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结合西医治疗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 年7 月—2023 年6 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患者90 例,随机分成对照1 组、对照2 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1 组术后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2 组术后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十四经穴针灸治疗,观察组术后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十四经穴针灸+董氏奇穴针刺治疗,3 组均治疗7d.观察比较3 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及术后1 个月咽部自觉症状积分,观察比较3 组术前、术后1d、术后1 个月咽喉体征评分、嗓音声学指标,并评估3 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 3 组术后7d及1 个月后咽部蚁行感、咽喉干燥、咽喉痒感、黏着感、紧迫感积分,声带颜色、声带边缘、声带闭合评分,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7d及1 个月后以上积分和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标准化噪声能量均明显低于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1 组对照2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6.7%(20/30),80%(24/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 组(P<0.05),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断针、晕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董氏奇穴针灸法联合十四经穴针灸疗法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声带息肉术后咽异感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咽部自觉症状和喉部体征,改善患者嗓音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在骨科领域仍是一项挑战。手术时机、复位策略(开放还是闭合)、关节囊切开减压、手术入路的选择、置入物和固定方式的选择等仍是存在争议的话题。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固定,以降低内固定失效、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风险。近年来,自体骨移植技术、股骨颈内侧支撑钢板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复位策略选择、关节囊切开减压的必要性、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的选择等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后并发血栓形成16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98例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腔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6例患者术后并发血栓形成。11例对侧形成血栓原因为支架进入下腔静脉过深影响对侧血流;同侧5例血栓形成,1例由于支架支撑力不够受压后被压扁狭窄引起、1例由于支架移位原狭窄部位裸露仍存在、1例由于支架尺寸选择不对病变部位未能完全覆盖引起、2例支架无狭窄病变部位覆盖良好形成血栓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自身易栓加之支架异物和预防血栓不到位引起。认为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主要原因为支架置入操作问题,但也有少数是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 - 2021年江西省尿中氟化物实验室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江西省尿中氟化物实验室质控考核结果,为氟中毒的监测防治工作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方法:2019 - 2021年,江西省尿中氟化物实验室采用《尿中氟化物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2015)对质控样进行检测,采用Origin 9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制作Youden图、偏差棒图,并根据Z比分值进行结果评定,│Z│≤2为合格,2 <│Z│<3为基本合格,│Z│≥3为不合格。结果:江西省尿中氟化物实验室质控考核结果合格率为95.00%(38/40)。绝大部分实验室的│Z│比分值< 2。2019、2020年2个实验室内│Z│比分值≥3。结论:江西省尿中氟化物实验室质控考核结果较为满意,但个别实验室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会厌根入路杓间区神经鞘瘤切除二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分析了2例杓间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例1患者声音嘶哑1年,咽喉部异物感,术前检查示杓间区占位,手术时先行支撑喉镜检查,术中冰冻怀疑为神经鞘瘤,再采用会厌根入路,切除杓间区肿瘤,修复创周黏膜,会厌复位缝合。例2患者声音嘶哑伴咽部不适,当地医院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并确诊为神经鞘瘤,术后2个月因复发转入我科,考虑既往手术史,直接采用会厌根入路切除,充分暴露、逐步分离并切除杓间区肿瘤,修复创周黏膜,缝合固定裂开的甲状软骨板。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患者发音良好,无复发。会厌根入路对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D-LC-MS/MS检测L-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方法建立及方法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方法检测血清中L-色氨酸及其代谢物。方法:方法学建立及评价。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华西医院1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L-色氨酸(Trp)、L-犬尿氨酸(Kyn)和犬尿喹啉酸(KA)的同位素标记物为内标,通过蛋白沉淀处理血清样本,应用LC-MS/MS同时检测Trp、Kyn和KA含量。评价该方法的选择性、特异性、线性、检出限(LOD)、定量限(LOQ)、携带污染、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稀释一致性。结果:Trp、Kyn和KA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LOD分别为0.10 μmol/L、0.01 μmol/L和1.00 nmol/L,LOQ分别为0.20 μmol/L、0.04 μmol/L和2.00 nmol/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10%,平均加标回收率与相对基质效应均在100%左右,超线性范围的样本最多可稀释16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rp、Kyn、KA含量、Kyn/Trp和KA/Kyn比值分别为(59.55±10.92)μmol/L、(1.85±0.43)μmol/L、(39.89±17.93)nmol/L、(31.64±8.19)×10 -3和21.51±6.72。 结论:建立了基于ID-LC-MS/MS定量检测Trp、Kyn和KA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游走性咽、颈段食管异物23例精准定位及成功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游走性咽、颈段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定位、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游走性咽、颈段食管异物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35~82(55.0±12.7)岁。异物摄入患者排除咽喉部异物后,均采取食管CT确诊食管异物,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从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多个维度以及校正重建的MPR来定位异物的位置,根据异物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记录患者症状、并发症、异物种类、定位和手术方法以及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和SPSS 25.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游走性食管异物23例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咽痛(20/23)、异物感(6/23)、声嘶(1/23)、转颈受限(1/23)、张口受限(1/23)等局部症状,也有发热(7/23)、纳差(1/23)、腹痛(1/23)等全身症状。异物种类为19例鱼刺,2例金属丝,1例绣花针,1例鸡骨。其中颈段食管腔外的游走异物为9例(39.1%);颈段食管肌肉层异物2例(8.7%);咽部游走异物12例(52.2%)。23例患者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21例,其中直接定位颈侧切开取出异物11例,MPR和/或校正MPR准确定位腔外异物后第二次颈侧切开取出异物10例,准确定位后支撑喉镜咽后壁黏膜切开异物取出1例,准确定位后气管镜异物取出1例。游走异物患者( n=23)与同期就诊的腔内异物患者( n=308)相比,摄入鱼刺[19(82.6%,19/23) vs. 133(43.2%,133/308), OR=7.31]、首次就诊时间超过24 h[20(87.0%,20/23) vs. 77(25.0%,77/308), OR=17.20]是食管异物游走至食管外的重要危险因素( P值均<0.05)。 结论:CT多平面重建能精确定位游走性咽、颈段食管异物,给医生提供更直观的影像学证据,为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影像基础。咽、颈段食管异物需要及早处理,否则容易发生游走,导致严重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动静脉移植物内瘘临床实践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VG)是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替代通路类型,但我国AVG的使用远未满足临床需求。现有研究显示,AVG的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传统认知,足以支撑其成为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通路类型之一。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患者和移植物可以改善AVG结局。未来需要开展更广泛的临床研究助力精准个体化选择,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在此基础上的靶向药物、新型移植物材料的研发来进一步改善AVG的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性别不同层次肋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层次肋软骨在生物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为临床上使用肋软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入选标准从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需通过采取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或需利用肋软骨进行支撑治疗的患者。将软骨支架雕刻后剩余的第7肋软骨中央层和边缘层制成不同规格的软骨块,分别进行拉伸强度试验、压缩试验(包括蠕变试验和应力松弛试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收集28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年龄12~24岁,女性12例,年龄12~18岁。共制作方形软骨块112块、长方形软骨块56块。拉伸强度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7.5%(14/16),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女性肋软骨中央层拉伸断裂率为83.3%(10/12),边缘层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蠕变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与边缘层在0.5 min至2 min之间的蠕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39、 P=0.171),女性中央层与边缘层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t=-0.731、 P=0.480)。应力松弛试验中,男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与边缘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053、 P=0.058);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应力松弛量为(0.006±0.003)%,边缘层为(0.011±0.004)%,显著高于中央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42、 P=0.007)。 结论:少年及青年群体中男性和女性肋软骨中央层在抗拉伸强度上较边缘层差,且其中的钙化点明显减弱了肋软骨的抗拉伸能力,临床上应针对不同部位及用途,根据软骨的钙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层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脱细胞真皮基质负载胶原蛋白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补片在辅助比格犬尿道伤口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负载胶原蛋白结合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BD-VEGF)补片在辅助比格犬尿道伤口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1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建立尿道伤口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CBD-VEGF补片于模型构建成功时植入。其中,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修复材料;ADM组使用胶原蛋白补片覆盖修复;ADM负载CBD-VEGF补片组使用加载VEGF的胶原蛋白补片覆盖修复。术后6个月,比较3组材料植入尿道伤口模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尿动力学检查、尿道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3组尿道组织恢复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ADM补片组相比,ADM负载CBD-VEGF补片组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或其他不良情况。尿道造影测量实验段尿道直径,空白对照组[(3.07±0.43)mm]小于ADM补片组[(3.73±0.11)mm]和ADM负载CBD-VEGF补片组[(3.64±0.32)mm](均 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显示ADM负载CBD-VEGF补片组可见较多增生血管。Masson染色显示3组胶原组织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4.27%±7.40%、29.08%±3.79%和28.02%±2.3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使用抗vWF抗体染色显示增生的血管,3组单位面积阳染百分比分别为1.4%±0.1%,1.8%±0.1%和3.1%±0.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ADM负载CBD-VEGF补片是一种良好的用于比格犬尿道手术术后覆盖伤口的生物支撑材料,为促进尿道伤口愈合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