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及其组合与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及其组合与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HUA)的关联。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3至11月对山西省太原市南寨社区18岁及以上总人群的10%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是否患有HUA,将入选者分为HUA组和非HUA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别在空腹和正常饮食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或指尖血测定血尿酸水平。纳入分析的代谢综合征(MS)组分共5个,分别为高血压、高血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不同组分及其组合与HUA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社区居民2 167人,其中HUA组385例,年龄(49.1±15.8)岁,男性297例(77.1%);非HUA组1 782名,年龄(48.2±16.2)岁,男性695名(39.0%)。与非HUA组比较,HUA组患者男性、吸烟、饮酒及痛风发作的比例均较高(均 P<0.05),腹围、体重指数均较大(均 P<0.001)。HUA组患者MS组分中高血压、高TG血症、腹型肥胖的比例均较高,低HDL-C血症的比例较低(均 P<0.05),而高血糖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调整了吸烟、饮酒、服用降压及降糖药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高血糖外,MS其余各组分均与 HUA存在关联,其中低HDL-C血症与HUA呈反向关联( OR=0.408,95% CI:0.231~0.721, P=0.002),高TG血症与HUA的关联最强( OR=1.834,95% CI:1.339~2.513, P<0.001)。调整了吸烟、饮酒、服用降压及降糖药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1种MS组分组合中有9种与HUA存在关联(均 P<0.05),其中腹型肥胖+高TG血症与HUA的关联最强( OR=4.379,95% CI:2.184~8.780, P<0.001)。 结论:除高血糖外,MS其余组分及其组合均与HUA存在关联,以高TG血症关联最强。在MS各组分的组合中,以腹型肥胖+高TG血症与HUA的关联最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一种新型血糖仪检测用防护装置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近年来,血糖仪由于可快速检测血糖而广泛应用,快速指尖血糖检测为临床及时发现高血糖、低血糖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操作快速简便,能够实现患者血糖的自我监测,而且用血量极少,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认可。在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测量或者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将试纸插入后抽出,在抽出的过程中,患者或家属由于不是专业人员,操作不熟练,很容易接触到试纸上的血液,从而造成污染。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效果差的缺陷,现设计一种血糖仪检测用防护装置,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HbA 1C比值与血糖波动幅度及长期血糖控制的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化白蛋白/HbA 1C比值与血糖波动幅度的相关性及基线糖化白蛋白/HbA 1C比值与长期血糖控制的相关性。 方法:2013年至2014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诊的1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10例入选。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基线空腹C肽、激发后C肽(精氨酸试验),基线及2017年至2018年期间随访时HbA 1C、糖化白蛋白(GA)、空腹血糖等,采集每例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1周后3日的每日7次指尖血糖(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 h及睡前)值,并以此计算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高及最低血糖差在内的血糖波动指数。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10例1型糖尿病患者以基线GA/HbA 1C比值三分位数分组,随着基线GA/HbA 1C比值升高,基线空腹C肽和激发后C肽值呈逐渐降低趋势( P趋势<0.05),基线MAGE、随访时HbA 1C和空腹血糖呈逐步升高趋势( P趋势<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基线GA/HbA 1C比值与基线空腹C肽和激发后C肽水平呈负相关( P<0.01),与基线MAGE及随访时HbA 1C和空腹血糖呈正相关( 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基线GA/HbA 1C比值与基线MAGE和激发后C肽水平、随访时空腹血糖和HbA 1C独立相关( P<0.05)。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GA/HbA 1C比值大于2.85是随访时空腹血糖( OR=3.028,95% CI 1.291~7.101)、HbA 1C( OR=3.038,95% CI 1.416~6.515)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基线GA/HbA 1C与血糖波动幅度切相关,与随访后的空腹血糖和HbA 1C独立相关,基线GA/HbA 1C比值大于2.85是空腹血糖及HbA 1C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指尖血联合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法筛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效率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索指尖血糖(CBG)联合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法(CDRS)在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初筛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7~8月以"糖尿病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技术与切点研究(SENSIBLE研究)"江苏分中心的3 798例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空腹指尖血糖(FCBG)及糖负荷后2 h指尖血糖(2h-CBG)。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为"金标准"诊断T2DM或糖尿病前期,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BG单独或联合CDRS≥25分时的切点和筛查效能。结果:(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FCBG筛查T2DM的最优切点为6.7 mmol/L,与CDRS≥25分联合则为6.2 mmol/L。FCBG、CDRS≥25分、FCBG+CDRS≥25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48%(91.20%)、91.17%(27.56%)、78.96%(78.22%)。(2)FCBG筛查IFG的最优切点为6.0 mmol/L,与CDRS≥25分联合则为6.1 mmol/L。FCBG、CDRS≥25分、FCBG+CDRS≥25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31%(68.94%)、89.93%(27.53%)、75.18%(74.11%)。与CDRS≥25分相比,FCBG+CDRS≥25分筛查T2DM和IFG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32.3%和27.1%。(3)2 h-CBG筛查IGT的最优切点为8.2 mmol/L,与CDRS≥25分联合则为8.5 mmol/L。2 h-CBG、CDRS≥25分、2 h-CBG+CDRS≥25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66%(76.04%)、84.85%(28.58%)、80.67%(77.87%)。与CDRS≥25分相比,2 h-CBG+CDRS≥25分筛查IGT的ROC曲线下面积增加43.6%。结论:CBG和CDRS均为有效的T2DM和糖尿病前期初筛工具,两者联合能进一步提高初筛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不同食物纠正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比较不同食物纠正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1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低血糖发生时采用的处理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饼干组27例、含糖饮料组30例、糖块组32例及葡萄糖组26例,分别进食太平苏打饼干或嘉士利早餐饼4片、鲜橙多约138 g或农夫果园100%橙汁150 ml,德芙牛奶巧克力2块及口服50%葡萄糖溶液30 ml。采用指尖血糖检测4组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即刻血糖值、纠正后15 min血糖值及次日晨起空腹血糖值,于次日晨起空腹血糖检测完毕后采用低血糖食物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食物选择的满意度。结果:葡萄糖组、糖块组及含糖饮料组低血糖纠正时间短于饼干组,葡萄糖组和糖块组纠正后15 min血糖值高于饼干组和含糖饮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组口感、饱腹感、携带便利性、纠正低血糖效果、对次日晨起血糖的影响、购买方便及需要进食其他食物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饼干组饱腹感、对次日晨起血糖的影响得分高于其他3组,纠正低血糖效果、想进食其他食物的意向得分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含糖饮料组口感得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饼干组和糖块组携带便利性得分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葡萄糖组购买便利性得分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饼干、含糖饮料、糖块及葡萄糖溶液均能纠正夜间低血糖,且对次日晨起血糖无影响,但含糖饮料、糖块及葡萄糖溶液升糖效果更好,而饼干在饱腹感、携带性、对次日晨起血糖影响等方面更让患者满意。因此,患者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低血糖时应急食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1例75岁糖尿病女性患者因右桡骨远端骨折拟行手术治疗。术前禁食期间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6 U静脉滴注,无其他并用药物。输液前测指尖血糖10.6 mmol/L。液体输注约3 min(输入液体约8 ml),患者突然全身发冷、恶心,随之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双上肢抖动、小便失禁。指尖血糖9.6 mmol/L,可排除低血糖反应。心电监护显示,血压最低37/27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0.40,考虑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先后给予静脉泵入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抗休克治疗,3 h后患者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长舒霖 ®和来得时 ®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Ⅲ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比较长舒霖 ?和来得时 ?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组、阳性药物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入选57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区组分段随机方法将受试者按3∶1的比例随机进入长舒霖 ?组和来得时 ?组,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标准餐后2h血糖(2hPG)、8点指尖血糖谱、结束时HbA1c和FPG达标率以及低血糖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甘精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结果:治疗24周后长舒霖 ?组与来得时 ?组的HbA1c分别下降1.16%和1.25%,FPG分别下降3.05 mmol/L和2.90 mmol/L, 2hPG分别下降2.49 mmol/L和2.38 mmol/L,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两组治疗前后8点指尖血糖谱以及结束时HbA1c和FPG达标率相似( P值均>0.05)。长舒霖 ?组与来得时 ?组总体低血糖发生率 (38.00%和39.01%)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7.25%和16.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大部分为无症状性低血糖,两组均无重度低血糖。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1.77%比52.48%)和甘精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24周时6.91%比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长舒霖 ?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来得时 ?相当,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格雷夫斯病患儿甲巯咪唑治疗后罕见不良反应2例
编辑人员丨1秒前
2例女性格雷夫斯病患儿,分别为16岁和10岁。例1甲巯咪唑治疗3个月出现高肌酸激酶血症,无肌痛、肌无力等,甲巯咪唑减量1个月肌酸激酶恢复正常,后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例2甲巯咪唑治疗1个月夜间出现烦躁、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指尖血糖1.6 mmol/L,胰岛素显著升高、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停药后血糖恢复正常,后行碘131治疗,因甲状腺功能再次亢进口服丙硫氧嘧啶。随访至2023年2月,2例患儿甲状腺功能控制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反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透析治疗的合并糖尿病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采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监测透析治疗合并糖尿病肾脏病(DK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2020年6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的合并DKD的T2DM患者。患者佩戴FGM并自我监测指尖血糖,记录患者透析前、中、后4 h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变异度等指标。应用Parkes误差网格对FGM组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的血糖进行一致性评价。透析前后血糖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透析日与非透析日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Parkes误差网格显示,落入A区血糖值占73.4%(1 420/1 935),落入B区的血糖值占26.4%(510/1 935),落入A区和B区的血糖值合计占99.7%(1 930/1 935),FGM确定为临床准确。患者透析前、后4 h血糖高于非透析日对应时间点血糖,透析期间4 h血糖低于非透析日对应时间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透析日较非透析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GM可以作为透析治疗合并DKD的T2DM患者血糖监测的一种选择,患者透析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增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评估采用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全国参与《意见》培训的30家医院的320例接受基础加餐时4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将320例患者分为遵循意见组(206例)和未遵循意见组(114例),其中遵循意见组遵循《意见》进行强化治疗,未遵循意见组未按照《意见》中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每天7次行指尖血血糖监测,根据指血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开始佩戴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系统,维持7~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和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 结果:遵循意见组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低于未遵循意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遵循意见组和未遵循意见组TIR≥70%的患者比例第1天分别为19%和17%、第2天分别为21%和22%,第4天分别为33%和26%,第7天分别为45%和36%,遵循意见组多高于未遵循意见组,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趋势越发明显。在血糖达标率方面,治疗期间两组的血糖达标率均逐日提高,但达标率和达标速度遵循意见组均优于未遵循意见组,第3、4、5、6、7天两组的血糖达标率分别为14%和6%、21%和10%、24%和14%、36%和12%、38%和22%。血糖控制水平,治疗第7天,遵循意见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更低,分别为7.0和7.7 mmol/L。血糖达标时,遵循意见组基础胰岛素占比在40%~60%的比例逐日下降,第3、4、5、6、7天时分别为93%、90%、76%、60%、59%;未遵循意见组则呈现上升趋势。 结论:遵循《意见》有助于改善血糖达标,但是对血糖波动无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