.0 h;Tamai II区指尖离断再植时间约1.5 h。②成活率及外观:26例指尖离断再植全部成活(2例Tamai I区患指术后第2天静脉危象,小切口放血3 d后成活),22例患者指腹脂肪垫恢复,指腹较饱满,4例撕脱指尖离断,指腹轻度萎缩。Tamai I区15例患者指甲无畸形,较健侧短约2 mm;1例患者因术前甲床真菌感染,术后指甲外观不佳。③感觉恢复: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手指感觉评定标准,23例感觉恢复S 3+;2例指尖撕脱指尖离断和1例挤压指尖离断患者感觉恢复S 3。指尖离断患者指端TPD:切割伤患者4~7 mm;挤压伤患者6~8 mm;撕脱伤患者9~11 mm。④运动和手指力量:按我国手外科学会推行总主动活动度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1例,良5例,手指捏持、握拿时指腹无疼痛。Tamai I区指尖离断患者手指活动度与健侧接近;5例Tamai II区指尖离断,因经远侧指骨间关节处离断,主动伸直0°、屈曲2°~3°。⑤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25例,1例Tamai II区拇指指尖离断患者对指骨间关节活动度不满意。 结论:Tamai I~II区指尖离断采用改良再植方法,肉眼清创、骨折固定(肌腱缝合)后,显微镜下一次性游离和修复血管、神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Tamai I区指尖离断甲侧襞辅助小切口,方便暴露恒定、较健康的甲侧襞静脉,吻合高质量静脉,提高再植成活率。切割伤指尖离断较撕脱、挤压伤指尖离断手指外形和功能恢复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用肌腱转位分期重建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手内肌功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肌腱转位分期重建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手内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8年6月,我们对5例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手内肌功能障碍患者,分期采用转位示小指指浅屈肌腱重建蚓状肌功能,转位尺侧腕伸肌腱联合掌长肌腱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术后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13个月。手指屈伸及拇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3例,良1例,可1例。结论:采用肌腱转位分期重建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手内肌功能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边外固定支架桡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桡侧纵列发育不全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 男,6岁,因发现先天性右上肢畸形6年余入院。临床检查:右上肢短缩屈曲畸形,前臂肥大,手掌及手指瘦小,肘关节活动度30°~90°,腕关节桡偏110°,掌屈15°,背伸10°,拇指不能控制活动,右上肢近端肌力M 5,远端肌力M 4+。肘或腕关节X线正、侧位片示:右侧尺桡骨、拇指掌骨缺如及肘、腕关节半脱位,考虑上肢发育不全;测量桡骨长45.41 mm(图1)。诊断为先天性桡侧纵列发育不全(BayneⅡ型)。全身麻醉下行桡骨延长术:以外固定架(单边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Ⅲ型)放置桡骨段,C臂机透视见位置满意后,以4枚骨牵引针(镰刃型D型尾2.0 mm×9.0 mm)沿外固定支架固定夹块的侧孔,临时定位于桡骨,沿克氏针方向分别置入金属骨针,并以固定夹块锁紧骨针。沿桡骨中段做一长约1.0 cm纵行切口,钝性分离软组织,直达骨膜。放置截骨器,并以克氏针沿不同方向钻透骨皮质,薄骨凿横行截断桡骨,以生理盐水冲洗并全层缝合伤口。术后第7天开始延长,速率为1 mm/d,0.25 mm/次,每日分4次完成。术后第42天患者家属诉拧不动钉子遂停止延长。术后2个月外固定骨针松动固定失效予拆除,发现延长的桡骨向掌侧成角,遂手法复位后改用石膏屈肘90°、前臂旋后位固定2个月,拆除石膏并指导患者行主动功能锻炼,包括游泳、拍球、写字、提重物等。术后2.5年末次随访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临床愈合,肱桡近侧关节自动复位,测量得桡骨长66.55 mm,肘关节活动度15°~130°,腕关节桡偏10°(图2,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拇指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底内侧皮瓣在拇指深度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技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8例因电烧伤导致的拇指深度创面的患者,所有创面均为电烧伤的入口,术中彻底清创后见动脉、神经、肌腱、指骨、指骨间关节不同程度裸露或伴有缺损,缺损的指掌侧固有动脉予以结扎,指掌侧固有神经给予旷置,移植掌长肌腱修复拇长屈肌腱缺损,创面应用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供瓣区移植腹股沟区中厚皮片封闭。术后1周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12 d观察足部供瓣区皮片成活情况。门诊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评估感觉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对掌、屈指功能,评估足部供瓣区瘢痕增生情况及供足站立、行走功能。结果:术后1周全部皮瓣均成活,术后12 d,16例患者足部供瓣区皮片全部成活,2例局部坏死,换药10 d后创面完全愈合;其中3例未移植肌腱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拇长屈肌腱断裂,再次行掌长肌腱移植术,术后进行对掌、屈指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外观及质地良好,与拇指掌侧皮肤质地相近,感觉不同程度恢复,TPD为6~11 mm,拇指屈指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足部供瓣区遗留轻度瘢痕增生,不影响供足站立及行走功能。结论:足底内侧皮肤与拇指掌侧皮肤质地相近,耐磨性能好,皮瓣携带神经,感觉恢复好,对供区损伤小,无明显后遗症,是修复拇指掌侧深度电烧伤创面的理想供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治疗手指撕脱离断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治疗手指撕脱离断且热缺血时间超过12.0 h以上的特殊类型断指的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影响此类断指成活率的因素。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对8例撕脱离断断指伴长时间热缺血患者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技术,术中用静脉血管移植重建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其中一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用倒置的"Y"形移植静脉,"Y"形静脉的一边桥接吻合修复原指掌侧固有动脉,另一边将相邻的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吻合,形成外增压,增加血管远端血流动力,重建血运。本组8例,断指9指,示、中指离断1例,示指离断2例,拇指离断4例,小指离断1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6~63岁,平均37.6岁,受伤后断指热缺血时间12.3~20.6 h,平均17.4 h。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离断指体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8.3个月,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例4指(动脉危象1指、静脉危象3指),皮肤表皮坏死1例1指,坏死1例1指。最终9指断指成活8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指功能:优6指、良1指、差1指。结论: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撕脱离断且热缺血时间超过12.0 h的特殊类型断指的成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洪光祥教授访谈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洪光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显微外科、手外科专家,率先在中南地区实施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致力于显微外科及神经损伤修复等研究。1975年初,创建了湖北省第一个手外科,亦是中南地区最早的手外科,被誉为"湖北省手外科第一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手外科和显微外科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复杂手部创伤的早期处理、断肢(指)再植、手部创伤所致各种严重功能障碍的修复和重建、手部疾病和先天性畸形的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即使在退却行政职位后,洪教授依然笔耕不辍,致力于临床医疗工作和著书立说,主编了《汉德医学大词典》《手部先天性畸形的手术治疗》《手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对策》等多部医学书籍,誓将终身献给手外科事业。2010年,凭借其在显微外科的造诣,洪光祥教授荣获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本刊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手外科的协助下,对洪光祥教授进行了一次书面访谈,现将相关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Allen Ⅲ型指尖离断16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无法行血管吻合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患者资料,采用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损伤。术中显微镜下探查见无血管吻合条件,复位末节指骨后以1枚克氏针固定。尽可能拉平甲床后缝合,如若残留间隙,待血痂形成自行生长。根据有无甲板决定是否采用人造甲板覆盖。剔除离断指体掌侧软组织,保留骨膜、甲下皮后,切取V-Y皮瓣达皮下脂肪球,向前推进与甲下皮缝合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常规采用抗感染治疗,不使用烤灯保温,湿润烧伤膏涂抹保湿。术后观察患指指甲平整度、指腹饱满度,调查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测量两点辨距觉和远指间关节主动屈伸丢失角度。采用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指功能。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18指),男9例,女7例;年龄(31.5±6.1)岁(21~52岁);单指损伤14例,多指损伤2例;损伤指别:拇指2指,示指3指,中指6指,环指5指,小指2指。术后指尖离断体均存活,1例(1指)感染致末节指端轻度骨外露,再次手术治疗后愈合良好,1例(1指)轻度钩甲,余患者对外形均可接受或满意。随访7~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患者全部达到骨愈合,背侧指甲均平整生长,指腹饱满。末次随访时患指指尖两点辨距觉为2.5~4.6 mm,平均3.8 mm;患指远指间关节主动屈曲丢失角度为0°~3.6°,平均2.4°,主动伸直丢失角度为2.0°~12.0°,平均7.6°。患指功能评价:优11例,良3例,可2例。结论: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无法行血管吻合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可以较好地保留指尖长度及指甲外形,保留饱满以及感觉良好的指腹,修复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术后外观满意,功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