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成骨分化的影响,为研究牙周炎微环境对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6至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口腔综合科收集19例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和19例牙周健康者(牙周健康组)的非刺激性唾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两组受试者唾液中犬尿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对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的牙龈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与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表达情况。收集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前磨牙5颗(来自2022年7至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2~18岁的5例就诊患者),从离体牙上提取PDLSC,使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对照组)或含有20 μmol/L犬尿氨酸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犬尿氨酸组)培养7 d,对成骨诱导的PDLSC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PDLSC成骨相关基因ALP、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Ⅰ)mRNA表达和犬尿氨酸通路相关基因AhR、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cytochrome P450 family,CYP)1A1、1B1 mRN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AhR蛋白表达情况。培养21 d时,用茜素红染色评估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PDLSC矿化情况。结果:牙周炎组唾液中犬尿氨酸[8.26(0,19.60)nmol/L]及犬尿喹啉酸[11.4(3.34,13.52)nmol/L]含量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分别为0.75(0,4.25)、1.92(1.34,3.88)nmol/L]( Z=-2.84, P=0.004; Z=-3.61, P<0.001)。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IDO(18.33±2.22)和AhR的表达(44.14±13.63)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分别为12.21±2.87、15.39±5.14)( t=3.38, P=0.015; t=3.42, P=0.027)。ALP活性测定显示,与对照组(329.30±19.29)相比,犬尿氨酸组PDLSC ALP活性(291.90±2.35)显著下降( t=3.34, P=0.029)。RT-qPCR结果显示,犬尿氨酸组PDLSC ALP、骨钙素和RUNX2表达(0.43±0.12、0.78±0.09、0.66±0.10)均较对照组(1.02±0.22、1.00±0.11、1.00±0.01)显著下降( t=4.71, P=0.003; t=3.23, P=0.018; t=6.73, P<0.001),AhR、CYP1A1 mRNA表达(1.43±0.07、1.65±0.10)均较对照组(1.01±0.12、1.01±0.14)显著升高( t=5.23, P=0.006; t=6.59, P<0.001),两组间COL-Ⅰ、CYP1B1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犬尿氨酸组OPN、RUNX2表达(0.82±0.05、0.87±0.03)与对照组(1.00±0.00、1.00±0.00)相比均显著下降( t=6.79, P=0.003; t=7.95, P=0.001),AhR表达(1.24±0.14)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0)( t=3.04, P=0.039)。 结论:牙周炎患者犬尿氨酸通路异常激活,不仅能上调AhR相关通路,还能抑制PDLSC的成骨向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D-LC-MS/MS检测L-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方法建立及方法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方法检测血清中L-色氨酸及其代谢物。方法:方法学建立及评价。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华西医院1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L-色氨酸(Trp)、L-犬尿氨酸(Kyn)和犬尿喹啉酸(KA)的同位素标记物为内标,通过蛋白沉淀处理血清样本,应用LC-MS/MS同时检测Trp、Kyn和KA含量。评价该方法的选择性、特异性、线性、检出限(LOD)、定量限(LOQ)、携带污染、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稀释一致性。结果:Trp、Kyn和KA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LOD分别为0.10 μmol/L、0.01 μmol/L和1.00 nmol/L,LOQ分别为0.20 μmol/L、0.04 μmol/L和2.00 nmol/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10%,平均加标回收率与相对基质效应均在100%左右,超线性范围的样本最多可稀释16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rp、Kyn、KA含量、Kyn/Trp和KA/Kyn比值分别为(59.55±10.92)μmol/L、(1.85±0.43)μmol/L、(39.89±17.93)nmol/L、(31.64±8.19)×10 -3和21.51±6.72。 结论:建立了基于ID-LC-MS/MS定量检测Trp、Kyn和KA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甲基色氨酸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1-甲基色氨酸(1-methyltryptophan,1-M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通透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UVECs分为三组,即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对照组)、1 μg/mL LPS(LPS组)、含有LPS及1 mmol/L 1-MT(1-MT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孵育8 h后的p120连环(p120 concatemer,p120ctn)、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caspase-3及DNA修复酶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DNA repair enzyme polyadenylate ribose polymerase-1,PARP-1)的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别检测孵育2、4、6和8 h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浓度,并计算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IDO)活性。组间两两均数比较用LSD- t检验。 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较,LPS组caspase-3 [(74.01±7.91)% vs(157.14±7.63)%, P<0.01]、Kyn表达显著增高,而p120ctn [(49.12±2.15)% vs(37.61±1.80)%, P<0.01]、VE-cadherin [(107.70±7.01)% vs(90.66±2.58)%, P=0.027]及抗凋亡蛋白PARP-1 [(67.95±3.08)% vs(57.93±5.26)%, P=0.038]水平显著降低,IDO活性升高( P<0.05)。与LPS组比较,1-MT组caspase-3 [(157.14±7.63)% vs(110.74±7.89)%, P<0.01]表达显著降低,然而p120ctn [(37.61±1.80)% vs(47.19±0.82)%, P<0.01] 、VE-cadherin [(90.66±2.58)% vs(107.27±9.89)%, P=0.029]及PARP-1 [(57.93±5.26)% vs(74.12±4.90)%, P=0.005]表达显著升高,不同时间点IDO活性均降低( P<0.05)。PBS组和1-MT组p120ctn、VE-cadherin、PARP-1蛋白水平、Kyn浓度及IDO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MT组caspase-3蛋白水平较PBS组升高( P=0.001)。 结论:LPS刺激HUVECs通透性增加,而1-MT可通过抑制IDO活性和降低Kyn水平拮抗LPS的刺激作用,此外,1-MT还可降低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PARP-1表达,降低caspase-3水平,从而发挥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龄雄性C57BL/6J小鼠剖腹探查术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失调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老龄雄性C57BL/6J小鼠剖腹探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失调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老龄(16~17月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 n=24)和手术组( n=24)。手术组采用1.4%异氟醚诱导麻醉15 min后,继续用1.4%异氟醚+100%氧气维持麻醉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时间持续10 min,术后继续麻醉2 h;对照组不予手术及麻醉,置于含100%氧气的透明箱中2 h。术后48 h同时采集两组小鼠的粪便和外周血。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和差异性,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代谢组技术检测粪便代谢谱的改变,并分析差异代谢物功能,采用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术后3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 结果:对照组与手术组小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分别为(22.0±4.9)、(35.0±5.1)s,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为(26.0±3.7)、(16.0±2.9)s;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小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 P=0.03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 P=0.006)。两组小鼠肠道菌群差异变化具有可比性,手术组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和梭杆菌的菌群表达水平上调,瘤胃菌和丁酸菌的菌群表达水平下调。LC/MS获得对照组和手术组小鼠粪便代谢谱,在正、负离子模式分别筛选出14种和21种差异代谢物,正离子模式差异代谢物为谷氨酸、2-吲哚甲酸、犬尿酸、甘油醛等,负离子模式差异代谢物为甲硫氨酸、天冬氨酸、L-苏氨酸、酪氨酰-苏氨酸、5-羟基吲哚-3-乙酸等。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的路径主要涉及氨基酸、脂肪酸和色氨酸代谢以及核苷酸合成。两组小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失调与老龄雄性C57BL/6J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相关。麻醉手术不仅改变了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而且改变了代谢稳态和粪便代谢表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犬尿氨酸代谢异常及与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异常及其与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160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22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色氨酸、犬尿氨酸、犬尿喹啉酸、喹啉酸的水平,同时测定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及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 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双变量相关、偏相关分析空腹血浆葡萄糖-胰岛素代谢指标与犬尿氨酸代谢物之间的关系。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5.5(4.8,6.4)mmol/L与5.1(4.8,5.4)mmol/L, Z=-3.93, P<0.01],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6.2±2.9)pmol/L与(7.2±4.0)pmol/L, t=-2.45, P=0.015];患者组色氨酸[11 449.5(10 053.5,12 828.5)nmol/L与 16 780.0(13 735.0,18 997.5)nmol/L, Z=-10.69, P<0.01],犬尿氨酸[252.2(208.7,307.4)nmol/L与637.8(355.5,827.4)nmol/L, Z=-11.02, P<0.01],犬尿喹啉酸[5.0(3.7,6.9)nmol/L与11.0(8.5,14.3)nmol/L, Z=-11.48, P<0.01]和喹啉酸[39.7(31.0,47.3)nmol/L与53.2(44.7,68.6)nmol/L,Z=-8.29, 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水平与犬尿喹啉酸水平呈正相关( r=0.46, P<0.01)。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犬尿氨酸代谢通路水平降低,并可能与高胰岛素-葡萄糖代谢风险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犬尿喹啉酸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中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及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建立早产儿队列,纳入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生后24 h内收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2周的早产儿。诊断BPD者作为BPD组( n=35),按1∶1比例选取与BPD组胎龄相差<1周、出生体重相差<150 g的非BPD早产儿作为对照组( n=35)。检测患儿生后第1、7、14、28天血清IDO及KYNA水平。分析BPD组与对照组间、轻度BPD与中-重度BPD患儿间血清IDO及KYNA水平的差异,以及血清IDO及KYNA水平与BPD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BPD组患儿生后第7、14、28天血清IDO水平[分别为(60.68±9.37)与(50.66±10.46)、(57.81±11.07)与(44.45±8.20)、(50.62±10.77)与(41.31±7.74)pg/ml, t值分别为4.21、5.73和4.15]及第14、28天血清KYNA水平均升高[(439.31±41.22)与(368.99±68.79)、(376.97±45.74)与(325.50±60.07)μmol/L, t值分别为5.18和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生后第7、14、28天血清IDO水平与BPD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46、0.495和0.502, P值均<0.05),生后第14、28天血清KYNA水平与BPD严重程度也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36和0.458, P值均<0.05)。 结论:BPD患儿血清IDO及KYNA水平升高,提示IDO和KYNA可能在BPD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代谢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分析其脑脊液代谢特征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区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同时收集已确诊的其他病原感染的非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9±16.1)岁;对照组有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4.7±14.8)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反相色谱正离子、反相色谱负离子和亲水色谱正离子检测,生成代谢指纹图谱,并使用SIMCA软件对其分析,选择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阈值>1)并结合t-test的 P值( P<0.05)来寻找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质。 结果:在两组患者脑脊液中共发现10种差异性代谢物质,它们分别是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L-犬尿氨酸、L-蛋氨酸、L-酪氨酸、二甲基甘氨酸、L-丙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和L-赖氨酸,且与对照组比较,在结核性脑膜炎组均表达上调。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代谢发生改变,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鉴别诊断和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色氨酸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特应性皮炎患者体内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者106例和健康受试者89名.采集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样本,病变样本为病变组,非病变样本为非病变组,健康受试者皮肤样本为对照组.检测3组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金黄色葡萄球菌CC1株和CC30株的比例、皮肤屏障理化性质、色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吲哚-3-丙烯酸(IA)、吲哚乙酸(IAA)、吲哚-3-乳酸(ILA)、吲哚-3-丙酸(IPA)、吲哚-3-甲醇(I3C)、吲哚-3-甲醛(IAId)、L-色氨酸(Trp)、5-羟色氨酸(5-HTP)、L-犬尿氨酸(KYN)].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和非病变组,病变组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较高、CC1株比例较高、CC30株比例较低(P<0.05),皮肤屏障理化性质下降(P<0.05),色氨酸代谢产物IA、IAA的水平升高(P<0.05),色氨酸代谢产物ILA、IPA、IAId的水平下降(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CC1株比例和CC30株比例均与皮肤屏障理化性质存在相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CC1株比例和CC30株比例均与色氨酸代谢产物IA、IAA、ILA、IPA、IAId存在相关性;皮肤屏障理化性质均与色氨酸代谢产物IA、IAA、ILA、IPA、IAId存在相关性.结论 特异性皮炎患者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载量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水平与皮肤屏障理化性质、色氨酸代谢物产物IA、IAA、ILA、IPA、IAId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结直肠癌微卫星稳定状态和程序性死亡、吲哚胺2,3-双加氧酶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13
除了根治性手术、放化疗外,免疫治疗成为近年来结直肠癌(CRC)治疗的热门研究领域。随着对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已被批准用于微卫星不稳定(MSI)的CRC患者。PD-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通路来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最终杀灭肿瘤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作为一种将色氨酸分解为犬尿氨酸的酶,其本身以及下游代谢产物都在免疫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IDO和PD-1/PD-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肿瘤免疫逃逸中IDO与PD-1/PD-L1的联系以及免疫检查点和错配修复基因的相互关系。同时,微卫星状态与PD-1/PD-L1和IDO表达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从而有助于指导肿瘤免疫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预期寿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首批L-犬尿氨酸国家药品对照品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建立首批L-犬尿氨酸国家对照品.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及高分辨质谱对犬尿氨酸进行结构确证,测定了原料的水分含量、炽灼残渣量及元素含量,并考察了其引湿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最后采用氮分析法、液相色谱法及定量核磁共振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最后采用质量平衡法对其含量进行赋值.结果:确证了犬尿氨酸的结构,以质量平衡法计算,将本批次犬尿氨酸的含量定值为97.4%.结论:经过结构确证和含量测定,本批次犬尿氨酸能够满足相关药品检查使用,首批L-犬尿氨酸国家对照品研制成功并通过审定,可用于相关氨基酸药物的检查,有利于提高相关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