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总结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脑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glioblastoma、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metabolize、radiochemotherapy、targeted therapy"为英文关键词,以"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代谢、放化疗、靶向治疗"为中文关键词,检索PubMed和知网数据库2005-01-01-2023-12-3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GBM中TAMs的来源与极化;(2)TAMs对GBM细胞的影响;(3)GBM微环境代谢对TAMs的影响;(4)TAMs作为GBM治疗的靶点及其对放化疗的影响.排除标准:(1)内容重复的文献;(2)研究资料不完善的文献;(3)与本文关联性较小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58篇.结果 TAMs分为2种不同的极化表型,既抑制肿瘤生长的M1表型和促进肿瘤生长的M2表型,M1/M2极化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TAMs在GBM组织中大量存在,其中M2型TAMs占比较高.TAMs与GBM细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TAMs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与侵袭,维持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并导致治疗抗性,与GBM的不良预后相关;肿瘤细胞的异常代谢亦可改变微环境,影响TAMs的表型极化.TAMs是GBM 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结论 在GBM中,TAMs能促进GBM的增殖、侵袭、血管形成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发挥促肿瘤作用.放疗或放化疗联合TAMs靶向治疗能使GBM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靶向TAMs的治疗策略在未来将使更多的GBM患者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表达水平预测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治疗前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AP-α)在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LA-ESCC)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01-2020-05-01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CCRT)的65例LA-ESC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接受CCRT治疗前病理穿刺活检标本中FAP-α表达(高表达组27例,低表达组38例),并对其表达进行评分.x2检验分析FAP-α表达与临床因素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结果 FAP-α高表达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7.1个月(95%CI:13.98~20.29),低表达组为19.8个月(95%CI:18.01~21.53);FAP-α高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 21.7 个月(95%CI:19.09~24.25),低表达组为 24.3 个月(95%CI:23.60~25.00).FAP-α 高表达组1年和3年PFS率分别为80.9%和18.5%,OS率分别为96.3%和18.7%;低表达组1和3年PFS率分别为100.0%和15.6%,OS 率分别为 100.0%和 33.6%.2 组 PFS(x2=4.041,P=0.044)和 OS(x2=4.330,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 Cox 分析显示,FAP-α 高表达[PFS:HR(95%CI)为 1.91(1.09~3.34),P=0.023;OS:HR(95%CI)为2.13(1.12~4.08),P=0.022]和较高的肿瘤位置[PFS:HR(95%CI)为 2.13(1.21~3.73),P=0.009;OS:HR(95%CI)为2.20(1.14~4.27),P=0.020]是影响LA-ESCC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FAP-α可能是不可手术LA-ESCC患者的重要调节因子,可能为LA-ESC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薛伯寿临证运用防风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总结薛伯寿教授临证运用防风的经验,认为防风一则疏风解表、发散透达,可治疗表气郁闭而里热较重之外感热病早期,常用消毒犀角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银翘散、升降散、栀子豉汤加减;二则祛风胜湿、止痒消疮,可治疗风邪袭表之过敏性皮肤病,常用自拟薛氏过敏煎加减;三则散肝舒脾、升阳止泻,可治疗肝郁脾虚之泄泻,常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减;四则能行周身、通利五脏,可治疗气虚血瘀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斑秃甚或普秃、慢性鼻病等疾病,常用黄芪赤风汤(《医林改错》)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病痛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的病痛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以及12名妇科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叙事访谈以及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身体完整性遭破坏(消化系统损伤、泌尿生殖系统改变、皮肤改变),身份序列被打乱(社会角色转变、家庭角色调整、自我认同危机),新的康复断裂与冲击(医疗照护服务断裂、饮食习惯改变、社会再融入障碍、癌症复发恐惧).结论 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病痛体验复杂多样,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和感受,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碳离子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全脑预防性光子放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05-27-2023-04-13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2例L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碳离子处方剂量:72 Gy(RBE)/12次.所有患者碳离子放疗同步使用EP方案化疗,碳离子治疗结束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给予PC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相关毒性、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 22例患者中21例患者完成了同步放化疗,1例患者因心肾综合征病史,肾功能分级3级未能接受化疗,其余患者耐受性良好.22例患者治疗前后NSE平均水平分别为(30.73±13.27)和(9.56±3.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8,P<0.001.随访5~35个月,1例患者拒绝PCI,在治疗后10个月出现多发性颅脑转移.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00%和92.31%;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12%和84.71%,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4%和77.73%.与碳离子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肺炎(1级9例,2级2例)、食管炎(1级4例)、皮肤反应(1级1例),均为1、2级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PCI治疗LS-SCLC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可耐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好,但仍需要更多样本和更长时间随访进一步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放化疗联合ICIs与单独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放化疗联合免疫检点抑制剂(ICIs)与单独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晚期NSCLC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5月27日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 chemoradiotherapy、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carcinoma、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纳入标准:比较放化疗联合ICIs和单独放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局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1年总生存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语种限制英文.排除标准:单臂试验;病例报告、尸体或动物实验、文献综述、新闻、评论、书信;资料不全、重复报道的临床数据集.结果 共纳入了 23项研究,在疗效分析中,相比单独放化疗,放化疗联合 ICIs 治疗改善了患者 OS(HR=0.57,95%CI:0.52~0.62,P<0.001)和 PFS(HR=0.58,95%CI:0.53~0.62,P<0.001),延长了一年总生存率(OR=1.98,95%CI:1.68~2.34,P<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OR=1.85,95%CI:1.62~2.12,P<0.001).在安全性分析中,相比单独放化疗,放化疗联合ICIs组任何级别不良事件(OR=1.93,95%CI:1.34~2.78,P<0.001)、任何级别肺炎(OR=1.64,95%CI:1.24~2.16,P<0.001)、发热(OR=1.96,95%CI:1.18~3.24,P=0.001)、皮疹(OR=1.10,95%CI:0.73~1.67,P=0.009)、瘙痒(OR=3.51,95%CI:1.86~6.62,P<0.001)、甲状腺功能障碍(OR=8.15,95%CI:3.24~20.48,P<0.001)发生率更高.结论 对于晚期NSCLC患者,放化疗联合ICIs的疗效优于单独放化疗,但增加了呼吸、皮肤、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肛管鳞癌的远期疗效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肛管鳞癌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疗效并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肛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患者.主要观测指标为无瘤生存(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FS)和总生存(OS),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65例患者,男性19例(29%),女性46例(71%).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7版分期,Ⅰ期、Ⅱ期、Ⅲa期、Ⅲ b期分别有7例(11%)、28例(43%)、10例(15%)、20例(31%).同步放化疗前,2例(3%)患者接受了化疗,12例(18%)接受局部切除手术.原发灶的放疗中位剂量为54 Gy(范围为45~64 Gy),同步化疗的方案以卡培他滨联合丝裂霉素为主(34例,52%).同步放化疗期间放疗完成率为100%,化疗完成率为88%,5例(8%)患者出现治疗中断但足量完成治疗,8例(12%)患者化疗剂量降低.同步放化疗期间,15例(23%)患者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17例(26%)发生3-4级放射性皮炎,无治疗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50.4个月(范围为4.4~142.2个月),7例(11%)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3例(5%)出现远处转移.全组5年DFS率、LRFFS率和OS率分别为78.8%、86.5%和85.1%.Cox单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与DFS率显著相关(P=0.006),并与OS率有相关趋势(P=0.054).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可有效治疗肛管鳞癌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T分期是肛管鳞癌患者DFS率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远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远期疗效及晚期毒性反应.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行新辅助放化疗的130例临床分期为T3~4/N+M0初治低位直肠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SIB-IMRT组(66例)和3D-CRT组(64例).SIB-IMRT组对直肠原发肿瘤及盆腔转移淋巴结照射55 Gy/25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45 Gy/25次.3D-CRT组对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照射45 Gy/25次.所有患者放疗第1~14天及第22~35天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每天2次)同步化疗.放化疗结束后6~8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率、远处转移率(DMR)及晚期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为105(2,136)个月.SIB-IMRT组10年OS率、DFS率、LRFS率、DMR分别为67.8%、64.5%、91.8%、29.9%,3D-CRT组10年OS率、DFS率、LRFS率、DMR分别为62.6%、61.2%、88.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B-IMRT组2、3级不良反应高于3D-CRT组(34.48%vs.28.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B-IMRT较3D-CRT提供可接受的远期疗效与毒性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图像分割在直肠癌放疗领域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图像分割技术在直肠癌放疗领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策略.对于放疗科医师而言,手动勾画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是一项非常费时耗力的工作.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构建放疗靶区自动勾画模型,显著提高放疗靶区勾画的效率和鲁棒性.此外,结合影像组学方法,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图像,提取直肠肿瘤区域的特征可以建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预测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中,分割感兴趣区,并且从中提取影像特征是模型构建的关键步骤.本文基于图像分割在直肠癌放疗领域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以探究图像分割对直肠癌放疗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和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治疗的1 537例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资料,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 076)和验证集(n=461).描述训练集的生存状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针对训练集数据,建立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5年生存率为17.19%(185/1 076),平均生存期为38.00(22.00~56.0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放化疗情况以及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与患者的生存状况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放化疗情况是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训练集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C值为0.735±0.014,患者1年、3年、5年生存情况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740、0.765.结论 基于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患者的生存预测具有良好的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