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及短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及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ICA或MC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20例(120侧手术).根据术后14 d内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影响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应用1:2倾向评分匹配方法筛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CT灌注加权成像(CTP)分期的差异.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共19例(15.83%)发生并发症,其中脑梗死5例(4.17%),脑出血2例(1.67%),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12例(10.00%).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患者手术侧别为左侧的占比高,术前收缩压及红细胞比容高,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收缩压高(OR=1.06,95%CI:1.01~1.11,P=0.022),术后第 1 天 NLR 高(OR=1.14,95%CI:1.04~1.24,P=0.006),手术侧为左侧(OR=12.87,95%CI:2.68~61.70,P=0.001)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应用1:2倾向评分匹配的并发症组(15例)与无并发症组(25例)患者比较,术后3~6个月mRS及CTP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前收缩压高、术后第1天NLR高、手术侧为左侧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ICA或MCA闭塞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术后新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复合手术切断SDAVF引流血管.采用MRI观察脊髓水肿节段、水肿横截面积比值、水肿长径和短径的变化情况;采用改良Aminoff-Logue评分(mALS)评估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包括mALS总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排尿和排便功能评分;术后12个月mALS总分较术前降低≥2分为改善,降低<2分为无明显改善.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6例患者术后的随访时间[M(Q1,Q3)]为15.0(13.5,20.0)个月.脊髓MRI显示,术后所有患者脊髓水肿及迂曲血管影均改善,无一例复发.术后12个月,76例患者中,mALS改善33例(43.4%),无明显改善43例(56.6%).与无明显改善组比较,改善组患者的病程短、术前mALS总分和步态评分低、术前水肿节段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性别、瘘口部位,术前排尿、排便功能评分,以及脊髓水肿的长径、短径、横截面积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短(OR=0.92,95%CI:0.86~0.99,P=0.028)、术前的 mALS 总分低(OR=0.76,95%CI:0.59~0.99,P=0.043)和脊髓水肿的节段数少(OR=0.78,95%CI:0.62~0.98,P=0.035)与患者的预后良好相关(均P<0.05).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SDAVF,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病程短、术前的mALS低及脊髓水肿的节段数少是患者预后良好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儿童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癫痫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儿童Sturge-Weber综合征(SWS)并发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的38例SWS并发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2年通过门诊或网络平台随访并分析患儿的手术疗效,包括癫痫预后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癫痫预后采用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癫痫预后标准,认知功能评估采用Kelly神经学评分.同时按手术年龄≤1岁、>1~3岁、>3~6岁、>6岁分层比较患儿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38例患儿均顺利行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术后无一例患儿死亡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术后2年随访时,38例患儿中33例ILAE1级,2例3级,1例4级,2例5级.认知功能方面,38例患儿术后2年的认知功能评分优于术前[分别为(1.32±0.96)分、(1.79±1.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3.17,P=0.003).38例患儿中,16例术后认知功能较术前改善,19例无变化,3例恶化.手术年龄≤1岁和>1~3岁的患儿术后认知功能评分[(0.90±0.57)分和(1.20±1.01)分]均优于术前[(1.80±1.14)分和(1.73±1.1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年龄>3~6岁和>6岁患儿的术前与术后2年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大脑半球离断术可安全、有效地控制SWS并发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发作,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耳Ⅰ期松弛部胆脂瘤患者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在耳Ⅰ期松弛部胆脂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9例耳Ⅰ期松弛部胆脂瘤患者(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55例)、B组(54例),A组行上鼓室切开重建术,B组行Bondy改良乳突根治术,比较2组术后上皮化时间及术后1个月干耳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听力检测结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A组术后上皮化时间较B组短(P<0.05);A组术后 1 个月干耳率 85%(47/55)高于 B 组 54%(29/54)(P<0.05);术后 1 个月 2 组 0.5 kHz、1 kHz、2 kHz、4 kHz等频率的气骨导差及平均气骨导差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A组0.5 kHz、1 kHz、2 kHz、4 kHz等频率的气骨导差及平均气骨导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55)低于B组17%(9/54)(P<0.05);术后6个月2组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上鼓室切开重建术、Bondy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耳Ⅰ期松弛部胆脂瘤患者均具有良好效果,对改善患者听力有积极作用,其中上鼓室切开重建术对乳突腔无明显影响,可促进术后上皮化,提高干耳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一针法末端回肠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应激反应及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接受改良一针法末端回肠造口术对其应激反应、安全性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资料,按造口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改良一针法末端回肠造口术,n=55例)与对照组(接受传统末端回肠造口术,n=43例)。以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不同时间肛门动力学与应激反应指标以()表示,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多时点对比以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术后并发症以例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各肛门动力学指标组内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肛门动力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各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2d 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d各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 vs. 20.9%,P<0.05)。结论:改良一针法末端回肠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应激反应及安全性均有积极影响,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系膜肥厚低位直肠癌患者改良NOSES Ⅰ式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系膜肥厚的低位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NOSES)Ⅰ式手术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60例行NOSESⅠ式手术的系膜肥厚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病床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NOSESⅠ式A法手术,改进组行改进后的腹腔镜直肠癌NOSESⅠ式手术。应用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围手术期指标、肛门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进组在手术时长及住院费用上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拖出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在其他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大便失禁严重严重程度评分(Wexner评分)、St. Marks大便失禁评分(Vaizey评分)及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评分(LARS评分)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Wexner、Vaizey及LAR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Wexner、Vaizey及LARS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NOSESⅠ式手术的改进在治疗系膜肥厚的低位直肠癌中是安全可行的,在获得与NOSESⅠ式A法手术相当的疗效的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及拖出成功率高等优势,更值得临床的重视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UBE术式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对比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84 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 44 例接受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UBE组),40 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椎间盘突出部位、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信息.术前、术后 2d和术后 1 月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1 月采用改良的Macnab评价指标评估疗效.比较 2 组术前和术后关节突保留率以及椎间盘高度变化.结果 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节段及椎间盘突出类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相对于开放组,UBE组手术耗时较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同时UBE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2 组患者术前、术后 2d时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 1 月时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内术前、术后2d及术后 1 月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患者时改良 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结果中UBE组优、良、可、差依次为 40、2、2 与 0 例,总体优良率高达 95.4%.在开放手术组中,优良可差分别为29、7、4 与 0 例,整体优良率达到 90%.术前和术后 2 组患者的椎间盘高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UBE组中,术前和术后椎间盘高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放组术后椎间盘高度明显增加(P<0.05).UBE组的关节突保留率为 63.6%,而开放手术组的关节突保留率仅为 10%.结论 UBE可以直达靶点解除神经压迫,是一种微创、灵活、创伤小、学习曲线平缓、对脊柱活动度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康复的新技术,可彻底摘除突出髓核,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HCT、Hb浓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主要探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相关血液分子指标及免疫功能的改变.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符合输血指征并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两组患者择期手术,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体同种输血,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其余遵循常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羧酸转运蛋白1调节乳酸转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调控乳酸转运对大鼠脊髓损伤(SC1)后星形胶质细胞(AS)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购自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使用改良Allen's法制作SC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CI(12 h)组、SCI+LA组、SCI+AZD组,每组5只,共20只,观察SCI后腹腔注射外源性乳酸钠或MCT1抑制剂对大鼠脊髓AS分化的作用.培养SD大鼠脊髓AS并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首先观察不同时间点OGD/R处理AS的乳酸含量和MCT1表达.其次观察OGD/R后添加外源性乳酸钠或MCT1抑制剂对AS分化的影响,分为正常组,OGD/R(OGD4.5 h/R12 h)组,OGD/R+乳酸钠组,OGD/R+乳酸钠+AZD组.最后分析Bay 11-7082(NF-κB抑制剂)或Stattic(STAT3抑制剂)处理通路蛋白对AS分化的影响,分为OGD/R+乳酸钠组,OGD/R+乳酸钠+BAY组,OGD/R+乳酸钠+STA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SCI 12 h组大鼠脊髓MCT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2.776±0.353比1.000,q=13.460,P<0.01).SCI+LA 组脊髓 MCT1(2.767±0.208 比 1.900±0.100,q=10.840,P<0.01)和 S100A10(1.933±0.153 比 1.630±0.061,q=5.924,P<0.05)蛋白表达高于 SCI 组,C3蛋白表达低于 SCI 组(1.603±0.035 比 1.830±0.147,q=4.561,P<0.05);而 SCI+AZD 组脊髓MCT1(1.233±0.153 比 1.900±0.100,q=8.341,P<0.05)和 S100A10(1.237±0.067 比 1.630±0.061,q=7.681,P<0.01)蛋白表达低于 SCI 组,C3 蛋白表达高于 SCI 组(2.340±0.082 比 1.830±0.147,q=10.260,P<0.01).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在OGD4.5 h/R12 h组MCT1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1.760±0.053 比 1.000,q=6.415,P<0.01),OGD/R+LA 组 AS 胞内乳酸含量(0.028±0.001 比 0.022±0.001,q=6.415,P<0.01),MCT1(2.200±0.100 比 1.633±0.058,q=13.870,P<0.01)和 p-STAT3 蛋白(3.400±0.173 比 2.133±0.252,q=12.850,P<0.01)表达高于OGD/R 组,细胞核 NF-κB 蛋白表达低于 OGD/R 组(1.153±0.129 比 1.933±0.153,q=12.100,P<0.01),A1 分化低于 OGD/R 组(1.133±0.058 比 1.600±0.100,q=7.000,P<0.01),A2 分化高于OGD/R 组(2.300±0.173 比 1.433±0.058,q=15.920,P<0.01).而 O GD/R+LA+AZD 组 AS 胞内乳酸含量(0.014±0.002 比 0.022±0.001,q=9.278,P<0.01),MCT1(1.430±0.082 比 1.633±0.058,q=4.976,P<0.01)和 p-STAT3 蛋白(1.533±0.153 比 2.133±0.252,q=6.085,P<0.05)表达低于OGD/R组,细胞核NF-κB蛋白表达高于OGD/R组(2.400±0.100比1.933±0.153,q=7.239,P<0.01),A1 分化高于 OGD/R 组(2.200±0.200 比 1.600±0.100,q=9.000,P<0.01),A2分化低于 OGD/R组(1.133±0.047 比 1.433±0.058,q=5.510,P<0.05).OGD/R+LA+BAY组A1 分化低于 OGD/R+LA组(0.846±0.050 比 1.000,q=6.527,P<0.01),A2 分化高于 OGD/R+LA 组(1.300±0.100 比 1.000,q=7.491,P<0.05);而 OGD/R+LA+STA 组 A1 分化高于OGD/R+LA组(1.177±0.049 比 1.000,q=7.520,P<0.01),A2 分化低于 OGD/R+LA 组(0.813±0.066 比 1.000,q=4.661,P<0.01).结论 MCT1 调控 SCI 后 AS 乳酸转运,增加 AS 胞内乳酸含量促进其向A2分化,可以通过NF-κB/STAT3信号通路发挥上述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球囊接力技术在急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球囊接力技术在急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急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患者39 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球囊接力组(29 例)和PEARS组(10 例).收集两组近端通路建立时间、血管再通时间、手术时间、取栓次数、血管再通程度、术中血栓逃逸、围手术期脑出血、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 48 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 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球囊接力组近端通路建立时间、血管再通时间、手术时间、取栓次数、血管有效再通率、术中血栓逃逸率、术后NIHSS评分改善、大面积脑梗死、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术后mR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PEARS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急性颈内动脉串联闭塞血管内治疗应用中,球囊接力技术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近端通路建立时间、血管再通时间、手术时间上可能有一定优势,在术中血栓逃逸、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上可能存在潜在的优势,还需大样本研究进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