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SM-DID模型的康复病例DRG付费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对康复病例的影响,针对康复病组进行DRG付费效果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抽取2020-2021年四川省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康复病例,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回归分析,评估DRG付费对康复病例住院费用、住院日的影响,分析政策净效应.结果 DRG付费实施后,康复病例住院总费用、药品费、治疗费、检查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床位费有所上升.其中,住院总费用下降了21.8%(P<0.05),病例费用结构较DRG付费前也发生一定变化.此外,康复病例住院日并未在DRG政策导向下有效缩短,反而增加了 13.4%(P<0.05).结论 DRG付费能够有效减轻康复病种患者负担,但并未优化医院在康复病种方面的服务效率,DRG付费是否适用于康复病种有待进一步商榷,医保部门与医院应当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康复病例的医保支付新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病案首页质量对DRG支付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方式已在各级医院落地实行.与DRG有直接关联的病案首页质量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病案首页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DRG的入组,影响着医院医保支付,进而影响医院绩效考核和评价.通过实例重点探析了病案首页质量问题及其对DRG支付的影响,剖析了导致DRG病例未入组或入错组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的对策,以期为医院管理和DRG支付管理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住院时长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228例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149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在内分泌科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史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对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患者住院时长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医保支付方式、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治疗、糖化血红蛋白、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107~20.134, t值为3.946, Z值为-2.914,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 OR=0.405,95% CI 0.172~0.951)、年龄≥70岁( OR=0.528,95% CI 0.303~0.922)、胰岛素治疗( OR=0.479,95% CI 0.269~0.854)、CCI≥3分( OR=2.555,95% CI 1.346~4.851)、支付方式中新农合( OR=0.273,95% CI 0.120~0.620)、居民医保( OR=0.184,95% CI 0.083~0.405)、其他( OR=0.367,95% CI 0.157~0.862)、降钙素原( OR= 0.252,95% CI 0.290~0.877)、糖化血红蛋白( OR= 0.81,95% CI 0.705~0.930)是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 结论:女性、年龄≥70岁、胰岛素治疗、CCI≥3分、糖化血红蛋白和降钙素原增高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与职工医保相比,新农合、居民医保、其他支付方式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应当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测能力,切实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31 792例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的乳腺癌病例分组打包付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住院诊治费用及影响因素,探讨按病种分组打包付费的方法及支付标准,为制定诊治费用合理补偿机制和补偿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北京市16家三级甲等医院共31 792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和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费用的影响因素,利用决策树模型对乳腺癌进行分组及费用测算。结果:决策树模型根据患者是否手术、手术方式、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是否进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否有合并症等因素,将乳腺癌诊治分为17个组。方差减少值为0.26,表示分组方法解释性较好。各组变异系数为0.24~0.97,均小于1,表示组内同质性较好。结论:按照病种分组打包付费方式支付乳腺癌住院诊治费用更符合乳腺癌临床诊治实际,且方法可行,可作为医疗服务费用补偿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工智能胃镜检查辅助系统用于早期胃癌筛查的成本和效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使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胃镜检查辅助系统行胃早期癌筛查前后的成本和效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使用AI胃镜辅助系统前后的胃镜检查病例,统计使用前(无AI组)和使用后(AI组)的胃癌早期诊断率。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费标准和湖北省武汉市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支付标准2021年版本为参考进行费用估算。计算每10万例使用和不使用该系统两种情况下进行胃镜筛查的成本和效益及增量成本效益比。结果:无AI组胃癌早期诊断率为28.81%(70/243),每10万例胃镜筛查成本为5 459.80万元,胃早期癌医疗成本为22.18万元,总成本为5 481.98万元;直接筛查效益为89.42万元,间接筛查效益为182.82万元,总效益为272.24万元。AI组胃癌早期诊断率为36.56%(366/1 001),每10万例胃镜筛查成本为5 344.00万元,胃早期癌医疗成本为31.58万元,总成本为5 375.58万元;直接筛查效益为127.35万元,间接筛查效益为260.31万元,总效益为387.66万元。使用该系统可以降低总成本106.40万元/10万例,多产生115.42万元/10万例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增量成本效益比为-0.92。结论:使用AI胃镜检查辅助系统进行胃早期癌筛查可以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高筛查效益,建议在胃镜筛查工作中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医院门诊医保支付方式博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门诊支付方式仍以按项目付费为主,易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本研究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医保经办机构与医保定点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门诊支付方式利益博弈模型和配套监管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均衡解探索利益最优且均衡的医保支付方式及其监管机制,为推进我国医保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决策支持。门诊支付方式利益博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后付制与预付制相结合的混合制能够实现制度内总利益和各方利益最优和最大化,具体形式为采取按门诊病例组定额付费、按项目付费和按总额预算付费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支付方式。通过监管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要保障上述混合支付方式预期效用的实现,在监管时必须考量的要素包括医院不控费获得的不合理收入与控费获得的奖励之差、医院不合理收入被发现后的惩罚大小、监管成本大小以及政府和参保人群利益损失情况。建议医保定点医院门诊采取以按门诊病例组定额付费为主、按项目付费为辅加以按总额预算控制的混合制支付方式;医保经办机构可从完善处罚方式、降低监管成本、发挥政府行政权力和公众监督力量方面完善门诊医保监管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J区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J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进展,发现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支付改革的顺利推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围绕区域年度预算结算、住院医保基金支出、实施进展以及患者受益4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2019-2021年,区域年度预算结算总额的差值为负值,尚未达到收支平衡.较改革前相比,区域住院总费用增长幅度有所缓和,住院医保费用增幅有所控制.2022年至今全区适用病例入组占比保持高位水平,病种入组率高于市入组率均值.住院医保患者实际自付比例保持在30%左右,各项满意度均分在4.5分(5分)以上.结论:改革实施进程顺利推进,实际自付比例保持较低水平,患者满意程度高,但改革培训范围有限、信息系统问题凸显,需要扩大培训范围,加快DIP信息化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IP支付方式下四川省某三甲医院病种入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医保DIP支付背景下病例诊断入组的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提高入组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成都市某公立医院2021年1~11月17689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途径、科室、参保类型、费用偏离度、年龄是住院病人能否入组的影响因素.住院费用(对数)、住院天数(对数)、性别对是否入组无统计学影响;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性别对入组与否无统计学影响(P>0.05),入院方式、参保类型、年龄、费用偏离度是病人能否入组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水平模型结果显示,科室水平的入组结果存在一定的聚集性,病人入组与否不仅与个体特征有关,还受到所属科室的影响.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时,医院管理者应当考虑不同科室、不同病人特征对病种入组的影响,从而提升医院、科室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RG支付方式对宫腔镜手术的效果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评价DRG支付方式对宫腔镜手术住院费用及医疗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2022年安徽省某三甲综合医院697例宫腔镜手术病人数据,按付费方式分为DRG组(n=385)和非DRG组(n=312).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性评分法、秩和检验,平衡病例间混杂因素后,检验DRG组和非DRG组住院费用及医疗服务质量情况.结果:经倾向性匹配后,DRG组与非DRG组宫腔镜手术病人的年龄、婚姻、住院时间、住院次数、手术级别、切口等级、麻醉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日均费用、自费金额、一般医疗服务费和护理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总费用、诊断费用、手术治疗费、西药费、其他费用)、术前住院时间和是否有出院31 d内再住院计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G对样本医院宫腔镜手术控费作用不明显,对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影响亦不显著,医疗机构在费用结构与服务质量方面仍存在优化管理空间,应结合自身运营特点,对相关指标进行实时、针对性的监测与考核,实现医院控费提质"双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CHS-DRG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医院感染所致直接经济负担.方法 回顾分析2014-2018年8家医疗机构病案首页数据,按DRG分组后,比较组间发生医院感染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分析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结果 共有allo-HSCT 患者3 831例,其中伴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组(AG11)2 32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1%,中位住院天数为60(40,82)d,中位住院费用为29.26(19.63,39.76)万元;不伴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组(AG15)1 50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52%,中位住院天数为39(31,50)d,中位住院费用为21.67(15.84,27.77)万元.医院感染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日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住院费用中位数差值为10.63万元,住院日中位数差值为15d.结论 allo-HSCT 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给患者和医院都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在DRG背景下,allo-HSCT作为高风险高难度的治疗,极易超过支付费用造成医院亏损,为了提高医院收治疑难重症病例的积极性,切实保护患者的利益,应建立更完善的补偿机制和更精准的分组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